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消失的頂級獵食者,第三咬合力勝過霸王龍,是最強悍的生物

2021-01-13 小易看自然

阿根廷巨鷹 體重可達70公斤,翼展最大可達7米,足有一架現代「塞斯納」152輕型飛機那麼大。新的模型顯示,600萬年前,它們在阿根廷上空滑翔而並非拍著兩個巨翅飛行。是典型的肉食鳥類,如此龐大的身軀可謂也是頂級獵食者

恐頜豬 恐頜豬體型稍大於巨豬和完齒豬, 又名恐豬,是巨豬科家族中身材極其巨大的一類。恐頜豬是史上最大的巨豬偶蹄科動物 ,它長著巨大的獠牙和頜骨,屬雜食性物種,體型頗似犀牛,性情兇殘,也是屬於頂級獵食者

巨齒鯊 巨齒鯊也許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之一,最大咬合力推測為20噸,其口腔撕咬力量超過了霸王龍,可以很輕鬆咬碎鯨魚的肋骨。 ,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霸王龍 霸王龍可謂是恐龍時代的頂級獵食者,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相關焦點

  • 它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咬合力超過霸王龍,卻因為孩子而滅絕
    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生態環境之中,都有著不同的「頂級掠食者」,比方說在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是霸王龍,而在霸王龍消失後,地球上可以和它媲美,甚至能力比它還要強悍的,就是巨齒鯊了,巨齒鯊也被古生物學家認為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不過,它們卻從300萬年前開始,走上了滅絕之路
  • 作為頂級獵食者的它,還有天敵嗎?
    作為頂級獵食者它真的沒有天敵嗎?大白鯊在眾多鯊魚種類中是十分兇猛的一種,而且它也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它們以尖銳的牙齒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要比牙齒的話,恐怕大白鯊和下面這種鯊魚比起來就遜色許多,它就是遠古巨獸巨齒鯊。
  • 地球上史前十大最強悍的動物,光看照片就嚇哭!
    生活在八十七十三萬年前,長度可達十米左右,食物以大型的恐龍為主,他的牙齒的咬合力已經遠遠的超過霸王龍!鄧氏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噸,被視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同時也是寒武紀到泥盆紀時期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魚類
  • 食物鏈頂層的5大頂級食肉動物
    5.科莫多恐龍  你一定覺得我畫出一個框架,然後把科莫多恐龍硬生生擠入這個框架裡,那麼,先來看看科莫多恐龍是否夠資格稱為頂級獵食者,當然第二個致命的動物是河馬,河馬也會殺人,但是河馬殺了人之後並不吃掉,所以河馬也不算是頂級獵食者。最致命的真正頂級獵食者是尼羅河鱷魚,每年尼羅河鱷魚會攻擊數百人類和數以百萬計的羚羊、斑馬、魚、角馬等,它們把受害者拖入翻騰的河流中,狂甩一氣,把受害者甩暈之後,就開始大口朵頤了。尼羅河鱷魚的咬合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
  • 體長30米 以鯨魚為食 遠古史前巨獸 巨齒鯊 滅絕之謎!
    巨齒鯊應該每個人都聽過,它是一個遠古動物,聽它的名字就知道這種動物並不是什麼善類,巨齒鯊是肉食性魚類裡最兇猛的一種,儘管它已經滅絕了,可在它生存的時代,它基本就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巨齒鯊一般捕捉鯨魚為食!其他魚類根本不夠他填飽肚子!
  • 方舟:海洋裡的兩大獵食者碰面,鄧氏魚大戰巨齒鯊,誰勝誰負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是方舟生存進化這款遊戲的生物對戰,海洋裡的兩大獵食者碰面,鄧氏魚大戰巨齒鯊,誰勝誰負?鄧氏魚vs巨齒鯊鄧氏魚別名恐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的生物,平均身長6米,是當時海洋裡面的頂級掠食者。
  • 關於霸王龍的十個真相:有羽毛、溫柔但不長壽
    奇趣生物   □朱紹傑  2015年12月16日至2016年2月14日,全球首個「無骨、無化石」、全部採用增強現實技術展示的「超感官霸王龍巡展」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現場通過全方位的圖示展覽,揭示了史上最有名的肉食性恐龍——霸王龍的真實面目。  以前盛傳霸王龍是「糟糕和無情的家長」,這次便得以澄清:雖然霸王龍是兇猛強悍的頂級獵食者,但它們絕對會極力保護後代,霸王龍媽媽更會溫柔地孵蛋。霸王龍還會守護巢穴,它們絕不會丟下小霸王龍不顧而去。霸王龍也並非人見人怕的「獨行俠」。在不少化石發掘地點(如蒙古和北美),都能發現不同年紀的霸王龍化石被掩埋在一起。
  • 霸王龍是食腐動物,還是「獵食殺手」為什麼會有生物學家意見不合
    正當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對霸王龍失去信心,認為它或許真是以腐肉為生,而將心目中恐龍霸主的寶座讓給「嬌小玲瓏」卻兇猛無比的恐爪龍時,2011年1月《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刊登了關於霸王龍的最新研究,再一次吊足了古生物學家和恐龍愛好者的胃口。據這項研究說,霸王龍的本來面目仍然是獵食動物。
  • 獅子和老虎作為頂級獵食者,誰能捕獵它們?它們的屍體到哪裡去了
    獅子和老虎這兩種種猛獸都屬於最頂級的獵食者,各自處於所在地區的食物鏈頂端。但是在自然界中,獅子和老虎因為生存的地區有所不同,獅子分布在非洲草原地區,而老虎分布在森林地區。所以獅子和老虎必須要分開進行說明。
