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隆頭魚發燒友。從2010年起,隆頭魚就不僅僅是我的一腔熱情那麼簡單了,還讓我在這興趣中找到了商機。我的缸裡都是這種魚,而且不幸的是普通品種已經不足以讓我興奮了,我養的大部分都是「稀有」品種。
那些有資格被稱為「礁巖安全」(Reef Safe*)的隆頭魚
*譯者註:「礁巖安全」是「Reef Safe」的直譯,含義上更接近「某些品種的隆頭魚非常適合養在礁巖海缸中,能和珊瑚和其他魚類同伴和平共處」。
➤當然你會認為這是在指能安全地飼養在礁巖海缸中的隆頭魚對吧?但是這裡的問題是,「在礁巖中是安全的」可不是一個普遍的定義,每個人對此有不同的標準。因此,讓我們考慮以下三種類型的隆頭魚:
1)完全是礁巖安全的
2)幾乎是礁巖安全的
3)根本沒法想像怎麼飼養在礁巖中 _(:3 」∠)_
這篇文章將會聚焦在1和2這兩種隆頭魚。如果有一種類或屬的隆頭魚並沒有在本文中提到,那麼它有90%的機率是屬於第3種類。有一些類別本該屬於1或2而被忽略的原因是它們在交易市場上籍籍無名。另外,有一些屬於3的隆頭魚被某些玩家安全地飼養在礁巖缸中,但是必須採取特殊的手段才能令此實現。
➤第1類隆頭魚不會對你的珊瑚或無脊椎動物造成任何威脅,第2類隆頭魚也不會對你的珊瑚造成任何威脅,但是可能對某些特定的無脊椎生物造成威脅。但只要你能遵守本文中提到的準則,特別是餵食準則,就能以最大程度地將威脅最小化。
➤有大約10種屬的隆頭魚被認為是礁巖安全,而且也通常能在交易市場見到。它們是:
✔阿南魚屬(Anampses)
✔絲隆頭魚屬(Cirrhilabrus)
✔海豬魚屬(Halichoeres)
✔裂唇魚屬(Labroides)
✔大咽齒魚屬(Macropharyngodon)
✔副唇魚屬(Paracheilinus)
✔擬唇魚屬(Pseudocheilinus)
✔偽蝴蝶魚屬(Pseudocheilinops)
✔似虹錦魚屬(Pseudojuloides)
✔溼鸚鯛屬(Wetmorella)
*關於這10種隆頭魚的詳細介紹可以看本公眾號歷史文章
你還沒養過隆頭魚?那你out啦!趕緊收藏起來!這些隆頭可以養
(拉到文章最後,點擊「閱讀原文」就能看到哦)
基本要求
➤需要再三強調,養隆頭有三大要求,它們分別是:
1)必須要有合適的缸中小夥伴。總地來說不能有侵略性的魚。養隆頭魚你需要有一個相對比較和平的魚缸環境。
2)每天餵多次。如果每天餵多次少量的食物讓你退縮了,那你還是不要養了。隆頭魚是種非常活躍的魚,它的消化道很短,在它們的食譜中需要各種不同的肉類食物來保持身體健康。
3)必須養在一個完全蓋住的缸裡。從根本上來說這非常必要。所有的隆頭魚都會跳。它們是一種深海魚類,它們在本能裡還沒習慣水面離它們這麼近。如果養在沒有蓋子的魚缸裡,或是蓋子上有縫隙,那麼它們跑到地毯上衝浪只是時間問題了╮(╯▽╰)╭ 。關於這一點,一條頭有5/8英寸的隆頭魚能穿過一個1/2英寸的洞。不要留任何機會讓它們逃跑。如果頭能過,那麼整條魚都能穿過!
