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赤壁賦》中這樣寫道:「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天地自然之間,人類是萬物之靈,但是,在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中,地球尚不算最起眼的那一顆行星,而人類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舉杯暢飲之餘,蘇軾同樣發出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慨……
我們不難發現,人類對於天空、對宇宙的探索從很早的時候便開始了,在明朝時期,一名名叫王古的煙火工人企圖將煙花綁在凳子上,藉助衝力升空,雖然他最終失敗了,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中國第一個火箭的製造者」冠以「王古」之名。
隨著科技的進步,千百年後的今天,人類終於如願以償,脫離了地球的束縛,漫遊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並登陸了許多地球的「鄰居」,如月球、火星等等。人類對外太空的嚮往與好奇,推動著世界航空事業的發展,而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眾所周知,想要在宇宙中將地球與其他星球建立聯繫,這離不開太空人的付出。在航天技術尚未如當今般成熟的時候,太空人的工作是十分危險的,可以說,每位太空人是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這才換來了寶貴的信息資料,揭開了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太空人大多是男性,我們知道,太空人在乘坐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前,要經過苛刻的選拔與嚴格的訓練,對於一名男性來說,這些訓練可謂是苦不堪言。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身體素質、身體構造、心理承受能力等諸多方面,男性在太空人這一職位上具備更大的優勢,但這並不代表女性就註定無法成為一名太空人——劉洋便是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在完成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後,劉洋就再也沒有過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她後來怎麼樣了呢?
劉洋自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機械工業氛圍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從事於機械行業,這使得劉洋從小便對機械工業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
和其他安靜的女生不同,劉洋喜歡鼓搗機械,她在學習上十分認真,追求進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劉洋對未知的宇宙產生了好奇,嚮往新鮮事物的她,在中學畢業之後選擇了參軍,她想成為一名飛行員。
對此,劉洋的父母都認為女生在部隊太吃苦了,曾多次建議她去從事教師、公務員等相對輕鬆的職業,但是,劉洋卻不為所動,毅然走上了一條飛行員之路。
1939年,劉洋順利入伍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為劉洋和其他學員提供了遼闊的飛行區域,供他們體驗和學習駕駛飛機。
在部隊裡,劉洋雖然是女兵,但她卻並沒有因此懈怠落後,相反地,她以優異的成績,於2010年取得了太空人的報名資格。
巧合的是,當時面試劉洋的,正是熟為人知的太空人楊利偉!此後,劉洋面試順利通過,她被列入了太空人的培養之列,等待她的是和其他男太空人一樣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
一般來說,男性在體力與耐力方面都比女性更具優勢,但這一點並不會給劉洋減輕壓力,相反,為了適應太空人在太空環境中工作,劉洋需要付出比別的太空人更多的努力。在漫長而艱苦的訓練之後,劉洋最終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女太空人,這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
2012年6月,劉洋圓滿完成了長達13天的太空一號對接任務,結果當然不負眾望,平安歸來的她得到了許多的讚美與關注,中國人民為之歡呼,國家也以此為榮!
但是,在此次任務之後,劉洋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正式出現在媒體的鏡頭前,這使許多人感到奇怪,也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擔心,與此同時,各種謠傳也是接踵而來。
然而,2015年,劉洋出席了一次活動,也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所有的議論都不攻自破,據劉洋透露,早在2014年,她就已經組建了家庭,劉洋是一名太空人,也是一名妻子,在有了孩子之後,她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劉洋不僅要為中國航天事業付出,也需要為自己的家庭考慮,因此,回歸家庭就是最好的選擇。
毋庸置疑,宇宙中還有著許多奧秘等著人類去探索、去發現,我們也相信,會有許多如劉洋一樣優秀的太空人,為了中國航天事業前赴後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