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2021-01-12 澎湃新聞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通訊員 黃彬

2018-08-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據氣象部門專家介紹,今年颱風主要有五個特點:

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

今年的颱風生成數和登陸我國大陸的個數分別較常年同期偏多7.8個和4.3個;其中,8月8日至17日,10天內接連有7個颱風生成,3個登陸我國大陸。目前登陸的8個颱風相當於年均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個數(7個至8個)。

颱風登陸點偏北,滬浙地區異常偏多。今年有4個颱風登陸上海、浙江,較常年在滬浙地區登陸的颱風數(1個)異常偏多,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颱風「雲雀」於8月3日上午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受其影響,華東多地出現強降水。圖為浙江省海鹽縣普降大暴雨。  中國氣象網 圖

颱風登陸時平均強度偏弱。

在8個登陸颱風中,僅有1個登陸時的強度為強颱風級(「瑪莉亞」),其餘7個為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平均登陸強度為26米/秒(10級),比多年平均32.8米/秒(12級)偏弱。

颱風路徑複雜多變。

第4號颱風「艾雲尼」在華南沿海迴旋打轉,三次登陸華南,其中兩次登陸廣東、一次登陸海南;第12號颱風「雲雀」以「Ω」路徑移動,繼登陸日本後再登陸我國,並分別在日本南部海域和東海迴旋打轉兩次;第16號颱風「貝碧嘉」在廣東西部近海迴旋兩圈,先後在海南瓊海(熱帶低壓)、廣東陽江(熱帶低壓)和雷州(熱帶風暴)三次登陸。受引導颱風移動的氣流偏弱,多颱風之間的相互牽製作用影響,上述颱風形成或近海打轉徘徊、或曲折迴轉的複雜移動路徑,極大地增加了預報預警的難度。

颱風降雨緩解了高溫乾旱,但局部出現旱澇轉換。

因預報預警及時,加之防禦措施得力,8個登陸颱風的影響利大於弊。部分深入內陸的颱風帶來豐沛降雨有效緩解了高溫和乾旱。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艾雲尼」所產生的降雨有效緩解了廣東和江西南部前期出現的春旱;深入內陸北上的颱風「安比」「摩羯」和「溫比亞」,除「溫比亞」導致河南、山東部分地區出現城市內澇和農田被淹外,颱風帶來的降雨有效緩解了我國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以及黃淮、遼寧和吉林等地的旱情。

2018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路徑圖。  中央氣象臺 圖

颱風呈現出上述特點,與西北太平洋熱帶海溫、夏季風以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強度密切相關。

