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灣溼地簡介

2020-11-26 四川新聞網

白鷺灣--白鷺.

  錦江環城生態區是成都市域總體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成都市東南部。具有生態保護、現代服務業與居住、文化景觀、基礎設施承載、城市應急避難等多項功能。白鷺灣溼地系成都環城生態區「六湖八區」之一,規劃面積13.3平方公裡,共分兩期,其中一期總投資15.6億,面積3.3平方公裡,水域面積1平方公裡,植物品種200餘種,喬木10萬餘株,項目於2012年12月動工,歷時5個月,於2013年5月底竣工。項目建成後,形成山水相映、水系相連、綠道穿梭在溼地之間,形成層次豐富的生態景觀,實現了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和產業效益三統一。是成都市率先建成的都市生態溼地,力爭為成都市環城生態區建設起到探索示範作用。

  白鷺灣溼地由白鷺灣水生作物區、花卉產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三大功能區組成。其中,白鷺灣水生作物區分為瀏覽活動區、重點保護區、科普展示區、溼地水質淨化區。白鷺溪婉轉曲折,舒緩有致;白鷺湖、白鷺洲兩大湖景微波蕩漾,白鷺成群;蘆蕩飛雪、綰霧香舟、花海梯田、荷塘月色等生態景觀自然質樸,景色宜人;聽鷺島、凌波閣、攬翠閣、竹籬耕讀、觀演平臺等眾多精緻景點令人流連忘返,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高度整合的美麗畫卷,是喧囂城市中難得的靜謐休憩之所,是集生態保護、都市農業、自然景觀、科普教育、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生態溼地。花卉產業園區佔地1.1平方公裡,規劃建設了中西部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15萬平方米高智能溫室、花卉博覽中心、花卉電子交易中心等產業高端,是集現代設施花卉生產、花卉展示展銷、苗木種植、電子交易、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由藍頂藝術中心、畫意村、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等多個藝術群落構成,吸引了眾多知名藝術家紛紛來栖,盡顯生態溼地濃鬱的文脈底蘊。

  「源於靜、貴於淨、歸於境」的白鷺灣溼地正以靈動之美呈現在市民眼前。

相關焦點

  • 倡議書:認種認養樹木一起參與白鷺灣溼地保護
    在白鷺灣生態溼地啟動溼地內林地、林木、草坪的認種、認養活動之際,成都錦江區白鷺灣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會、錦江區春熙商會、錦江區商業聯合會共同向全社會發起倡議,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白鷺灣生態溼地的保護中來,共建我們共同的綠色家園。
  • 「地球之腎」——成都白鷺灣溼地
    ​​這次到成都,我們去了白鷺灣溼地,它的佔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面積1000畝,是國家級的生態溼地,猶如現在改造建設,只看到部分景色,最醒目的「荷塘月色」沒有看到。​溼地是真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我國是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
  • 湖南溼地公園盤點,快來呼吸一口2021年的超新鮮空氣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酉水、花垣古苗河、瀘溪武水等3個溼地公園順利通過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溼地公園有「天然氧吧」的稱號,是許多人度假的首選之地。那麼湖南省有哪些值得去的溼地公園呢?
  • (端午節見)6月22-23日蘭馨團隊戶外與朋友們相約恰克圖鎮白鷺灣...
    2.徒步目地地在恰克圖西北60公裡處,那裡有一處美麗的白鷺灣>                     第一天:   2012年6月22日早從第二乘車點西單諾亞方舟出發,中午兩點左右在恰圖庫爾鎮午餐(自行解決)飯後一個半小時後到達白鷺灣
  • 「中科館大講堂」溼地鳥類:與人類共存的精靈
    時間:2月23日(周六)14:00-15: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溼地鳥類:與人類共存的精靈》嘉賓:胡若成(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顧問)【嘉賓簡介】胡若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顧問,主要研究方向為鳥類保護地理學,他是觀鳥愛好者,國內目擊近700種鳥類;曾參與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申請工作
  • 溼地與溼地功能
    依賴溼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溼地中。中國是溼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亞洲有57種處於瀕危狀態的鳥,在中國溼地已發現有31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中國溼地鶴類佔9種。
  • 世界大溼地中國鶴家鄉 齊齊哈爾市情簡介
    齊齊哈爾溼地(含水域)面積69.4萬公頃、林地面積46.6萬公頃、草原面積55.1萬公頃,自然植被覆蓋率37.2%,高於全國平均18.2%水平,是典型的生態市園林城。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40%,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m2,「綠」成為齊齊哈爾市最為耀眼的城市名片。  農業資源豐富。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翠湖溼地公園
    溼地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它位於海澱區上莊鎮,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京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是京城上風上水的黃金地段,曾是歷史上著名溼地,而今仍是山清水秀,景色優美。
  • 制定溼地保護方案 建立溼地修複製度
    東北網12月24日訊記者12月11日從牡丹江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作部署,經市政府批准,牡丹江市制定了《牡丹江市溼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根據《方案》,今後牡丹江市將建立退化溼地修複製度,對未經批准將溼地轉為其他用途的,按照「誰破壞、誰修復」原則實施恢復和重建。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天津日報  2020/09/09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 溼地的概念
    關於溼地的最早論述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1956年,美國聯邦政府在開展溼地調查時最早使用了「溼地」一詞。1971年2月,由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36個國家在伊朗小鎮拉姆薩爾籤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也就是《溼地公約》),《溼地公約》把溼地定義為:「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閒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於6米的海水區」。
  • 規範溼地利用行為 發揮溼地生態功能
    本報訊(記者 盧小龍)昨日,記者在市林業局採訪時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淮河流域溼地的保護修復,規範溼地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溼地生態功能,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淮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一國列入該名錄的溼地越多,說明該國保護意識越強。那麼,目前我國有哪些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第二批被列入的14個國際重要溼地: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遼寧大連斑海豹棲息地溼地、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達賚湖溼地、廣東湛江紅樹林溼地、黑龍江洪河溼地、廣東惠東港口海龜棲息地、內蒙古鄂爾多斯溼地、黑龍江三江溼地、廣西山口紅樹林溼地、湖南南洞庭湖溼地、湖南西洞庭湖溼地、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