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機會,讓在外打工的毛曉明認識了曼陀羅。
當得知這種綻放漂亮白花的植物是種名貴藥材,能治許多疾病時,他立即決定帶回老家種植推廣,帶領弟弟一起脫貧致富……
沒曾想6年來,每當花兒綻開時,總是招來眾多的舉報電話,公安局也找上門,問他是否種有罌粟。
村民投訴鄰居種「罌粟」
今年11月25日,上饒市鉛山縣湖坊鎮橋北村一村民打來投訴電話,反映村裡有人種植罌粟,並已曬出50多公斤罌粟殼,正四處尋找銷路。
12月8日,記者再次接到該村一村民同樣的舉報電話。
9日下午,記者帶著疑惑來到上饒市鉛山縣湖坊鎮橋北村丁家洲小組進行採訪。
走進丁家洲村小組,一幅標有「湖坊鎮丁家洲庭院經濟示範村」的示意圖展現在記者眼前。上面詳細標有全村各戶主姓名、住房分布位置,按照示意圖指示,記者很快找到了村莊南側被投訴的毛曉明家。
聽到有腳步聲,從屋內走出一名年約25歲、體型瘦小的男子。得知記者來意,他笑了笑說:「這不是罌粟,是一種名叫『曼陀羅』的藥材。因為常被人誤解,近幾年,我和弟弟老被人舉報種罌粟。種了賣不出去,錢沒掙到卻惹了許多麻煩。」
帶回情花種子希望致富
「父親2001年患食道癌去世,母親2004年患肝腹水去世。父母治病花去家裡所有的積蓄,還留下四五萬元債務,直到去年8月才還清。」毛曉明告訴記者,自己從小體力單薄,幹不了體力活便選擇了外出打工,弟弟毛有明則留在家裡務農。
2002年10月,毛曉明在朋友家玩時,被院子裡的大片白色的喇叭狀花朵深深吸引了,朋友告訴他那是白花曼陀羅,電視劇《神鵰俠侶》中絕情谷裡的情花就是這種花。
當得知這是一種名貴藥材,能治許多疾病時,他立即在腦海中產生一個念想:假如能將此藥材帶回老家種植推廣,豈不是可以掙大錢、發大財。
當年年底,毛曉明從浙江返回上饒市鉛山縣老家過春節時,果真帶回幾顆曼陀羅的種子,與弟弟毛有明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了起來。
按照收購老闆的話,情花的果子、葉、花都能賣錢。於是從2003年的種一顆,一直到去年種了三畝左右,只是收購人的電話卻撥不通了。
「根本沒賣出去,拿到藥店,人家看了都不敢要,說這種藥物有毒,叫我不要隨便送人。去年種的100多公斤沒賣出去,腐爛了,只好當垃圾扔掉。」
每年開花都被當種「罌粟」遭舉報
每年曼陀羅開花的時候,毛有明的煩惱也就來了,「從2003年開始,每當曼陀羅開花時,就有村委會幹部和公安民警找上門,說是有人舉報我種罌粟。」
毛曉明告訴記者,雖然當初朋友告訴過他這叫曼陀羅,可當接到村民的舉報後他也蒙了。
2007年8月,曼陀羅花剛開,村支書便問他有沒有種罌粟?當時恰巧幾天前他曾拿著花朵去縣城一藥店聯繫銷路,藥店老闆告訴過他是種藥材,所以毛曉明底氣很足地回答不是罌粟。
2008年7月末,花還沒開,村支書又打電話傳他去村裡。問:「你到底種沒種罌粟?」這次是兄弟倆一起去的,兄弟倆拍著胸脯回答:「沒有」。
今年11月26日,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緝毒中隊和鄉派出所民警來了。民警告訴他們,這種藥物有毒,擔心村裡小孩摘了食用中毒,勸他們不要再種了。
「那你們今後還種嗎?」面對記者提問,毛有明回答說:「找到銷路就種,掙不到錢就不種了。」
「既然是名貴藥材就應該得到推廣。」毛曉明不甘心地說。
專家稱盲目種植藥材不宜提倡
江西農業大學的徐文副教授告訴記者,曼陀羅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狗核桃等,花朵碩大而美麗,為茄科直立木質草本植物。《本草綱目》記載,其葉、花、籽均可入藥,味辛性溫,藥性鎮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氣喘、面上生瘡、脫肛及風溼、跌打損傷,還可作麻藥。
「雖然曼陀羅是藥材,但村民盲目種植不值得提倡。種植這樣的藥材必須在專業指導,又有對口的銷路下進行。」徐教授還進一步指出,「從種植者屢遭舉報,我們看出了這些年來禁毒已經深入人心了」。
江西省人民醫院內科醫生告訴記者,曼陀羅確實可以作為藥材使用,但他同時提醒,曼陀羅作為一種劇毒植物,國家限制銷售,特需時要在專家的指導下用藥,不能自用曼陀羅治病,在我國北方出現過由於誤食曼陀羅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
12月12日,省農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村民的盲目種植很難轉化為經濟效益,而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毒,如人為種植或栽培,應在種植或栽培地設立警示標識,以避免群眾誤採誤食。
文/記者徐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