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親愛的麻洋街》中,譚松韻飾演的角色,終於不再是學渣,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學霸。劇中譚松韻飾演的角色馬曉曉,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更是憑藉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校保送名額,這次是直接保送到北大。
一般人的家庭,聽到這樣的喜訊,都恨不得學習那個偽造錄取通知書的男孩,把這件事鬧得全縣都知道。可馬曉曉的媽媽很失落,她不想女兒走太遠,私自去學校把馬曉曉調到了文科,更是各種阻撓,就是不想讓她去北大,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想讓馬曉曉留在她身邊。
為了不讓馬曉曉追求自己的理想,更為了讓馬曉曉放棄她的理想,馬曉曉又被媽媽灌輸著她生活的失敗,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馬曉曉身上,用著過來人的語氣,說她偷偷做這些都是為了馬曉曉好。
馬曉曉在母親的意願下,不得已放棄了她想學的理科,更放棄了與歐小劍的承諾,不再想去北大上學,畢竟馬曉曉所有的理想,都被媽媽一句過來人全都否定了。
媽媽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馬曉曉是家裡的長女,她的初衷是不想讓馬曉曉太累,想讓女兒過平凡的生活,守在她身邊長大,然後找一個穩定的工作,然後再找一個老實人出嫁。媽媽都幫馬曉曉規劃好了,不管馬曉曉是否接受,都必須按照她的想法去實現。
媽媽只想讓馬曉曉在她的護佑下健康成長,不想她去經歷外面的精彩和無奈,更不想馬曉曉在失敗、碰壁後再回到家尋求安穩。媽媽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馬曉曉不出去,就不會經歷這些挫折。
馬曉曉是家裡的一份子,也是最努力最有天分的長女,更是媽媽心中最爭氣的孩子,媽媽想把馬曉曉留在身邊,才能幫她照顧好這個家,照顧好自己的妹妹。媽媽害怕馬曉曉離家上學,以後會生了離家的心,她只想把馬曉曉控制在自己身邊,好方便老了之後還能讓馬曉曉照顧她。
都說養兒為防老,可惜媽媽還是錯了,嘴上說著愛馬曉曉,可做出的事情卻實在傷了馬曉曉的心。難道馬曉曉會是一個無情之人,上了更好的學校,難道就不會再贍養自己的母親嗎,馬媽媽這樣做,讓馬曉曉內心留下了一根刺,更是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
馬媽媽心裡始終把馬曉曉當作小孩,想一直把馬曉曉當孩子養在身邊,害怕她在外面受到傷害。馬曉曉已經長大,內心已經懂得區分善惡,更有自己獨立人格,雖然被媽媽強硬地留在了身邊,馬曉曉的心卻飄到遠方。
媽媽幫馬曉曉選擇的路,不是馬曉曉想要的,她應該做的是鼓勵馬曉曉自己選擇,更要鼓勵她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好在馬曉曉還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媽媽擅自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卻還是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沒有因為媽媽的過度幹預,放棄尋找自己活著的意義。
父母過度幹預孩子的生活,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馬寶男」、「媽寶女」吧,你能接受父母親對你的生活的幹涉嗎?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留言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吧。
文/辰時侃劇
《親愛的麻洋街》馬曉曉保送北大,卻被母親阻攔,養女只為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