剛剛上映的漫威新片《奇異博士》讓時光菌倍感驚喜,除了被一個新超級英雄圈粉,多元宇宙的設定更是讓人震撼。奇異博士初登大銀幕,卻以高智商小菜鳥的身份將鏡像維度、靈體維度和時間回溯玩得賊溜。而他最終在黑暗維度戰勝多瑪姆的技巧,更令觀眾拍案叫絕。
如同《銀河護衛隊》定義了地球不再是主戰場,《奇異博士》也將漫威電影引領到一個全新階段:當下的時間和空間甚至都不算主戰場!在這個宏觀背景下,超級英雄將會有超越時間與空間雙重維度的機會。在漫畫中就是多元宇宙外交大使的奇異博士,在影片中同樣為我們展現了漫威多元宇宙的獨特魅力。
鏡像維度
最終的黑暗維度「大戰」
說了這麼多,那究竟什麼是「多元宇宙」呢?多元宇宙的概念經歷了哪些歷史裡程碑?漫威漫畫中究竟有多少多元宇宙?「奇異博士」中出現的多元宇宙會對漫威第三階段有怎樣的影響?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同「多元宇宙」的發展簡史,從科學、奇幻文學、美漫歷史、類型電影的角度,深扒《奇異博士》創作背後的文化淵源。
多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在量子力學中,粒子沒有確定的位置,它們處於哪裡是模糊的。我們能確定的只有每個粒子在每個位置出現的可能性。由此看來,世界從本源上來說是個完全不確定的存在。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科學家們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上世紀初,量子力學的革命理論不僅在科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更是給流行文化界帶來了取之不盡的科幻素材。而這之後誕生的「弦理論」和「M理論」更是催生出了以時空旅行為主題的諸多科幻經典。像《星際迷航》,《神秘博士》,《銀河系漫遊指南》,H.G威爾斯的《時間旅行者》都是影迷和科幻迷熟知的不朽名篇。
《星際迷航》劇照
《神秘博士》劇照
《銀河系漫遊指南》劇照
不過,對於美漫這樣雜糅神話,科學,外星文明的「多元宇宙」而言,其文化淵源還要追溯到奇幻作家—麥克·穆考克(Michael Moorcock),「多元宇宙」 (Multiverse)一詞便是由此君在流行文化領域發揚光大。
在他連載40餘年,多達十五卷合集的奇幻代表作《永恆鬥士》(The Eternal Champion)中,神話世界,現代時空,地外文明,中古戰爭,架空歷史等等科幻奇幻魔幻要素已經沒有明確界限,整個多元宇宙仿佛一棵大樹,生長出無數個枝椏和花朵就是一個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而除了「穆考克多元宇宙「法則之外,美國科幻大師Philip José Farmer也在他的代表作《World of Tiers》提出了」口袋宇宙「(pocket universes)設定,即人類存在的世界只是至高神明創造出的多元宇宙其中之一,空間大小並不是無限延伸,太陽系邊緣便是我們所處的」口袋宇宙「的盡頭,就像《黑衣人》電影的結局一樣,我們所處的宇宙只不過是幾隻觸手怪用來遊戲的彈珠而已。
《黑衣人》劇照
而在漫威歷史上,就經歷過一次復聯全員戰死,之後在「口袋宇宙」復活的大重啟。另外,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蘇魯「神話也是恐怖與奇幻題材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未知的恐懼,人類的渺小,超越時間空間的邪惡古神,新神與古神之間的世紀之戰,主人公接觸到真相後的瘋狂無措,這些你都能在美漫和極客電影的世界觀設定中找到對應角色和對應劇情。
