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女生被撞身亡事件,這可能是最真實的
最近,大連理工大學女生被撞身亡事件,學校輕描淡寫的一紙通報讓網民產生了聯想,進而發出來連篇累牘的追問。尤其是「涉事司機為我校教師,事發當日為雨雪天氣,道路積雪結冰」這一句,有意隱瞞肇事司機的身份,有意掩蓋超速駕駛的真相,叫人懷疑校方「依法依規」處理的誠意;還有就是「學校對逝者父母及親屬表示深切慰問,願逝者安息」,一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一個優秀的學生轟然隕滅,親屬怎樣得以慰藉?逝者怎樣得以安息?
那麼。事件真相究竟是怎樣的?涉事雙方究竟是什麼身份?這可能是最真實的。
一、交通肇事情況
2020年12月30日14時左右,該校凌水主校區南門附近有朋路轉彎處,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學生身亡。事發當日為雨雪天氣,道路上的確積雪結冰,但這些只是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肇事者的超速駕駛。校門口限速不會超過20,但肇事車輛已經開上來路牙子,少說也有六七十邁。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肇事司機的真實身份
涉事司機為鄒某巖,是大連理工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鄒某巖早前曾任大連理工副校長,2010年下半年後,前往大連工業大學擔任校長。大連工業大學官網的「歷任校長」一欄顯示,鄒某巖在2010年8月~2015年10月,擔任該校校長。從大連工業大學校長任上退下後,鄒某巖又回到大連理工教書。
有些網友對強調肇事司機的身份很反感,覺得司機就是司機,不應區別身份。那不行,校長有校長的覺悟,教師有教師的覺悟,成都不一樣;再有,在處理上隱瞞校長身份,即使處理輕了,也能掩人耳目。
三、學生的真實情況
事故中不幸身亡的是一位女生,名叫王某霖,出生於1996年,身故時年僅24歲,是大連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名研二學生。2015年9月進入大連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就讀本科的,學的是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直到2019年7月本科畢業。本科時,王某霖在校學生會體育部擔任部長,是個陽光女孩,喜歡運動,喜歡籃球、喜歡看比賽,也喜歡體育部的氛圍。
2019年5月,王某霖通過全國統考,並以653.21分的綜合成績被大連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錄取。2020年12月25日,該校官網上出現一份《大連理工大學第一期「研究生黨員骨幹培養班」學員名單公示》,該《公示》顯示,材料學院碩士二年級學生王某霖入圍。
一顆明日之星就這樣隕滅了,怎不叫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