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2020」,是我們的第一個系列訪談。被訪談的7個人都在2020年遇到了一些拐點,疫情、小鎮做題家的身份、網紅標籤、尋子結束……當他們翻越過這一年的溝壑與褶皺後,回望的視線,或許能與你的眼神交匯,觸及到你的內心。
「低起點高成就」的爆款故事
一開始,孫玲這個名字似乎被牢牢嵌進了一個故事裡——《出身湖南山村,我用10年,從深圳流水線走到紐約谷歌辦公室》。
在網絡世界裡,故事的題目花樣百出:《一個深圳流水線女工的10年:工資翻了40倍,我還不認命!》,從月薪2300女工到年薪70萬谷歌程式設計師:人生,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
一時間,她成了一個標準的成功學樣本。
獲得關注,她是開心的。但她討厭網絡的渲染。
在她的認知裡,在農村,一個能吃飽穿暖的家庭算不上無法度日。能自食其力算不上起點低。
靠著「不想那麼無聊」的想法,她一直在尋求改變,從種地、理髮、流水線上測試電池正負極到當上程式設計師,她都是在謀生。她認為谷歌的外包程式設計師也是一顆小螺絲釘,沒有達到高成就。
疫情之下,中美奔波的難和
失去父親的痛
當人們漸漸把目光從她身上移開後,新冠疫情襲來了。
她在2020年的經歷成了第二篇爆款故事:《從女工逆襲到谷歌程式設計師,現在卻失業,面臨艱難選擇》,《高中畢業的婁底女孩孫玲,從流水線女工到年薪80萬,現狀讓人嘆息》……
中國發生疫情時,她從美國回家過了個短暫的春節。返美不久後,父親病危,她又向公司請假回國。
她在公眾號寫道「美國疫情大爆發之前,我趕回了國,我是不是很幸運?如果可以,我願意安安靜靜地待在紐約,在家工作,網上買食物,一個人吃飯工作健身不出門,我願意家裡人都相安無事健康平安。但生活有時候不會按你想要的方式進行,但是我仍然還是可以選擇怎樣生活。」
美國疫情爆發初期,許多人在她的公眾號留下關心的評論。她在一條視頻中提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回美國(工作),但一定要吃好」後,許多人懟她「滾回去」。
因為無法返回美國工作,她失業了。
對生活說「謝謝」
和微信好友視頻聊天、在農村老家過田園生活、去朋友家蹭吃蹭住和旅行……在失去父親和工作的日子裡,孫玲慢慢消解自己的悲痛。
為了能回到美國工作,她輾轉了幾個國家,不停地準備面試。
2020年11月,夏令時切換到冬令時,她正式入職高盛,又變成了一個新人。
對著鏡頭,她坦言現階段的自己在家工作的狀態不佳,自嘲像個「老油條」。未來,她會在鹽湖城靜靜地工作?還是會換個另外的狀態?她的故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