正是有了這些奇幻小說家在多元宇宙中開疆拓土,我們才能在銀幕上看到《納尼亞傳奇》,《蝶形世界》,《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影視作品,玩到《魔獸世界》,《黑暗之魂》,《血源》等遊戲大作,才能被《奇異博士》利用多元宇宙打造的視覺奇觀深深折服。
《哈爾的移動城堡》劇照
流行文化中的第一個平行宇宙(平行宇宙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個宇宙,可一般認為多元宇宙指平行宇宙)出現在1953年《神奇女俠》第59話,而平行宇宙的概念設定被世人廣泛接受則是在1961年的《閃電俠》第123話,即漫迷熟知的《兩個世界的閃電俠》—巴裡艾倫穿越來到了一個名叫「地球2號」的平行宇宙,與第一代閃電俠傑加裡克並肩作戰。
《閃電俠》劇照
DC此舉意在將老一輩的過氣英雄(也就是《明日傳奇》中出現的「正義會」)打入「地球2」冷宮, 接捧蝙蝠俠,超人,神奇女俠組成的「地球1」正義聯盟主力軍。卻不料從此打開了美漫創作的潘多拉魔盒,平行宇宙幾乎成為了美漫瓶頸期的救命稻草,只要人設跟不上時代審美,或是年代漏洞難以修補,平行宇宙大重啟就會接踵而至。像DC的《無限地球危機》,《閃點》,漫威的《英雄重生》,《秘密戰爭2015》等大事件再典型不過了。
而對於漫威來說,自家平行宇宙的出現還要歸功於《奇異博士》原畫家—史蒂夫·迪特寇 (Steve Ditko)的豐富想像力。早在《奇異博士》1963年的漫畫首秀中,史蒂夫就為讀者展現了漫威宇宙光怪陸離,異彩紛呈的魔法世界,那種遁入虛空的迷幻觀感一度讓人堅信史蒂夫是磕了藥搞創作,以至於在史蒂夫離開漫威之後,後續畫家真的服用LSD迷幻劑才能繼續創作。正是史蒂夫招牌性質的迷幻風格在視覺層面突破了時間空間的束縛,這才有了漫威多元宇宙的雛形。
《奇異博士》漫畫原型
1977年,漫威的《假如》(What if?)系列橫空出世,這才有了正統平行宇宙的概念。不過,「What if「宇宙與其說是平行宇宙,倒不如稱其為平行時間線更為合適,其故事設定完全基於現有英雄或是大事件,再將原有故事的關鍵情節點加以改動,由此帶出一個截然不同與原作的故事走向。比如」假如美國隊長贏得內戰「,」假如金剛狼殺死了綠巨人「等等平行時間線。然而,」What if「系列更傾向於探究劇情的潛在可能,僅僅是在以編劇藝術的實驗性,為多元宇宙的擴張起了個頭。
1982年,漫威最早的聯動大事件—冠軍爭奪戰(Contest of Champions)將各路英雄齊聚一堂,以這起匯集多元宇宙英雄的大事件為開端,漫威當時的總編Jim Shooter和助理編輯Marc Gruenwald開始了官方編年史計劃,推出了美漫迷的聖經之一—《漫威宇宙官方手冊》(Official Handbook of the Marvel Universe)。在詳細記載了各大漫威英雄生平的同時,也對角色所屬的世界觀,多元宇宙編號做出了詳細界定。可即便如此,漫威漫畫宇宙依舊缺乏明確的主舞臺,而且隨著多元宇宙的逐漸增多,人氣英雄活動的地球主場依舊沒有明確的界定。
《漫威宇宙官方手冊》某期封面
1983年,《V字仇殺隊》,《守望者》的作者—傳奇漫畫家艾倫摩爾在漫畫《The Daredevils》中借用角色之口,為漫威主宇宙搖到了「616「的編號,至於這個數字由來眾說紛紜,在此不過多贅述。
漫畫中是一位宇宙大神為了將主宇宙的」英國隊長「與平行宇宙的英國隊長區分開,才將主宇宙隊長用616的編號代替,漫威多元宇宙的地球主戰場也在此話之後正式敲定。美漫迷熟知的包括《復仇者解散》,《M皇室》,《內戰》,《世界大戰綠巨人》等漫威知名大事件都發生於616主宇宙。