➤有些屬的隆頭魚在沙子中睡覺或尋求避難。這些屬的隆頭魚需要至少1英寸深的沙床。並且這沙子不需要像糖那麼細,也不要像碾碎的珊瑚骨那樣粗糙——這會導致睡在沙子裡的隆頭魚身體磨損和細菌感染。2-4mm像穀粒大小最適合。只有這些類屬的隆頭需要沙子:阿南魚屬(Anampses),海豬魚屬(Halichoeres),大咽齒魚屬(Macropharyngodon),似虹錦魚屬(Pseudojuloides)。
其他的類屬的隆頭魚會在巖石和縫隙中製造一個黏液的繭睡在裡面
➤最後,有幾點不需要多說,你在養之前就要考慮清楚怎麼做。你需要在你決定養之前先檢查一下每一種類屬的個別要求,看看某些特定的魚是不是適合你。養每種魚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尤其一點,你一定要確保你的缸的尺寸是不是適合養。
餵 食
➤隆頭魚需要餵少量的肉類魚食,每天至少餵3-4次,最好提供各種類型的食物。每天至少餵2次冷凍的肉類食物,剩下一次餵顆粒魚食。你甚至可以每周餵一次紫菜,有些品種會喜歡吃,有些不喜歡。少量分散地喂,保證每條魚都吃到,也能控制量而不至於營養物超標。如果你想養SPS的同時養隆頭魚的話一個好的蛋分是必須的。餵飽你的隆頭有兩個好處,不僅能讓你的魚保持身體健康,也能讓那些屬於2類的隆頭魚更不容易去攻擊你缸裡的小生物。
➤關於這一點,你同樣需要理解對同一類屬,餵食行為是相通的。有些類屬只吃浮遊生物,它們只能看到水體裡的懸浮的食物來作為獵食目標。絲隆頭魚屬(Cirrhilabrus)和副唇魚屬(Paracheilinus)是完完全全的浮遊生物獵食者。在另一方面,其他類屬除了吃浮遊生物,也能看到物體表面(巖石,沙子,玻璃,插頭表面等等)上的東西作為獵食目標,兩種都吃。
運 輸
➤所有隆頭魚都需要注意:它們不耐運輸,特別是當系統轉變的時候它們很容易就會感到壓力。運輸的難度取決於類屬。通常來說雄魚不如幼魚或小型雌魚那麼耐運輸,因此許多隆頭愛好者會在網上按自己的需求購買適合運輸的魚。
檢 疫
➤我是非常提倡對每一種剛入缸的東西進行檢疫的。不管是從哪個渠道買的隆頭魚我都會檢疫的。當然,市場上有很多商家會出售所謂事先訓食過、或檢疫過的魚,但這些鬼話可不能全信。但退一步講,有些商家賣出去的魚總是很健康,那麼選這種貨源你的魚的成活率也會很高了。
➤有很多給魚檢疫的辦法。想怎麼做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相關的文獻夠你看好幾小時。這裡我只提供我的個人辦法,當然肯定會有人不同意或爭論說沒有宇宙通用的好辦法。此方法僅供參考。
➤作為明確要養隆頭魚的我,檢疫缸的配置非常基礎:一個10加侖的裸缸,一個後掛式過濾器,還有一個小泵頭。魚缸用一塊板緊緊蓋住不留一點跳缸機會。後掛過濾裡放一些從主缸帶來的濾材,這樣就能保證擁有生物過濾。我的檢疫缸至少用6周,並且至少做兩輪Prazi-Pro(譯者註:一款高夠力的殺寄生蟲藥水)的療程,我只在魚能吃東西之後再開始藥物治療。檢疫缸裡也放幾個PVC管子讓魚可以躲藏。如果屬於鑽沙類屬的隆頭魚,就需要在缸裡放一個「沙盒」(一個小塑料容器裡放1英寸的沙子)。別的預防的藥我都不用的。我不喜歡用銅藥,所以我會避免用這種,而用一個已知的、被證實的其他替代方法。
往系統裡加新的隆頭魚
➤一定要用隔離盒!一定要用隔離盒!一定要用隔離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你把一條新魚加進去的時候你一定要保持警惕。請給它一點時間去適應新系統,大約一兩周。千萬不要老是跑到魚缸那到處找它,這只會給它增加負擔降低存活率。這一點尤其適用於鑽沙的類屬,可千萬不要去挖它們出來啊。╮(╯▽╰)╭
混養不同類屬
➤混養不同類屬的隆頭魚是可行的。事實上,這是養隆頭魚的額外福利。雄性的競爭者們會向對手展示自己的身姿,這種景象非常美妙。然而,並沒有確切的學科是研究混養隆頭魚的,由此導致混養的結果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肯定有某些組合是需要避免的。你應該保持清醒,時刻留意觀察系統裡的多種隆頭魚。善於觀察任何有問題的侵犯行為,比如追逐著去攻擊或掐架,或者一條魚不斷地把另一條逼進角落躲起來。偶爾短暫的追逐是很正常的,兩條魚之間互相炫耀自己(展示魚鰭或者顏色)也是很正常的。
➤同一屬的不同品種的雄性隆頭魚可以一起養(除了某些品種的組合不行),不同屬的也可以一起養。但是系統一定要夠大,以確保系統的尺寸可以符合每一種品種。雌性的隆頭魚不管什麼類屬,幾乎都可以混養的。
➤當你在同一個系統中混合不同的隆頭魚,它們之間就會建立層級關係,以佔主導的雄性為首領。然而在這裡個頭的大小並沒有關係。品種才是決定主導位置的更關鍵因素。層級的變化時有發生,比如一條新魚加入,或者老魚死了或者移出了系統。有時候,處於第二主導位置的可能會隨著年齡和成熟度在隨後佔領主導位置,但是這需要前任的首領去服從新首領。
➤有兩種混養隆頭的組合要避免:
1)各種不同品種的偽蝴蝶魚屬(Pseudocheilinops)不能混養在一個系統裡。事實上,如果你想養多條隆頭魚,應該徹底杜絕去養這個品種。
2)混養不同品種的大咽齒魚屬(Macropharyngodon),特別是兩條雄性,這種我得警告你。除非你的缸很大,你才能混養好。
➤有一條規則千萬不要觸犯:同時養兩條同品種的首領雄魚。可能在短期內相安無事,但是最後都不會有好結局的。而且,除非你是個很有經驗的養魚者,我一般不太建議養兩條同一品種的雄魚。雖說有時候,在一個系統裡一條首領和副首領是可以出現的,但仍不推薦這樣。
➤➤歡迎加入隆頭魚發燒友俱樂部——海水半熟鳥
雖然老想著去模仿那些老鳥的高冷裝逼
卻總掩飾不了那股還像菜鳥的傻逼勁兒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