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軟體開發行業打拼很多年了,一些心得寫下來和西安軟體公司的同行們分享。
初入軟體開發行業作為程式設計師不太關注集體的力量,更多精力放在自己個人能力的提高上,經過近10年的努力個人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後,越來越覺得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能把更多的人管理好工作效率提高了,日常工作定位、分工合理才能幹大事。越來越覺得說服別人的能力實在太重要了,特別是軟體開發過程中,說服別人放棄他的思想,採用公司統一的方式方法又省時間又省力,同一個軟體模塊不用反覆開發多次可以集中公司的力量來完善某個公用部分,每個程式設計師都開發一次重複建設一次,實在是太浪費公司的資源了。
我在總結為什麼很多西安軟體公司總是生存艱難,一定程度上與軟體公司和老闆的定位業務能力很有關係,其次是軟體開發人員的原因也很多,我總結的經驗,主要是以軟體開發人員這方面為主。
1、軟體開發人員技術根基不牢, Bug滿篇飛
很多軟體公司尤其是中小型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寫的代碼大部分質量不過關,多是由沒多少經驗的剛參加工作的程式設計師寫,經驗豐富的大多都去看技術文章去了,然後也沒經過嚴格測試。沒完沒了的修改Bug.甚至有的根本不會去修改Bug。這就是埋下了禍根了,項目越大折騰得越厲害,到最後是惡性循環了。軟體產品的質量也沒保障客戶埋怨也多了,到處都是地雷,把客戶和軟體公司自身炸得頭髮散亂!
2、 軟體開發管理一盤散沙,技術很難沉澱
遇到過一個軟體公司開展了10來個軟體項目,5-6個項目經理,好幾套技術路線,每個項目各幹各的,每個項目有一套自己的開發框架,資料庫架構,設計思想,處理模式都不一樣,有java的,有.net的,有用sqlserver的,有用oracle的,有人新來的,有人辭職的,跳槽的,而且產品的定位方向都不一樣。軟體公司很難沉澱經驗,也可說成一盤散沙吧。
3、很多軟體公司沒有標準規範
以前我也不太重視規範、標準等,覺得天經地義會是這樣的。但人多了各種思想的人也多了,也不好用口頭來管理,也不可能一個個人去說服,所以規範、標準的訂立是相當的重要的,可以促進軟體公司的整體生產力。打個簡單的比方,光登陸程序20個項目裡做了20個樣子,那就是需要相應做測試、修改、完善的工作也是成幾何級數的增長。以前總覺得很好笑,一個印度人一直做登錄程序,在這個軟體公司,他的職責就是做登錄程序。不管是哪個項目他只做這部分就可以了。現在是能理解了,自己做軟體開發一個登錄程序也完善了3-4年,才真正的穩定下來了。每過一段時間都會發現以前寫的程序有各種Bug,然後進行修改完善。
4、有豐富軟體開發經驗的管理,新手程式設計師幹活在很多軟體公司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程式設計師往往是不怎麼幹活的,都是那些新手程式設計師幹活,當然因為經驗的問題活兒幹不好很正常。不知道別的軟體公司是啥個情況,有豐富軟體開發經驗的都去做管理?還是繼續做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