2015年,漫威多元宇宙在經歷了宇宙相撞的大事件後不復存在,我們熟知的616主宇宙英雄在《秘密戰爭》大事件後也近乎滅族,如今的漫威則以「全新全異」新宇宙的面貌迎來重啟。
然而,隨著連載年份的日積月累,美漫的閱讀門檻也就越來越高,再加上漫威漫畫歷史上很少經歷類似DC的大重啟,漫畫成為了「史料「很難吸引新讀者。為此,漫威在2000年以《終極蜘蛛俠》漫畫為開端,創造了和616主宇宙齊頭並進的平行世界—「終極宇宙」 (Earth-1610 – Ultimate Marvel),這一連載就是7年,期間還相繼推出了《終極X戰警》,《終極神奇四俠》,《終極戰隊》等等大受成人讀者喜愛的優秀作品。而漫威此舉不僅為自己贏得了銷量口碑,更是為新世紀漫威電影大重啟的奠定了基礎。
對於漫威來說,多元宇宙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擴大宇宙戰場,引入新英雄新勢力。它同時也是編劇和畫家們的腦洞試驗田—比如賽博朋克風格的「2099未來宇宙」,克裡夫巴克(《養鬼吃人》,《耶利哥》系列)B級趣味的Earth-45828,腸子腦漿滿屏飛的「喪屍宇宙」Earth-2149,山寨隔壁正義聯盟的Earth-712,復聯全是小豬仔的Earth-8311,以及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漫威電影宇宙」— Earth-199999。
漫威電影宇宙主要人物
這麼多的平行宇宙,讀者在閱讀時自然需要一個全視全知的「上帝視角」出現,從而一覽漫威多元宇宙的異彩紛呈。為此,漫威在創作像觀察者,生命法庭(《奇異博士》彩蛋),天神組(《銀河護衛隊》彩蛋),超越神族,OAA等等玄而又玄的至高力量的同時,同時讓屈指可數的地球英雄扮演著「多元宇宙外交大使」的角色,而奇異博士正是其中之一。
作為為數不多的多元宇宙觀察者之一,奇異博士在第三階段亮相漫威電影宇宙,無疑給本就融合了神話,科幻,外星文明的漫威世界觀增添了一抹玄幻的亮色。而打包出售的無限寶石—時間寶石「阿戈摩託之眼」更是為打開多元宇宙提供了無限可能。不過,《奇異博士》並沒有急於求成將阿戈摩託之眼用於鋪墊續集,片中所出現的三個多元維度,都是基於角色能力展現和視效表達而打造。
《奇異博士》劇照
在影片的高潮重頭戲中,奇異博士只身前往黑暗維度(Dark Dimension)與魔君「多瑪姆」對峙的橋段讓人印象深刻。而在漫畫中,黑暗維度首次出現在1964年的《Strange Tales》第126話,這是一個依靠吞噬其他維度不斷擴張的魔界煉獄,其君主「多瑪姆」原本是法爾特(Faltine,吸食能量的靈體一族,奇異博士經常從該維度召喚火焰)人,被族人流放後發現了黑暗維度的存在,在害死了老國王並成功奴役「失心魔大軍」(《奇異博士》彩蛋)之後,多瑪姆成為了黑暗維度的君主。
多瑪姆漫畫原型
《奇異博士》中的「黑暗維度」設定與漫畫相似,同樣是依靠吞噬物質獲得生存資源,以漫畫中不可名狀,黑暗瑰麗的「細胞群形態」呈現在銀幕上。不過,黑暗維度的全貌和黑魔法生物在《奇異博士》電影中只展露了冰山一角,而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擴張,多瑪姆也會帶著黑暗維度的魔軍捲土重來。
除了黑暗維度之外,靈體維度(Astral Plane)也是打造《奇異博士》視覺奇觀的舞臺之一。顧名思義,該維度便是在靈魂脫離肉身後才能進入的玄妙空間。民間傳說中的「喊魂」,「走陰」都是對靈體維度的民俗化演繹。
《奇異博士》劇照
而在漫威的世界觀中,靈體維度的恐怖色彩顯然沒有那麼重,它不僅是X教授,鳳凰女,白皇后,靈蝶等X戰警汲取精神力的重要來源,更是奇異博士施展「真魂出竅」大法的必經之路。電影中照搬奇異博士必讀經典《誓言》中的手術橋段,便是漫威世界觀中靈體維度的銀幕首秀。
