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破解宇宙的全部奧秘,越探索謎團越多

2020-12-04 探索宇宙說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古時期的人們甚至認為地球就是整個宇宙,天上的太陽和星星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古人之所以會有這種認知,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發達的科學,沒有能力探索整個地球,沒有能力走到地球的盡頭。

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當我們走進科技時代,有了越來越快的交通工具的時候,走遍全世界不再是問題。雖然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地球之外是浩瀚的宇宙,可是我們卻仍然不知道地球長什麼樣子,身在地球中,你永遠不會看到地球的全貌,只能是各種想像。

只有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身在太空之中,我們才真正明白浩瀚這個詞的意義,同時也直觀真實地看到了地球的樣子。即使如此,我們現在仍然沒有揭開地球全部的奧秘,我們不知道地球是如何誕生的,不知道地球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不知道人類是如何誕生的?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人們對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越來越高,同時有關宇宙的很多謎團也出現了,比如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如果宇宙是起源於奇點大爆炸,那麼這個奇點是什麼?它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造的?

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如果有,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情況?等等這些都是人類想要探索明白的。那麼人類有希望探索解開宇宙的全部奧秘嗎?可能非常困難,有人悲觀地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破解宇宙全部的奧秘,不僅如此,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可能會越來越感到害怕。

100多年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就發現,空間和時間都有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後人將最小的空間尺度稱為普朗克長度,即10^-35米;最小的時間尺度為普朗克時間,即10^-43秒。

人類目前已知的所有物理學定律在普朗克尺度都失去作用。大型強子機(LHC)是科學家研究高能粒子的利器,它能將質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但也只能將宇宙的真相追溯到一隻蘋果大小的時候。再往前,就是一面凡人無法逾越的高牆。

人類想要揭開宇宙的冰山一角,首先就需要完成四種力的統一。早在愛因斯坦的那個年代,科學家已經提出了宇宙存在四種基本的力,分別是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引力。而四種力中最弱的就是引力,如果說其它三種力是老虎,那麼引力就是弱小的螞蟻,根本微不足道。

可就是這種微不足道的引力,卻成為了引導人類實現飛躍發展的關鍵。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一生之中也在研究引力,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直到現在,人類仍然沒有全部引力的奧秘,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對引力的理解有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引力奧秘我們還沒有掌握搞明白。

一個如螞蟻般弱小的引力卻付出了人類數百年的努力,仍然有可能只是掌握了冰山一角,那麼遠比引力強大神秘的其它三種力,那更是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夠研究明白。愛因斯坦在晚年曾窮盡全力想要建立大統一理論,就是將四種力統一起來,創造一個解答宇宙所有秘密的「萬物理論」,但卻未能如願。

到了現代,科學家已經能夠將弱核力和電磁力統一在一起,但想再走一步卻困難重重。當然,我們現在對四種力都有相關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成就,可是離真正揭開它們全部面紗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只有真正揭開四大力的神秘面紗,人類才有希望真正實現大統一,讓四種力完全統一起來為人類服務。

可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以人類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可能也需要漫長的時間。而要研究四種力,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粒子加速器,這個加速器需要覆蓋整個太陽系,而對於現在人類的科技來說,建造一個周長達數十公裡的加速器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而要建造一個覆蓋整個太陽系的加速器,這種事情或許只有科幻作品中或夢中才能夠做到。當然,並不是這種加速器不可能存在,理論上,只要技術滿足了,是可以建造一個星系級別的加速器。可關鍵是這樣的技術不知人類何時才能夠實現。

即使人類在未來實現了如此強大的加速器,也實現了四種力的統一,可那個時候我們才發現,這四種力在宇宙眾多奧秘中的分量也只是微小的存在。而要探索明白整個宇宙的奧秘,一個核心的因素就是需要超乎想像的速度。

人類能夠對地球有非常多的了解,能夠知道地球的真面目,依靠的就是速度優勢。沒有超快的速度,我們就走不出地球,自然也不知道地球長什麼樣。同樣的道理,不管我們的觀測設備有多麼強大,如果我們不能夠有走遍宇宙的超快速度,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宇宙。

如果宇宙是有邊界存在的,那麼就會存在宇宙之外的世界,而要走出宇宙更是需要超乎想像的速度,這個速度不是光速,也不是我們認知中的超不速,即使我們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萬倍光速,百萬倍光速都有可能無法走到宇宙的邊界。

