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日,有居民反映
家住上海浦東泥城彩雲路某小區內
一位 61 歲的阿姨
在家中死亡多日
鄰居聞到臭味向居委報告
事發現場位於彩雲路 51 弄小區內,居民和居委工作人員介紹:這位 61 歲的阿姨住在小區某號 9 樓,上周五(8 月 21 日)下午 2 點左右,鄰居不斷聞到刺鼻腐臭的氣味,但始終找不到確切的位置,懷疑隔壁阿姨有異常情況,於是向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報告。
居委會工作人員趕赴現場發現房門緊閉,於是聯繫民警,並通知其住在三林地區的養女,打開房門後發現,這位阿姨已在家中死亡多日。
莊主任 居委會:一個居民發現,這幾天樓道裡有臭味和怪味,我們與樓組長溝通,了解到她這幾天一直都沒有出來。
根據居民介紹,這位阿姨離異獨居、膝下有兩個女兒,其中一名為養女,30 多歲。阿姨被發現在家中身故之後,趕來處理後事的是其養女。
莊主任 居委會:聽說是離婚的。
坊記:她離婚時有孩子嗎?
莊主任 居委會:有一個自己生的小女兒,跟前夫住在一起。
據介紹,這名阿姨性格較為孤僻,生前心臟不好,有一些基礎性疾病,平時不太願意與小區居民、樓組長等進行交流。
此前,阿姨曾養過多隻貓狗,因此也有些許異味傳出,這使得小區居民一度對房間內飄散出來的異味並未太在意。
小區老齡化問題嚴重
在上海戶籍人口中,60 歲以上的已經超過 500 萬人。就拿這位 61 歲阿姨生前居住的彩雲路 51 弄小區來說,60 歲以上老年人有 1700 多人,70 歲以上老年人有 800 多人;而居委會工作人員僅有 8 人。
也就是說,平均一位居委工作人員就要關心 100 多位老人,肯定會出現忙不過來的情況。這個小區,採取的是居委工作人員加上樓組長的模式,10 天左右上門一次,進行聊天、關心。
而工作人員告訴坊記,在這位獨居阿姨生前,他們也多次想與她溝通建立聯繫,但卻屢次被拒絕。
坊記:她平時身體怎樣?
莊主任 居委會:我們樓組長反映,她心臟有毛病。
坊記:那麼平時有沒有向別人求助過?
莊主任 居委會:沒有。她從市區過來,跟我們這裡居民交流不多。早上和晚上就是自己買點小菜,自己去邊上撿點廢品。
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
和現代人個人意識的覺醒
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
會主動選擇不與子女同住
趁自己還能動的時候
自己照顧自己
不麻煩女子、不拖累社
這是不少老人的想法
但是遇到突發意外
該怎麼辦呢?
來源: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