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後質量系統宗旨是保障四方所鉤緩事業部產品運用安全,提升運用品質。技術目標在於利用四方所鉤緩事業部裝車產品的車載數據、離線數據、售後維護的業務數據等動態數據,結合部件維護技術資料、標準化設備履歷數據、可靠性分析數據等靜態或分析結果數據,來開發一系列能夠滿足售後業務需求,提升售後數據再利用價值的實用功能模塊,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售後服務信息共享、整合優勢資源、實現人力物力資源合理調配的效果,而產品基礎結構就是基於售後運維服務設計的維修構型。
1. 產品維修構型的定義
產品的維修構型(S-BOM)是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載體和基礎,是以產品運行過程中維修行為出發點搭建的層級結構,層級中體現的是維修及運行監控對象。定義如下:維修構型是一張用於產品維護的結構化、層次化的,顯示產品的關鍵部件及可維修部件的位置信息等一系列相關信息的產品配置單。
關於定義中的幾個關鍵字的說明:
結構化:依照產品的組裝等物理結構展開。
層次化:按照每個產品的組成,有序、有條理的依次展開產品結構。
關鍵部件:按照一定原則確定的一系列與產品運行安全和維修關係重大的部件。
可維修部件:可進行維修的或日常維修時常用的零部件。
通過對產品維修構型的定義,可以看出,產品的維修構型其實就是基於售後服務的維修對象,從維修的角度,以維修的需求驅動創建的一種產品的結構方式,它與產品的設計構型和製造構型是不一樣的,因為它們是基於不同的業務需求而建的。
通過對四方所鉤緩事業部的產品維修構型梳理,可以發現:
(1)保證產品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控性是產品維修構型管理的目標和難點。
(2)產品的維修構型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管理的思想,關注於實現產品設計功能和物理特性能夠與產品的運行表現相一致。
(3)維修構型的收集與梳理,要用於保證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修性和安全性(RAMS)。
(4)維修構型的核心是變更控制、文檔管理和產品的全壽命周期管理。
(5)產品的維修構型管理需要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以及工具化的支持平臺來得以實現。
維修構型與設計構型和製造構型的關係:
設計構型也叫研發構型,即E-BOM,它是完整的產品設計數據,是基於產品實現的需求構建的結構方式,它包含了產品最小化的單元,如電線、螺絲等,對於售後業務來說,這些並不一定作為實際的維修對象,因此,對於產品維修構型中,可將這些最小化的單元對象剔除。
製造構型即M-BOM,它是滿足實際產品生產過程的產品結構方式,它除了定義產品的子部件,還定義了產品生產過程的半成品、中間件等,而這些也不會在售後業務中作為維修對象存在,因此在產品的維修構型中也應予以剔除。
因此產品維修構型不等同於設計BOM或者製造BOM。也將產品的維修構型定義為最小可維修單元的結構層級集合。
2. 產品維修構型的意義
一般來說,售後階段產品維護的主要問題如下:
(1)產品版本迭代,無標準參考。產品運行過程中通過故障修、技改,普查等對產品進行了無數次的版本迭代,但這些迭代無法形成結構化的數據記錄,對產品的全生命質量追溯缺乏可靠的數據依據。
(2)維修成本增加。無法跟蹤構成產品關鍵部件的實際使用履歷,造成過度的維修,增加維修成本,檢修範圍按照產品整個打包,缺乏單件控制。
(3)數據統計困難。對產品的RAMS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完全靠人工手動來做,統計數據不全面,還可能出現人為的數據計算錯誤。
因此,本文認為搭建完善的產品維修構型具有必要性:使實行標準化維修操作成為可能,通過維修對象的固化,實現維修故障字典的固化;支持售後服務從精度、細度上提升,實現高效維修,最大限度實現產品的設計性能;實現產品和關鍵部件產品的全壽命管理;有效累計維修經驗,實現結構化維修對象的維修經驗有效積累;標準化、結構化的數據,使得各維度的統計分析成為可能,有助於管理的持續改進。為實現RAMS管理提供數據支持;產品及部件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產品安全性和競爭力的提升成為可能。
基於以上構型管理的業務狀態梳理比對,可以清晰地發現構型管理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3. 產品維修構型的搭建
搭建原則:由於維修構型使用的主體是售後人員,因此,在現實作業中,維修工作是怎麼進行的,構型就應該怎麼建,搭建維修構型是基於原始設計資料,但是維修構型的層級與設計構型的層級又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除了要考慮產品的物理層級管理,還要更多地考慮產品與子部件間的安裝關係。
構型元素:從維修角度來說,需要確定在構型中出現的組成構型的基本元素,這些可能是構成產品的關鍵部件或者零件,作為未來使用構型進行維修業務的對象,即定義的最小可維護單元。構型元素,需考慮幾個原則:①是否屬於對產品安全極其重要的部件?②是否對其RAMS特性需要跟蹤?③是否屬於要進行維修的部件?④是否屬於周轉件?⑤是否在意其維護成本?⑥是否要積累相關部件信息?⑦是否是客戶要求監控的部件?⑧是否是政府法規規定要監控的部件?⑨是否是在質保範圍內的部件?
