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20-03-11 10:37:48
X1檔像X10檔那樣並聯一個電容進行補償來做更高的帶寬到底行不行?
上期舉例,在R1=200Ω,R2=1MΩ,C2=100pf時
根據公式R1*C=R2*C2
計算的C=500nF
這樣並聯一個500nF電容可以做更高的帶寬嗎?
這個答案自然是不能的,不然廠家也不會那麼傻,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能做更高帶寬的話為什麼不呢?
那麼技術上為什麼不可行呢?
思考了下,這個問題肯定出在這個500nF電容上面,想想這個電容容值這麼大,500nF,而後級的電容才100pf左右,這是差了5000倍啊,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頭重腳輕的,直覺都覺得有問題。
當然,分析問題總不能靠直覺吧。
要把帶寬做高,自然是這個補償等效電路模型在高頻的情況下也能有效。於是想到了電容高頻特性,高頻模型如下:
這個想必大家應該都見過,實際電容器會存在ESR(R1),由於介質都不是絕對絕緣的,因此會有電阻R2,還有寄生電感,或者是電容的引線電感L1。
頻率-阻抗特性如下:
上圖是某100nF貼片陶瓷電容的特性,「V」字底部對應為諧振頻率,諧振頻率大概是20Mhz左右。
根據諧振公式
同種類型,同種封裝500nF貼片陶瓷電容寄生電感應該跟100nF差不多,因此推算500nF對應諧振頻率大概是8.9Mhz。
這個諧振頻率8.9Mhz意義著什麼呢?
信號頻率為8.9Mhz時,這個電容等效為一個純電阻;信號小於8.9Mhz時,電容主要呈容性,而在信號大於8.9Mhz時,這個電容主要呈感性。
那麼問題到現在應該清楚了,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去補償,在高頻階段,電容都主要呈電感性了,那個電容補償的電路模型都不對了,還咋補償啊。
看X10檔為什麼可以,X10檔對應的那個電容為20pF,按照上述方式推算諧振頻率為1.4Ghz,而示波器帶寬到200-300Mhz,在這個頻率,電容主要還是容性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