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4日 16:11 來源:央視網
參與互動央視網消息:一款名為「藍鯨」的自殺遊戲最近把中國的父母們嚇出一身冷汗,這個遊戲最初出現在俄羅斯的社交網絡,專門針對青少年,教唆他們完成自殘甚至自殺的遊戲任務。去年,遊戲設計者已經在俄羅斯被警方抓獲。而令人揪心的是,遊戲近期在中國的社交網絡平臺傳播,並演變出多種不同的版本。
小姚腿上的劃痕
當江蘇常熟19歲的小姚露出腿上的字時,旁人很難想像這些都是他自己一刀一刀刻上去的。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當時這麼做只是為了完成一個網友給自己設定的任務。
以個人信息脅迫 要求玩家做任務
通過QQ群傳播
一個月前,小姚因為好奇加入了一個QQ聊天群,一個管理員主動加他好友,開始誘導他玩一個遊戲,並聲稱,要想留在這個群,必須要加入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完成一系列任務:每天凌晨4點20起床,聽悲傷的音樂,看恐怖電影,用美工刀在身上刻字符,每次完成任務後,拍照接受管理員的監督,管理員則會時不時在群內更新玩家們完成任務的情況,此外,玩家會被要求提供真實個人信息,一旦有人牴觸任務或中途退出,個人私密信息便會被公開,家人也會受到傷害。而這一整套流程,全部來自一款名為「藍鯨」的遊戲。
煽動青少年自殺 遊戲設計者被抓
遊戲設計者已經被抓
這些視頻的拍攝者,都是藍鯨遊戲的玩家,他們將自己生命最後的畫面拍攝下來,作為完成終極任務的證明。起初,這個遊戲出現在俄羅斯的社交網絡,專門針對14到16歲的青少年。遊戲設計者因為煽動多名青少年結束自己的生命,已經在去年被俄羅斯警方抓獲。
利用好奇心 步步引誘致自殺
令人揪心的是,遊戲依然在傳播,並且演變出各種不同的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都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將他們吸引,並通過心理誘導,一步步摧毀他們本就脆弱的意志,最終誘導他們走向自殺,以此來滿足誘導者的變態心理。截至目前,英國、阿根廷、墨西哥、中國等多國都發現類似案例。而小姚參與的,正是這個危險的死亡遊戲。
小姚曾想過自殺
父母離異缺少溝通 小姚曾想過自殺
父母離異,沒有朋友,缺少溝通,只能通過看書和上網來打發時間,從小姚簡短且混亂的語言中,記者試圖拼湊出了一些他的生活軌跡,其中令人震驚的是,結束生命的念頭小姚早就有過,只不過停留在想一想的階段,而這個遊戲的出現,就像有人給了他一把刀,於是他離實施這個念頭,只是一抬手的距離。
警方及時介入 挽回年輕生命
從聽一些壓抑的音樂,到在自己身上刻字,在完成一系列的所謂挑戰後,小姚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興趣,也對自我傷害感到麻木,最終決定完成自殺的終極任務,所幸警方及時介入,挽回了年輕的生命。
警方及時介入
據他事後回憶,雖然做了充足的準備,但因為害怕並沒有實施,放棄任務後自己還和遊戲管理員商量,打算第二天換其他方式,幸好警方接到舉報並及時介入,才沒有繼續做出傻事。
抵制死亡遊戲 更要重視背後心理問題
據趙鶴解釋,這款藍鯨遊戲前一段時間在國內突然出現,多通過微信QQ等社交網絡傳播,雖然目前為止常熟市只發現了一起案件,但在全國類似的案例已經出現不少。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國內關於藍鯨遊戲的報導就已經出現,隨後浙江,安徽,廣西等多地陸續發現類似案件,而網際網路平臺方面也發布通報,開始查封「藍鯨」QQ群。不過,將小姚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民警特意提醒,目前我國關於教唆他人自殺並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或法律解釋,如何明確界定是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採取一定行動抵制死亡遊戲的傳播,更多地還是要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社會各方應築牢「生命之籬」
網際網路帶來的病毒式、匿名化傳播,讓教唆他人自殺者得到網絡的隱蔽。連日來,我國多地公安網警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相關提示,呼籲公眾抵制「藍鯨」死亡遊戲,並及時舉報。心理專家表示,「藍鯨」遊戲折射出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學校、家庭和社會應加強生命教育,讓青少年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從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並在人生實踐中得以實現,在打擊非法遊戲的同時,社會各方還應從根本上築牢「生命之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