  • 它是恐龍中的「活坦克」,霸王龍遇到它基本秒慫,可惜已經滅絕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侏羅紀世紀》等影視作品,裡面講述了各種各樣的恐龍,其中有威猛無比的霸王龍,還有一些靈活的迅猛龍等等。看著這些活躍在熒幕上的巨型生物,我們難免會感嘆,幸好我們活在沒有恐龍的時代,否則的話,我們很可能會被它們吃掉。
  • 數個可怕的遠古生物!你了解過嗎?
    毫無疑問野豬鱷如果生活在現在社會,必將是堪比獅虎的陸地頂級強者。1億年前的生物長得大部分比較兇殘和巨大,為了爭奪領地和食物。讓它們都具備了強大的攻擊性,像野豬鱷幸好沒有出現在現代,不然除了空中的動物外陸地上的動物都會被威脅。
  • 地球上的十大「史前巨獸」,霸王龍僅排第五,第一名讓人不寒而慄
    在1萬年前的地球,恐怖鳥無疑是恐龍的接班人,成為地面上最可怕的掠食動物。它們雖然不會在飛行過程中獵食,卻會在陸地上捕獵,而且時常以幼小的霸王龍或恐龍世界中其他物種為食。上龍在正式命名前被稱為「妖怪」,在大約2億—1.45億年前的侏羅紀,它們是海洋中的高級掠食者。
  • 科普:遠古南美洲鱷魚咬合力勝過霸王龍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3月11日電(記者劉隆)巴西科學家研究了一種南美洲遠古鱷魚的化石後發現,這種已經滅絕的巨型掠食動物咬合力驚人,超過了著名的兇惡恐龍——霸王龍。    這種鱷魚名叫普魯斯鱷,生活在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是地球上曾經生存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
  • 誰是地球史上咬合力最強者——鄧氏魚VS巨齒鯊。
    根據這些指數,人們可以對已發現的動物進行排名,因為人類總是崇拜最強者,所以排名第一的最受人關注。在咬合力這項指標中,有兩種古生物被稱為「咬合力之王」。一種是最強的硬骨魚類——鄧氏魚(Dunkleosteus),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5噸,是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同時也是寒武紀到泥盆紀時期之間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魚類,其主要獵物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是當時的頂級掠食動物,鄧氏魚的外貌,給人以異常兇猛的感覺。
  • 堪稱史前海洋最精彩的決戰,巨齒鯊和滄龍,誰更厲害一點?
    說起鯊魚,很多人都想到那鋒利的牙齒和它們的速度,因為這點,人們在海裡遊泳的時候,最害怕遇到它們,但其實現代的鯊魚種類,已經不像遠古時期的鯊魚那麼厲害了,根據資料顯示:最大的鯊魚是鯨鯊,其體長可達20米,但這種是以浮遊生物為食的,而最大的食肉鯊魚,不過才6.5米長,重3.2噸。
  • 5種已滅絕的古老物種,第3種被譽為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巨齒鯊,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巨型鯊魚,它們被為是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其最大咬合力推測為20噸,被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駭鳥,一類大型的肉食性的鳥類,生活在5700萬-150萬年間新生代的南美洲,當時駭鳥是一非常普遍的獵食者,滅絕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氣候變化、生活環境改變了,駭鳥未能及時適應。
  • 迄今陸地生物第一!霸王龍咬合力最高達12萬牛頓
    霸王龍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相當於一幢四層樓高的房子。是史上最龐大的陸地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這種兇猛的肉食性恐龍有著標誌性的長牙和強大的下顎,咬合力最高可達12萬牛頓,有史以來居陸地生物第一。
  • 重達20噸的史前巨犀VS霸王龍,會輕鬆獲勝嗎?
    一隻成年雄性的準格爾巨犀,肩高可達5米,體長超過了8米,體重最重可以達到20噸,可以說,無論在體型還是體重方面,準格爾巨犀基本沒有對手,就算是曾經的地球霸主——體型龐大的恐龍也鮮有能比巨犀還要強悍的。霸王龍是恐龍中的霸主級肉食動物,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遠古生物之一。一隻成年的霸王龍雖然在體長上超過了遠古巨犀,但是體重和身高仍然甘拜下風。
  • 咬合力超過霸王龍,最早稱霸地球的「百獸之王」,卻經常消化不良
    沒有任何海洋的生物可以戰勝它們,但凡是見到它們的魚類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否則就喝不到明天的海水了。到底是什麼動物讓當時的海洋動物見到則色變呢?可能你們已經猜到,就是泥盆紀最大的魚類,同時是當時最為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鄧氏魚。雖然鄧氏魚在泥盆紀後期的地球動物大滅絕事件當中消失了,但它們當時稱霸海洋的能力可以說至今「無魚能敵」。到底鄧氏魚擁有哪些「聞風喪膽」的能力呢?
  • 1.8億元恐龍化石,是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而買家用途未知
    在大自然中,每一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而對於古生物,可以通過化石的研究,還原地質年代的物種特徵,進而研究當時的環境等等,所以化石很有研究意義。300塊骨頭,而「斯坦」的骨架包含188塊已發現的骨頭,「斯坦」霸王龍化石高4米,長約13米,頭骨和脖子上有刺穿的痕跡,可能是打架爭鬥留下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