而人類想要實現光速飛行,超光速飛行,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非常漫長,有可能是幾萬年,也有可能是幾億年,而人類文明有可能永遠延續發展下去嗎?可能也非常困難,正如恆星,行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樣,一個文明也不大可能是永恆的,也有它的命運周期。

而且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深入,對宇宙越多了解會越感到害怕,這是為什麼?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會發現這個宇宙的一切有可能是被人創造出來的,包括人類也有可能不是自然誕生演化而來。

如果科學家猜想中的多元宇宙真的存在,那麼宇宙就不是唯一的,有宇宙之外的空間之中,就有可能存在非常古老的宇宙,在古老宇宙中的文明有可能已經發展了幾百億年,幾千億年。當科技強大到終點的時候,它跟神學沒有區別,傳說中的神可以創造世界,創造萬物,那麼終極的科技自然也有可能做到。

或許,我們生存的宇宙只是宇宙之外的古老文明一次實驗產物,比如超級粒子對撞就有可能誕生宇宙,科學家早就發現,通過加速器進行的粒子對撞實驗,碰撞的那一刻跟宇宙大爆炸的情形非常相似。如果存在一個宇宙級別的加速器,當粒子對撞的那一剎那產生的能量會不會就能夠誕生宇宙?一切皆有可能。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還一種可能讓人類更恐怖
    要想破解宇宙大爆炸之謎,就必須建造能量更高,規模更大的粒子加速器。而四種基本力完全有可能在極高的能量下統一起來,奏出一首美妙的「和弦」。當然,比徹姆也承認這種想法無異於天方夜譚,人類或許擁有技術能力,畢竟歐洲計劃興建的最大的強子對撞機的隧道總長才100公裡。
  •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 還一種可能讓人類更恐怖
    宇宙如何起源?四維時空的本質如何?高維空間是否存在?時光能夠倒流嗎?這些宇宙的終極秘密都能夠破解,只要你能突破普朗克尺度。早在100多年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就發現,空間和時間都有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 宇宙中的四大謎團,每破解一個,都可以讓人類實現巨大的飛躍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原來地球之外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而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渺小得連塵埃也算不睛。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對浩瀚宇宙的初步探索,而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不僅沒有讓我們對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反而是有更多的謎團不斷出現,宇宙真是太神秘了。
  • 科學界有五大終極謎團,破解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帶給人類質的飛躍
    自從人類數百萬年前誕生之後,對於這個世界萬物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由於古人缺乏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對於這個世界,世界萬物的探索進步非常緩慢,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才算是真正迎來了科學的快速發展階段。科學力量的強大是不用懷疑的,人類依靠科技的力量已經揭開了這個世界神秘面紗的冰山一角,即使只是冰山一角,仍然給整個人類文明帶來了質的飛躍,不僅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也讓人類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為什麼人類無法造出一粒米?原來它可能蘊含著宇宙的終極奧秘
    最近和一些愛好探索世界奧秘的的朋友聊天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趣且深奧的科學話題又成為了討論的熱點,這個話題就是,人類可以製造氫彈,可以製造火箭飛出地球,可為什麼無法製造出一粒米?可能有人說,我們現在吃的米不是製造出來的,其實這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現在吃的米是通過種子種植出來的,即使有一些人造米也是在原有米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科學家的觀點有可能顛覆人類的認知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並很快成為一顆生命星球,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開始了對這個世界,對這個宇宙的不斷探索之路。人類自從形成之文明之後,一直都在探索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只不過真正的飛躍式探索還是從人類走進發展時代之後。人類誕生於這個世界的使命似乎就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奧秘而來。
  • 宇宙存在兩大謎團,科學家:隨便破解一個,人類便可進入二級文明
    樂於探索未知奧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發現的未知越來越多,雖然一個又一個的謎團撲面而來,但是人類也並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相反,這些謎團使得人類的好奇心更加高漲,所以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中,誕生了許多科學理論,這些科學理論解釋了這些未解之謎可能的原因。
  • 病毒入侵的過程,可能蘊含著宇宙的奧秘,背後的真相讓人類警惕
    每一個細胞就相當於一個微小的生命,它們維持著人類的生命,如果所有的細胞壽命走到了盡頭,那一個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科學家研究探索人類壽命奧秘的時候,發現了染色體末端的一個端粒,正是這個端粒在細胞每次更新的時候會不斷變短,導致細胞的活性不斷降低,當端粒完全消失的時候,人類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那麼除了端粒這個解釋之外,對於人類的生死是否還有其它的秘密呢?
