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槍領域,沙漠之鷹是一款非常特殊的存在,各國軍方嫌它可控性太低,有些看不上,但民間槍迷卻痴迷於它的簡練外觀和強大威力,在電影中更是成為猛男必備武器,一槍一個敵人,將猛男們襯託地彪悍至極。
作為一款誕生於1979年的武器,沙漠之鷹已有40年歷史,也發展出了好幾代,這期間改變的不僅僅是槍械材質、槍機結構,它的彈藥其實也在不斷改良,出現了越來越多口徑,今天就來一一解讀。
.357 Magnum
.357馬格南彈原本是專屬於轉輪手槍的彈種,但美國馬格南研究中心的設計師不甘心啊,威力這麼強的子彈,為何只能局限在轉輪手槍領域?為何不能擴大市場?於是他們決定研發一款可以使用.357馬格南彈的自動手槍,這也就是沙漠之鷹的誕生背景。
作為第一代沙鷹的配套彈藥,.357馬格南彈的動能達到了800焦耳,不算太強,但也為後來的沙鷹立下了大威力的基礎。
.357/.44 Bain & Davis
馬格南研究中心擅長的是研發馬格南彈,但在手槍的設計上並不怎麼熟練,所以初代沙鷹並不算優秀。到了80年代,以色列IMI集團(創造了烏茲衝鋒槍、伽利爾步槍的那一家)接手了沙鷹的技術,並研發出了配套彈藥——.357/.44 BD彈。
圖中最右邊就是.357/.44 BD彈,彈頭為.357口徑,彈殼卻是.44口徑。這樣設計的好處在於既可以擁有.44馬格南彈的裝藥量,又能兼顧.357馬格南彈的初速,進一步提升殺傷力,然而問題也不少,比如對槍管清潔度的要求高,後期保養繁瑣等等,所以僅僅只是在試驗階段使用過,很快就被IMI放棄了。
.44 Magnum
.44馬格南彈應該算是沙鷹所有子彈中最有名的了,產量最高、價格合適,動能1500焦耳,再配上開花彈頭,對人體的殺傷力可想而知,一槍一個敵人絕非開玩笑。
.41 Magnum
或許是覺得.44馬格南彈的後坐力太大,並非所有人都能掌控得了,因此美國人又在後來推出了.41馬格南彈,稍微減少了一些裝藥量。
.41 Action Express
.41 AE彈是.41馬格南彈的改良版本,因為馬格南彈畢竟是為轉輪手槍設計的,它的底緣與自動手槍有些不配套,容易引發卡彈事故,所以又出現了專門為沙鷹配套研發的.41 AE彈。
.50 Action Express
.50 AE彈,即12.7毫米的大口徑彈藥,沙鷹彈藥史上的巔峰之作,動能2200焦耳。.44馬格南彈的後坐力就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不過人都是有作死天性的,於是美國人又搞出了後坐力更強的.50 AE彈,「手腕脫臼器」的稱號當仁不讓。
圖為.50 AE彈和.32彈的對比,立刻就顯得前者極為巨大。
因為.50 AE實在是太NB了,因此美國人又在它的基礎上繼續改良,比如去年馬格南研究中心剛剛推出的.429 DE彈,動能比之.50 AE彈又提高了45%,這回連AK-47等一眾步槍都要望而卻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馬格南研究中心或IMI推出的沙鷹彈種,比如9mm、.45 ACP等口徑,不說這些小口徑違背了沙鷹追求大威力的準則,小作坊的工藝也確實無法與大廠相比,所以沒能在市場上掀起什麼大波浪,人們最熟悉的還是.44 馬格南、.50 AE等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