當以上問題中的某一個答案是肯定時,可以從設計BOM中將其選出定位為維修構型的元素,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所選元素清單過於龐大,這個確定過程也是一個基於實踐和自身產品管控精度要求不斷調整和改進的過程。
搭建維修構型可以大致分為3個步驟:
(1)收集維修構型的基礎資料。常規來講,在篩選、明確構型元素時,必須要有數據來源,基於此數據來源進行構型單元篩選。對於四方所鉤緩事業部而言,擁有完整的產品的設計BOM作為維修構型搭建基礎,同時結合累計的維修經驗和管理要求剔除不必要的構型元素。
(2)確定維修構型元素及其結構類型。在確定了維修構型元素後,還需要明確每個元素在產品中的存在形態,是作為功能位置還是物料的形式體現。功能位置:功能位置定義了產品的位置結構,相對固定,定義位置是用於定義位置上的允裝規則,即具體在每個功能位置上可以安裝什麼物料。在物料層級,每個物料都可以建立一本履歷,用於記錄每個物料的基本數據、裝配歷史等生命周期過程數據。
(3)確定構型層級。構型層級即從位置、功能等角度,組合已確定的構型元素,搭建一個結構化、層次化的構型模型,以滿足維修的不同需求。在完成構型單元的篩選後,從維修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構型層級的搭建,頂層構型定義為產品。
在構型層級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要確定各構型元素在構型中的位置和實際物理位置的關係。對於構成產品的關鍵部件或者零部件存在多個時,需要根據實際業務情況區分多數量的相同件存在形式是打包成一個大部件進行構型,還是單個部件形式通過位置定義區分來進行構型搭建。
4. 售後質量系統中對構型管理的落地
售後質量系統是為四方所鉤緩事業部售後服務人員搭建的一套面向售後服務業務的管理系統,它定位於產品質量管理的輔助模塊,旨在通過售後服務數據管控反饋產品質量溯源,從而實現產品的質量提升。
其中構型管理作為單獨的模塊,主要實現產品維修構型管理的功能,它主要包括位置管理、物料管理和產品構型3個子功能模塊:
(1)位置管理:定義產品構型中的通用位置,位置名稱作為唯一標識,可復用在不同的產品構型中。對位置的統一管理是基於構型標準化管理的需求,實現產品構型的統一化,標準化。
(2)物料管理:與四方所得的物料主數據管理系統(MDM)集成物料相關數據,實現物料名稱、物料編號等基礎信息的統一管理,同時定義物料的管理細度(序列號管理、批次號管理或者無屬性管理)是否為關鍵件等物料屬性信息,物料管理是產品維修構型創建的基礎。
(3)產品構型:創建產品的維修構型,通過對產品功能位置的層級結構搭建,完成產品維修構型的創建,同時在每個位置上定義物料或者物料組(物料組需定義允裝規則),產品構型通過版本控制,實現產品的升版過程。基於產品的保密性原則,對不同角色的售後人員設定查看、修改、刪除等權限的控制。
5.結語
基於四方所鉤緩事業部售後業務現狀及未來發展戰略的理解,對於業務部門來說對維修構型管理存在著迫切的需要,這同時也是四方所鉤緩事業部未來檢維修業務實現提升的關鍵與先決條件。
撰稿:趙 琦 劉振平 劉 高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轉自《中國高新科技》雜誌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