從電影的設定來看,肉身狀態會影響靈體戰力水平,靈體維度也會對現實時空造成一定的幹擾,奇異博士早期作品的靈異色彩正是來源於此設定。而靈體也會以肉眼可見的形態與角色交流,這幾乎是奇異博士應付復聯開會和分身戰術的必備大招。相信在未來的《奇異博士》電影中,靈體維度還會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奇異博士》劇照
另外,為了給《奇異博士》「盜夢空間」式的視效魔法提供場地,「鏡像維度」在片中成為了震撼視聽的關鍵舞臺。這是一個由鏡面反射影像構成的「鏡中世界」,與《鬼鏡》中所有物質均以反向狀態而存在的「鏡像世界」不同,《奇異博士》的「鏡像維度」更符合《黑客帝國》的程序空間,而萬物皆可扭曲變形,甚至拆分重組的「萬花筒」設定則像極了《盜夢空間》。
《奇異博士》劇照
在「鏡像維度」中,法師的法力和腦洞強弱決定了空間摺疊與空間扭曲的強度,重力和時空等自然法則在此統統可以操縱,千變萬化的環境都可以作為有利地勢或是陷阱機關。鏡像維度最大的特點便是完全與真實世界隔離,在此戰鬥根本不會造成外界的傷亡和損失,這無疑解決了超級英雄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在伸張正義的同時避免禍國殃民。
而奇異博士空降「鏡面維度」和「控制時間」的逆天超能力,或許會在《復聯3》對抗滅霸的終極一戰中派上大用場。不管是在漫畫還是電影中,奇異博士獲得魔法神力都是從不同維度汲取能量,而除了上文提到的三個服務於視覺奇觀,且帶一定電影原創性的主要維度之外。
還有一些或將在續集或是第三階段出現漫畫維度,其關鍵信息都隱藏在本片的法器彩蛋中—比如王使用的瓦圖姆魔杖(Wand of Watoomb),其製造者瓦圖姆和奇異的主要魔力來源—維山蒂三神一樣,都是存在於天神維度的至高神明。
《奇異博士》劇照
用來召喚「多瑪姆」的卡廖斯特羅之書(The Book of Cagliostro)很大一部分內容取材於宇宙黑魔法禁書《Darkhold》(也就是神盾局特工第四季中鬼魂們的力量來源),而片中出現的「黑暗維度」只是黑魔法領域之一。
《奇異博士》劇照
用來禁錮卡西利亞斯的「賽託拉克的深紅魔帶「(The Crimson Bands of Cyttorak),讓人不禁聯想起到「賽託拉克」(X戰警中「紅坦克」的力量來源,正邪兩面魔神)主宰的深紅宇宙(Crimson Cosmos)。而莫度使用的生命法庭權杖(Staff of the living Tribunal),則直達漫威多元宇宙的終極化身—擁有三張臉,維繫多元宇宙平衡的宇宙大神「生命法庭「。
就在近期,《奇異博士》的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也透露有意讓反派」夢魘「擔當續集反派,或許在未來的《奇異博士》續集中,我們要跟隨奇異博士一起到更加玄妙的」夢境維度「走一遭了。
《奇異博士》劇照
可以說,奇異博士作為多元宇宙的外交大使,其角色本身就擔負著建交重任。而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不斷擴張,勢必會引來新的威脅和未知維度的入侵,奇異博士帶上復聯一起飛的多元維度之旅,才剛剛開始。
福利時間!歡迎大家踴躍發表針對本文的評論!評論被點讚最多的兩位網友將會獲得由海豚傳媒出版的圖書《奇異博士珍藏圖典》,深度挖掘人物檔案、全面剖析心路歷程、完美揭秘魔法武器、完整解讀幕後故事,幫助你了解更多與奇異博士有關的一切!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或掃描指紋即可關注時光網
《生活大爆炸》要拍"謝耳朵"衍生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