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時間就有了一切,只要時間足夠,一隻亂敲打字機的猴子都能打出《莎士比亞全集》。而你有的是時間。
——劉慈欣《2018》
永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如果有一份真摯的愛情和永生同時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個?
三體的原作者劉慈欣曾寫過一部短篇科幻小說《2018》,講的就是關於永生的故事。
故事中男主在愛情和永生之間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永生。
關於如何實現永生,小說中提到了如下兩個方法:
一,把人的意識和記憶拷貝出來,做成永遠不丟失的備份,隨時可以灌注到一個新的身體中;
二,根本不需要身體,我們的意識在網絡中像神一般遊蕩,通過數量無限的傳感器感受著世界和宇宙,這真的是永生了
人生苦短,在永生面前,所有人都是瘋狂的。
現實中的2018年雖然沒有出現小說《2018》中的世界,但也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正在或者已經悄然發生。
科學界對此的研究從未停止。
2018年出現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此舉遭到了科學界聯名反對。
基因編程確實可能延長人的壽命,但存在巨大爭議,而且人的器官是消耗品,基因編程只是一種改良,只是輔助手段,難以使人實現永生。
體外幹細胞培養,難度較大如,而且只能生物意義上永生,而非人們所希望的永生。
人的每一塊細胞都包含人體所含的全體基因,因此,如果能將人體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那麼這個培養出來的人,幾乎和其本體完全一致!
但這種方法目前只在植物中應用成功過,動物實驗仍難度較大,而且即使成功地複製了一個你自己,但記憶是後天形成的,如果無法將記憶復刻,這樣做算不上永生。
正如同小說裡提供的兩種方法那樣,人的永生應該是意識和記憶的永生,而肉體只是軀殼。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真正掌握大腦及其中的意識及記憶的運作方式,或許我們就離永生不遠了。
那麼,如果是你,你會在愛情和永生之間選擇哪一個呢?
除了上述方法,你覺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人類實現永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我是千山飲雪,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評論、收藏、點讚、轉發!你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堅持原創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