今年6月至8月,西太平洋熱帶海洋表面維持偏暖狀態,利於熱帶對流發展,加之夏季風偏強,導致今年颱風生成個數偏多;同時,自7月中旬以來,主導颱風移動路徑的副高強度偏強、位置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北,其中7月底至8月初,副高西段脊線位置達到了北緯40度附近,較常年同期偏北10個緯度(約1000餘公裡)。颱風通常沿著副高南側外圍環流場移動,副高異常偏北,就造成今年的颱風生成源地偏北、移動路徑偏北,也是導致多個颱風移向並登陸浙滬沿海的主要原因。另外,近一個月內颱風生成較為集中,出現兩次「三臺共現」的現象,多颱風活動使海面上大氣能量分散,導致每個颱風增強的條件受到限制,因此,到目前為止今年颱風強度總體偏弱。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預計,8月下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仍較活躍,有1個至2個颱風生成,並將給華南沿海帶來風雨影響;另外,位於日本南部洋面的今年第19號颱風「蘇力」22日至25日將先後給我國東海、黃海和東北地區帶來較強風雨天氣。預計9月,在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4.9個)偏多,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1.8個)偏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颱風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終迎無颱風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原標題:終於迎來沒有颱風的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送走颱風「魔羯」,又一個周末來臨之際,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微信公眾號「上海防汛」的「颱風路徑」圖上終於出現了「當前無颱風」字樣。不過,仍需警醒的是,根據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最新預測,預計9月,在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4.9個)偏多,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1.8個)偏多。  今年的颱風,給人的一個感受就是多。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中國 較常年平均偏多1.7個 2017還有幾個颱風
    ­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今年以來颱風生成數量較常年偏多,並且登陸我國也偏多,預計9月下旬還可能有1到2個颱風生成。­  在中國氣象局昨天(15日)舉行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上,颱風專家張玲介紹,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9個颱風生成,比歷史同期偏多2.8個。
  • 今年8月颱風偏多 9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或影響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8月共生成7個颱風,較常年同期(5.8個)偏多;預計9月颱風仍較常年同期偏多,有2~3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
  • 今年9月預計將有2至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省
    央廣網福州9月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記者從福建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8月福建全省依然延續了溫高雨少的特點。進入9月份,預計將有2至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省,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6月中旬以來,由於持續高溫少雨,福建出現一次氣象乾旱過程,但受8月26~27日暴雨過程影響,氣象乾旱得到明顯緩解。據介紹,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轉為中性偏冷狀態,預計秋季進入拉尼娜狀態,冬季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預計2020年9月歐亞中高緯環流月內轉折明顯,上旬以經向環流為主,之後轉為緯向環流,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西、偏北。
  • 中國氣象局權威解析:今年秋季颱風偏多成因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楊翼)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分析了今年秋季颱風偏多的成因。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6個熱帶氣旋(8級以上),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3.6個)偏多2.4個,其中有1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陸0.57個)略偏多。
  • 中國氣象局:今年颱風登陸地點「偏北」
    中青在線北京8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今天,中國氣象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專家解讀提到,今年颱風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
  • 今年預計7至9個颱風登陸或影響福建
    中新網福州3月25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即將進入汛期,災害性天氣將更加頻發。福建省防汛辦25日通報,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省的颱風有7至9個,較常年平均(6.9個)偏多,月份分布為7月2個、8月2至3個、9月2個、10月及以後1至2個。
  • 今年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中國氣象局專家釋疑
    中國氣象局10月21日消息,10月20日,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預計後期將經過海南島南部近海
  • 「啟德」即將登陸 今年8月登陸颱風數逼近歷史記錄
    (左)接受採訪(攝影:李菁)  進入8月,已有3個熱帶氣旋「光臨」我國,超過常年2個的數量。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13號颱風「啟德」將於17日中午前後在廣東電白到徐聞一帶沿海登陸。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長安在接受天氣網採訪時表示,如果「啟德」登陸,將接近8月份登陸我國熱帶氣旋5個的最高紀錄,以颱風強度登陸,將創下8月以颱風強度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最多的紀錄。
  • 數據新聞:今年颱風有點個性 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美麗 吳鵬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高級工程師 黃奕武編者按 10月20日,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預計後期將經過海南島南部近海,目前不排除登陸海南島的可能性。網友表示,今年颱風很有個性,要麼不來要麼亂來。
  •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鸚鵡」要來了
    13日下午至14日,南海中部和西北部海域、廣東西部沿海將有8~9級大風,「鸚鵡」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0級、陣風可達11~12級;13日夜間至15日,廣東西部和沿海地區、廣西東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何特點,與常年相比偏早還是偏晚,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將有哪些特點?
  • 今年颱風不尋常:7月「空臺」,8月超標,9月預計偏多
    2020年颱風不按常理出牌,7月「空臺」,8月超標,9月預計較常年偏多。史無前例 7月「空臺」今年7月出現了自1949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其中,第4號颱風「黑格比」於8月4日在浙江樂清登陸;第6號颱風「米克拉」於8月11日在福建漳浦登陸;第7號颱風「海高斯」於8月19日在廣東珠海登陸,這三個直接登陸颱風帶來的風雨影響總體偏弱。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
  • 9月,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至於冷空氣……
    9月,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已於今天早晨7點30分前後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4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海神」將以每小時40~50公裡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8日凌晨移入我國吉林省境內,8日傍晚前後移入黑龍江省境內,並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 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我國颱風特點:登陸數偏多 登陸點偏北
    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專家解析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特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你看它,主要特點就是圓,就像個月餅一樣。」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這樣形容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  9月27日14時,在距離臺灣省宜蘭縣東偏南方向59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颱風「杜鵑」正在加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將於28日下午到夜間在臺灣基隆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然後穿過臺灣島,將於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沿海登陸。
  • 颱風「海神」預計9月8日移入吉林 半個月內三到東北地區 今年颱風...
    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颱風「海神」預計將再次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這將是半個月內接連影響我國東北地區的第三個颱風,中國氣象局表示,這將是歷史首次。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今年颱風為何總去東北?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颱風怎麼移動?我們常能看到對颱風路徑的預報,像是未來颱風將向什麼方向移動,會在什麼地方登陸。到底什麼影響著颱風的移動走位?為什麼能對它進行預報?
  •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中國氣象局颱風專家:並不是
    中國氣象局颱風專家:並不是 2019-10-12 16:30:21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鄧琦 | 字號:A+ |新京報記者專訪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工王海平,其表示,「海貝思」並非登陸或擦過陸地強度最大的颱風。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已於今日(11日)下午由超強颱風級減弱為強颱風級,11日17時,颱風「海貝思」仍保持在15級。
  • 廣東颱風都在幾月?2018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據預測,今年颱風將呈現「初臺早、終臺晚、個數多、影響重」的特點,今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15日至16日,廣東省防總和廣東省水利廳組織了「『未雨綢繆看防汛』記者採訪行」活動,來自中央和省市的媒體實地走訪了省防總、江門和珠海防汛工作情況。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颱風「海馬」特點及影響
    今年第22號颱風「海馬」10月15日生成,19日夜間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後,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21日下午在廣東沿海登陸,並深入內陸發展。受颱風「海馬」影響,21日至23日,華南江南等多地將出現強風雨天氣。
  •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劉辰瑤)記者22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截至目前登陸中國的颱風已破多項歷史記錄,無論是從登陸數量、登陸時的強度以及對登陸地造成影響都可謂「史無前例」。  據統計,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含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生成,比歷史同期(12.8個)偏多2.2個;其中有6個颱風在中國登陸,比歷史同期(3.9個)偏多2.1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8月登陸中國颱風個數歷史極值為5個(1994年8月、1995年8月均有5個颱風登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