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簡單介紹過CPU的極限散熱方式——液態氮散熱的原理和注意事項,這次來繼續聊一聊液態氮對顯卡的散熱是怎樣一回事。
液氮給顯卡散熱同CPU一樣,顯卡炮需要緊貼顯卡晶片,這就需要把顯卡原來的風冷散熱器拆下來。拆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碰傷周圍的電容和電阻,另外要注意保存螺絲,筆者所在的SpeedTime OC Team就曾經因為螺絲隨意放置極限超頻後無法將原裝風扇重新裝回顯卡上去。由於顯卡是側立在主板上,所以顯卡炮的設計和CPU炮略有不同,散熱的那一面也就是緊貼晶片的那一面在炮的側面,這樣顯卡炮才能和水平線垂直。而且由於主板顯卡插槽之間的空間往往並不寬裕,所以顯卡炮一般體積較小、較細,製作精良的顯卡炮看起來小巧精緻。
顯卡液氮散熱的步驟和CPU類似,也是往蒸發容器中倒入液氮,通過液氮的蒸發吸走熱量降低溫度。同樣,在蒸發器的材質上,銅的效果要好於鋁和鐵,不過如果為了防止散熱器過重導致顯卡傾斜,顯卡炮一般採用鋁製做。工藝上整塊製作效果更好,壁與底座焊接更加經濟。在扣具的設計上主要注意兩點:一個是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壓迫晶片,以免壓壞核心;另一個就是避免和顯卡上的其他部件發生衝突,不利於操作。而且不同顯卡的規格不一,顯卡炮的通用性相對較差,A卡和N卡很多型號更是不相兼容。所以如果你需要更換更高級別的顯卡超頻,那麼有可能顯卡炮也需要一起更換。
之前說過液氮散熱十分危險,除了液氮溫度低給使用者帶來危險之外,在顯卡散熱時,對硬體本身的威脅也更大。在那麼狹小的空間裡對這麼精密的晶片組進行這麼高難度的操作,相信不是件容易的事。據筆者參加比賽以及極限超頻的經驗來看,很多超頻玩家超壞顯卡的機率比主板或CPU要大得多。可見顯卡的極限散熱難度之高。在剛剛結束的上海Cebit展覽上,20名好手爭戰AMD超頻大賽決賽現場,便有好幾位超頻玩家使用了顯卡乾冰或液氮散熱。可是不幸的是,現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導致這幾位使用顯卡炮的玩家最終顯卡都出現了故障,無法繼續比賽。好在其中一位上海本地的知名玩家之前已經跑出過顯卡風冷散熱的3Dmark05成績,所以最後仍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而SpeedTime OC Team 的兩名成員Momobz和孟遙為了保險起見,都使用了原裝風冷散熱,穩中取勝,分別以3Dmark05成績的前2名斬獲冠亞軍,並在比賽現場創造了平AMD Super Pi 1M世界紀錄和打破AMD所有處理器主頻世界紀錄的好成績。關於這次比賽的詳細情況之後就會有相關報導。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現場超頻,玩家的運氣都會這麼差。在今年9月8日在北京E世界數碼廣場舉行的「SpeedTime玩家Party」上,Momobz使用華碩P5N32-E SLI和Geforce 8800GTS 320MB SLI雙顯卡,極限超頻運行3Dmark03測試,現場的條件也不太理想,觀眾圍觀者眾多,環境溫度和溼度都比較差,但是最終卻取得了70422的高分,打破了8800GTS顯卡的世界紀錄。
所以可見,使用液氮給顯卡超頻,比之CPU驚險程度更甚,但是精彩程度也更高。筆者作為主持人,在AMD超頻大賽上曾現場採訪了那位顯卡極限散熱失敗的上海玩家,他說了一句話,我想可以代表很多超頻玩家的心聲:這就是人生,這就是超頻。
http://cooler.zol.com.cn/69/691508.html cooler.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cooler.zol.com.cn/69/691508.html report 2626 上次簡單介紹過CPU的極限散熱方式——液態氮散熱的原理和注意事項,這次來繼續聊一聊液態氮對顯卡的散熱是怎樣一回事。 液氮給顯卡散熱同CPU一樣,顯卡炮需要緊貼顯卡晶片,這就需要把顯卡原來的風冷散熱器拆下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