  •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另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另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文/猿飛日月對於宇宙的認識,我們人類真的是捉襟見肘,有科學家曾說過,如果你想了解宇宙中的終極秘密,那麼只要你突破了普朗克尺度就行了,難道宇宙的終極秘密,這麼容易就能了解嗎?普朗克尺度又是什麼呢?
  • 科學界有五大終極科學難題,破解任何一個,都是人類文明質的升華
    當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探索生命的奧秘,探索宇宙的奧秘也成為了人類重要的探索課題。雖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現在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但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對這個宇宙的了解仍然只能算是皮毛。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未解奧秘有很多,其中科學界有五大終極科學難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只要破解任何一個,都是人類文明質的升華。那麼這五大終極科學難題是什麼呢?
  • 宇宙給人類留下三大終極難題,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看到的世界基本都局限於地球之內。可是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個無窮的寶藏,人類探索宇宙就像是一個遊戲,不斷闖關,解開一個個謎團,最後通關。而在闖關的過程中,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升級的過程。
  • 宇宙給人類留下三大終極難題,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看到的世界基本都局限於地球之內。可是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個無窮的寶藏,人類探索宇宙就像是一個遊戲,不斷闖關,解開一個個謎團,最後通關。而在闖關的過程中,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升級的過程。
  • 人類的生和死之間,可能蘊含著宇宙的奧秘,真實原因原來是病毒
    我們經常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的確,生命不管如何強大,如何高級,它永遠擺脫不了的一個基本法則就是生死。即使是人類這樣的智慧高級生命,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未來也必然要面臨死亡的命運。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決定人生死的秘密在哪裡,可是當我們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死的奧秘。
  • 人類的科技如此發達,為什麼無法製造出一個細胞?比想像的要複雜
    另外人類最快的超經計算機運算能力已經達到了每秒數千萬億次,這種運算能力完全是人類大腦無法相比的。在航天領域,人類的發展更是非常快,我們不僅實現走出了地球,而且還完成了載人登月,火星的探測以及其它行星的初步探索。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更是已經走出日球頂層,向著太陽系外飛去。看到這些,相信大家都會為人類感到自豪。
  • 科學至今無法解釋的4大謎團,人類何時才能解開?
    近百年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越來越專注,在探索過程中,就出現了大量的不可用傳統的理論概念來解答的謎團,其中甚至有些謎團至今還困擾著人類。科學家們表示,只要人類能夠解開其中一個,就可重塑人類的世界觀,人類文明或許可向前再進一步。
  • 宇宙無法解開的5大經典謎團,第4個謎團最讓人捉摸不透
    同樣的道理,人類之所以對宇宙產生恐懼感,是因為宇宙存在太多的沒有解開的謎團,這些謎團是好是壞,人類一點都不知道,儘管人類已經非常努力去探索宇宙奧秘了,但是由於宇宙存在太多謎團,人類至今還沒有完全解開宇宙真相,在宇宙眾多謎團中,有一些經常被人類提及的謎團,也是人類最渴望解開的謎團,下面就盤點宇宙中存在的至今沒有解開的五大經典謎團。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是如何探索這個終極奧秘的?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運行?為什麼自然法則產生了一個生命如此熱情的宇宙?
  • 人類的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事?科學家通過量子力學找到新的探索之路
    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領域的科學,而這個宏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微觀的粒子組成,只要破解了微觀世界的奧秘,也就破解了宇宙的奧秘。意識從宏觀的角度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可是在量子力學世界裡,就未必如此。科學家通過量子力學尋找到了探索人類死亡奧秘的新道路。
  • 宇宙中至今無法解開的5大經典謎團,第4個謎團最讓人捉摸不透
    同樣的道理,人類之所以對宇宙產生恐懼感,是因為宇宙存在太多的沒有解開的謎團,這些謎團是好是壞,人類一點都不知道,儘管人類已經非常努力去探索宇宙奧秘了,但是由於宇宙存在太多謎團,人類至今還沒有完全解開宇宙真相,在宇宙眾多謎團中,有一些經常被人類提及的謎團,也是人類最渴望解開的謎團,下面就盤點宇宙中存在的至今沒有解開的五大經典謎團。
  • 多種因素的限制,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這是為什麼?
    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渺小如塵埃,而我們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範圍已達930億光年,這個範圍有可能也只是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探索整個宇宙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還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對於人類來說,未來需要做的就是能夠走出太陽系,探索附近的星空。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夢想,有科學家認為,有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