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有心人利用的「感冒藥」,為何能製作「冰毒」?
來源:藥智網|曾姣姣
可還記得,2019年火遍網絡的電視劇《破冰行動》,「冰」這裡指的是冰毒。
《破冰行動》的故事原型就是2013年廣東「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而劇中的塔寨村原型就是廣東的「陸豐市博社村」,這裡整個村子都在製毒,靠販毒為生。
「冰毒」,新型毒品的一種,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黃鹼,是一種無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結晶體,純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稱冰毒。「冰毒」最大的特點是第一次使用便會上癮,毫無辦法解脫,因此,它被稱為「毒品之王」。它能大量耗盡人的體力和免疫功能,長期服用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心臟、腎和肝,嚴重者甚至死亡。
在這部劇中,大家是否有留意到,整個村子老老小小在拆感冒藥作為原材料的畫面,在現實掃毒中是真實存在的。
而近段時間,感冒藥製毒再引關注,網傳「三人妄圖用感冒藥製作冰毒,全部落網」
為什麼感冒藥可以被非法用於製作冰毒呢?來看看兩者的相似處。
很多感冒藥中含有麻黃鹼成分,麻黃鹼為擬腎上腺素藥。能興奮交感神經,藥效較腎上腺素持久;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有顯著的中樞興奮作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習慣性支氣管哮喘和預防哮喘發作,緩解感冒症狀。
在監管不嚴的情況下,被不法分子大量收購,並通過不可描述的手段製作「冰毒」來獲取暴利。事實上,早在2012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管理有關事宜》
將單位劑量麻黃鹼類藥物含量大於30mg(不含30mg)的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列入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處方藥管理;
藥品零售企業銷售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應當查驗購買者的身份證,並對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予以登記。除處方藥按處方劑量銷售外,一次銷售不得超過2個最小包裝;
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生產企業應當切實加強銷售管理,嚴格管控產品銷售渠道,確保所生產的藥品在藥用渠道流通;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本通知要求,嚴格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的監督檢查,發現市場銷售出現異常的,要及時提醒,堅決糾正。
毒品很遠,遠到我們在看電視劇時覺得不可思議;毒品很近,近到我們身邊常用的感冒藥被非法用於製作毒品。含麻黃鹼複方製劑的非法流失影響社會安定,危害公眾身體健康,但因其既是藥品又是製毒原料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滿足醫療使用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進一步遏制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的非法流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遠離毒品拒絕毒品呢?
1.不要進入治安複雜的場所;
2.有警覺戒備意識,對誘惑提高警惕,採取堅決拒絕的態度,不輕信謊言;
3.不要濫用藥品(鎮咳藥、興奮藥、鎮靜藥等)。
4.一旦遇到無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設法尋找正確的途徑解決,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棄,更不能借毒解愁。
參考文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修訂轉為處方藥管理的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說明書[J].中國藥房,2013,24(02):148.劉桂紅,烏英珍.禁毒工作中對含有麻黃鹼成分易製毒藥品的監管[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03):64-66.邵秋蓮.含麻黃鹼複方製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藥業,2013,22(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