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通信再獲新突破 相關公司望受關注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據媒體報導,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量子探測與波導器件實驗室教授張強、高工謝秀平、副研究員鄭名揚基於自主研發的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助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成功將相距50公裡光纖的兩個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並演示了經由22公裡外場光纖的雙節點糾纏。該成果將實用化的量子中繼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為構建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論文2月12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近日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子刊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並實驗演示了一種混合架構的可在室溫下運行的寬帶存儲量子網絡,並構建了兩個不同類型的量子存儲器作為網絡中的節點。據介紹,該項研究提供了量子信息處理領域的新途徑,其室溫工作條件和豐富的量子態操作能力對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等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量子通信在傳統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將融合和疊加更多的信息數據,藉由量子之間的相干性,整體的傳輸、分析速率有超倍的提升。

華創證券指出,隨著5G時代到來,移動網際網路流量預計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目前量子通信的發展勢態強勁,相關配套設施與應用場景不斷落地,增長空間廣闊。

相關標的:神州信息、凱樂科技、浙江東方、三力士、科華恆盛。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通信再獲重大突破 7隻概念股或受益
    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該成果標誌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範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並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準奠定了基礎。
  • 一財點睛|量子計算機獲突破 關注相關概念股
    據DeepTech深科技報導,49位量子計算機的模擬在近期將能夠得以實現。業內人士稱,這一研究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量子計算是一種新型的信息處理方式。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基於量子理論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裝置,其運算速度比傳統計算機快數十億倍。
  • 我國實現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通信應用再獲突破
    中國科技大學官方微博透露,近日,潘建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
  • 我國量子通信領域再獲突破概念股望爆發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1月04日訊  據新華社消息,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潘建偉、張強、陳騰雲與清華大學王向斌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單位合作,近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超過400公裡抵禦量子黑客攻擊的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
  • 財聞點金: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 相關應用場景廣泛
    點評:在量子科技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態作為信息載體來進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術,在原理上確保非授權方不能複製與竊取量子信道內傳遞的信息。招商證券餘俊認為,量子通信產業化加速,未來市場空間有望達到千億規模。從長期來看,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
  • 量子通信概念股一天漲148億!風口下這些公司否認涉及相關業務
    「目前量子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量子計算及通信在超導硬體、軟體算法等方面距離產業化還有很長時間,相關量子計算參與公司主要是各大國內外巨頭,例如 IBM、谷歌、微軟、亞馬遜、華為、阿里、騰訊、百度、本源量子等。」 「我國量子保密通信產業鏈包括基礎研究、設備研發、建設運維、安全應用四大環節。
  • A股將迎真正量子通信龍頭 多家上市公司潛伏已久
    2015年底,量子通信概念引爆A股市場,但略顯尷尬的是,真正的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並未上市。因此,科大國盾一舉一動都受到各方關注。經過一年多努力,公司終於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向A股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科大國盾發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身為創辦於2009年5月的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2015年9月完成整體改制。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多家A股公司已布局了量子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200秒就幹完了 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了200秒就幹完了。今天,中國科學家再度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對此,雪梨大學教授史蒂夫·弗拉米亞(Steve Flammia)說,儘管他懷疑光子量子計算能否在遠期和其他量子計算技術競爭,但潘建偉等的工作更有可能幫助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除了光量子計算機,在另外一條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學家也有了很好的成果。
  • 我國量子通信研究再獲突破進展,核心功能攻克,這些個股望...
    據央視網報導,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日前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為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據介紹,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中科大潘建偉研究團隊發展高穩定性多通道路徑幹涉技術,開創了多光子多維度相互作用的實驗先河,成功實現了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並嚴格證明了該過程的非經典性以及高維特性。
  • 我國量子計算技術獲重大突破 3龍頭股望最先受益
    這一成果可進一步應用於大尺度、高效率量子信息技術,在量子信息技術上提前布局的公司有望受益。機構建議關注凱樂科技、神州信息、蘇州科達。個股研報凱樂科技公司量子通信業務方面主要從事量子通信技術在數據鏈產品,及專網通信產品的產業化應用。
  • 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新突破,美國因此不能監視全球?
    若論我國引領全球的技術領域,量子通信當仁不讓,而其中的翹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曾在2018年的美國科學大會上,被授予年度克利夫蘭獎,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團隊。近日,該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做出重大突破!
  • 量子通信科研發展勢不可擋,關注產業加速器相關優質標的
    二、在未來20年裡,量子網際網路鏈路將利用網絡化量子設備實現經典技術無法實現的新功能,同時促進對量子糾纏作用的理解。 同時,2月12日,據新華社,中國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新論文介紹,他們成功在兩個由50公裡長光纖連接的量子存儲器間實現量子糾纏,為構建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
  • 美發明改變光子運動軌跡 量子計算機再獲突破(股)
    量子計算機(quantum computer)是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研究人員稱,在改變光子的運動規律之後,量子計算機的發明也許不再遙遠。  就我國量子計算機而言,相關研究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潘建偉團隊獲得新突破,我國初步完成構建量子通信網絡
    就在1月7日,中科大正式對外宣布稱,潘建偉教授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有了新突破,他們目前已成功實現距離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秘鑰分發,這標誌著我們已完成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
  • 新突破!我國量子通信就是這麼牛,從32cm突破到4600Km
    說到量子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什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等等一些方面都有量子技術的支撐,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述一下量子通信,以及我國是怎樣將量子通信從32cm突破到4600Km? 事實上,我國的量子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2016年我國更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伴隨著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訊線路的正式開通,我國也是成功在4600公裡的距離下完成了密鑰傳輸。 不僅如此,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更是運用在多個方面。
  • 量子通信再獲進展 實現量子糾纏長距離分發(附股)
    (原標題:量子通信研究再獲進展 實現量子糾纏長距離分發)
  • 量子通信現實應用再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等相關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6月15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 量子通信手機或將於年底民用 量子通信相關概念股迎機會
    【財華社訊】11月13日,據媒體報導,從中國電信和國盾量子處確認,雙方正在研發一個手機支持量子安全通話的項目,同時,從中國電信處獲悉,中國電信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面向民用市場推出帶有量子通話功能的國產手機。
  • 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2020年量子通信上市公司名單
    據天眼查顯示,11月6日,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權穿透圖顯示,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電信、國盾量子等合資成立,共有3位股東,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為該公司大股東  10月16日,習近平就曾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態作為信息載體來進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術,利用單個光量子不可分割和量子不可克隆原理的性質,在原理上確保非授權方不能複製與竊取量子信道內傳遞的信息,以此保證信息傳輸安全。
  • 中國量子技術再獲突破!國外高度關注,為何國內有人抹黑潘建偉?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6月15日,中國科學家潘建偉團隊在量子通訊技術研究上,再次獲得世界級突破,相關研究結果也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就。不過在國內,似乎關注的人並不太多,反而西方國家對這一突破 表現出了相當高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