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普朗克提出「量子論」之後,量子學已經發展了近一百年了,經過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量子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了出來,這將給傳感與計量、通訊、醫療和量子計算等領域帶來全所未有的突破。目前尚存一些理論概念還未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但是近些年來量子技術在通訊領域可謂是蓬勃發展,現在已經開始商業化了。
量子通訊
據科技日報相關報導,近日中國電信攜手高通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向我們展示了兩款新型的手機,分別是根據華為和中興來改造設計的,那麼這兩款手機與傳統智慧型手機不同的是,其配備了「量子密鑰」技術,通過提前將量子密鑰預注至安全SIM卡,用戶使用智慧型手機時,傳出的語音經過安全SIM卡數據加密,進而防止隱私信息被洩露。特別注意的是,該量子加密技術的運用並不需要重新專門設計一款量子手機,普通手機只要插入了已經提前被量子加密的SIM卡就可以使用,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在未來的普及率會很高。
量子加密手機
目前國內外可製作量子加密技術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QKD(量子密鑰分發技術),也就是兩個通信端之間進行密鑰的交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密鑰加密和解密信息,這就保證了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性,據有關消息稱,英國電信5G網絡將會使用QKD這一技術。另一種技術是QRNG(量子技術隨機發生器),就是使用量子原理製備隨機數,根據這一原理可以製作量子隨機數晶片。
其實量子加密手機在未來的普及,相信一些政府機關單位和企業高管會很願意使用這種手機,然而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又有多少的秘密值得加密呢?網際網路近些年來發展很快,信息洩露已經成為我們每人需要擔心的問題,但是誰又能保證信息是從外界洩露的呢?美國網民對於信息保護的法律意識很高,之前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被傳喚到法庭就用戶信息洩露一事做出解釋,其實是要說明普通人的信息安全問題可能並不是來自於黑客方面的攻擊,而是誰又能保證某些平臺不是「監守自盜」呢?
量子加密技術
量子通訊技術在中國趨於商業化值得我們慶祝,未來量子加密手機更會接近我們,或許能夠提高國人對於信息安全的重視,讓我們這個數據大國邁向數據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