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刷到一個令人震驚的帖子:上海一名95後女子以辦生日派對的名義,把她的好友請到店裡狂歡,她在店內消費了1瓶單價49800元的路易十三洋酒和150瓶單價398元的香檳,算上其他共消費了121775元。
在享用完高檔洋酒和生日蛋糕後,這位豪姐帶著她的三名好友將上百瓶香檳全部噴灑在KTV包廂內。
看到這,或許很多人會忍不住嘆息「這些富豪們可真夠豪啊」!可當你了解清楚情況後或許會忍不住替這位豪姐的父母感到悲哀!
據悉,這位姐並不是富姐,家中也沒有礦,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打工工人。
既然家庭並不富有,那這姐哪來的這麼大手筆的揮霍呢!
答案是:吃霸王餐囉!
事後,這位姐拒絕支付何費用。
看到這,沒喝酒都覺得醉了,沒錢還敢這樣豪,這操作真是夠「霸氣」!
結果是,這位「霸氣姐」的父親用自己辛苦打工賺的錢退賠了涉案KTⅤ當晚4萬多元的酒水成本損失。
真是坑爹啊!
身為父母,看完這帖子心情很鬱悶,也替那女子的父母感到難過,辛苦拉扯大的孩子不但不懂的感恩,反而這樣坑了父母一把,著實是令人心寒。
看了這帖子,除了被這女子的虛榮心驚到外,更是被她的「勇氣」嚇到。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事後肯定無法承擔起這般揮霍的後果,可她還是這般的瀟灑!
是因為她算準了她的父母一定會在事後替她填這個坑?
這讓我想起了曾看過的一個案例:一名初二男生偷拿家裡的錢請同學去飯店吃飯,他一頓飯足足吃去了他在工地上打工的父親差不多半個多月的工錢。
結帳的時候錢不夠,可這男生卻很淡定的打電話告知父親,讓父親送錢過來。當旁人問:你爸會不會過來?你怕不怕挨湊?
他信心十足地說:我爸不捨得不管我的,也頂多罵幾句,還能湊死啊!
果然,他的父親趕過來責罵了他幾句後,就幫他付清了帳。這位父親臨走時和飯店老闆聊了幾句,父親無奈的嘆氣:自己的孩子,還能怎麼樣!
現實中,孩子為了跟別人攀比物質生活而胡亂揮霍,或是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而打腫臉充當胖子的例子真的很多:
如:有中學男生為了買一對別的同學有的名牌鞋,而逼得父母不得不從牙縫裡扣錢;有高校女生為了買奢侈品而網貸,最後自己無力償還便甩鍋給父母。
這些孩子明知後果的「嚴重」,卻還是義無反顧,除了是不懂得感恩心疼父母外,更是因為他們吃定了父母不捨得讓他們委屈難受,不捨得不管他們!
孩子有持無恐,說到底也是父母給了孩子「坑」自己的機會!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學會了坑父母?
下面的這些話相信很多做父母的都不會感到陌生:
「別的孩子有的東西,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有,絕不能讓孩子被別人看不起;寧願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做父母的努力拼搏還不是為了孩子。
當孩子跟別人攀比物質時,我們是不是怕孩子會感到自卑而總是竭盡所能的滿足孩子?當孩子虛榮心作祟時,我們是不是怕孩子感到委屈難受而總是不忍拒絕?我們是不是總是把對孩子的寵愛和付出掛在嘴邊?讓孩子在潛意識裡認為父母的愛和給予都是理所當然的。
當父母因為寵溺孩子,而總是不捨得拒絕或制止孩子的各種不當行為和無理的要求時,便會給孩子這樣一種錯覺:就是自己是爸爸媽媽的掌中寶,無論自己提什麼樣的要求或做錯了什麼事,爸媽都不會捨得不管自己,而爸爸媽媽也有義務這樣做。
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錯覺,在攀比、虛榮心理的作崇下,孩子就很容易被一些貪念和執念迷失本心,而不顧後果的犯下錯誤。
從孩子會察言觀色開始,從父母一次次的寵溺和縱容開始,孩子就開始學會了坑父母!
我們要如何避免被孩子「坑」?
要避免被孩子這樣「坑」,就一定要防止過度寵溺和縱容孩子。我們一定要學會這兩點:
捨得拒絕孩子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我們一定要捨得拒絕孩子。
如:當孩子已經有很多玩具了,可他還吵鬧著要買,或是孩子執意要買一些價格不菲卻沒什麼用途的東西時,我們除了要跟孩子解釋清楚不能買的原因,還要明確的跟他說:不可以。
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的底線,孩子才不會得過進尺、任意妄為!
捨得讓孩子受委屈,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有網友曾分享過自己的教育方式,網友的女兒8歲前是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奶奶特疼小孫女,見不得她受半點委屈,只要小孫女嘟起小嘴巴或委屈巴巴的掉眼淚,奶奶就什麼都會答應。
因此,這孩子不但很會察言觀色,而且還很任性,稍有不如她的意,她就裝委屈博同情。
她會吵鬧買玩具時,一邊哭一邊直接把包裝撕爛;在被阻止不準買糖果時,直接把糖果往嘴裡塞,然後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
網友意識到孩子被寵壞後,把孩子接回了身邊並嚴加管教。當孩子再無理取鬧要買東西時,她不但拒絕孩子的要求,還嚴勵批評教育。
當孩子耍起小性子以破壞東西達到目的時,她就會讓孩子把自己的壓歲錢拿出來扣除,或是讓孩子做家務勞動抵過。經過幾次的懲罰後,孩子再也不敢胡來了。在網友的耐心教育引導下,她的女兒慢慢變得懂事聽話。
不一味的縱容寵溺,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孩子才不變得自私任性?
父母的「不捨得」是寵溺和縱容,也是「坑害」孩子和自己的利器,只有捨得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捨得適當的讓孩子受點委屈,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這樣,才能避免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任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