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晚,浙江師範大學第三十五屆新生演講賽決賽在大學生活動中心二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正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之際,十位選手以「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為主題,通過演講抒情言志,堅守愛國初心、勇立時代潮頭。本次新生演講賽決賽分為備稿演講、即興演講和巔峰對決三個環節。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外語學院外文2003班學子盛軼斌憑藉出色的表現,以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績喜獲校二等獎。
首先進行的是備稿演講。在本環節中,選手們講述自己的故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感人,或理性。盛軼斌同學以《情傳中國音,志講中國事》為題展開演講,展現了自己從小對英語的熱愛,以及講好中國故事的擔當。九年擔任英語課代表的執著、高中時模擬聯合國的嘗試、大學時跨文化能力大賽的挑戰,深受外交人影響的盛軼斌,在成長路上將自己內心對CGTN記者鄒韻的崇拜外化為行動上的不斷前進。「九年來我其實並不只是傳承著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熱愛,更是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情懷,向世界展現一個平衡客觀的中國形象,這就是一個外交人的擔當。」他立志學好國際官方的語言,講述好獨一無二的中國故事,傳遞好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
盛軼斌同學在備稿環節的表現可圈可點。他憑藉真情誠摯又激昂大氣的演講風格,贏得了陣陣掌聲,最終以9.53的高分排名第二,進入了第二環節即興演講的比拼。
第二階段的即興演講環節,要求選手在十個視頻題中隨機抽取一題,並在十五分鐘內自選立意準備演講。這不僅是對選手演講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其在知識儲備、語言組織和臨場應變等方面的綜合挑戰。一上臺,盛軼斌同學沉穩冷靜,以「新時代的偶像定義」為主題,講述疫情期間中國人民的偶像——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的奉獻故事以及人們對於他們的崇拜,並與曾經大眾對於偶像的刻板定義形成對比。盛軼斌認為,新時代的偶像應是時代的追光者,能用行動感染周圍的人,並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也能將奉獻與擔當代代相傳。憑藉清晰的思路、嚴密的邏輯與豐富的例舉,盛軼斌再次獲得了9.51的高分,並以兩輪綜合排名第二的優勢成功晉級最終的環節——巔峰對決。
巔峰對決,即總分排名前四的同學進行的一輪加賽。而其形式也頗具挑戰性:在現場隨機選定演講話題後,選手需立即開始演講,這無疑是對於選手綜合能力的更大考驗,同時也將充分展現選手的演講水平。賽後則以前兩輪分值各佔比30%,巔峰對決佔比40%的方式計算四名選手的最後總成績並進行排名,決出最後的冠軍。
第二個出場的盛軼斌抽取到的話題是「風物長宜放眼量」。面對這個話題,他巧妙地抓取「放眼量」這一關鍵詞,以「開闊眼界、丈量未來」為主題展開演講,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淋漓盡致、條理清晰地傳達。他指出,改革開放是人們「放眼量」的第一次嘗試,歷史也證明了其正確性;而今年進博會的開展則是改革開放新內涵的體現。開闊眼界、丈量未來,中國正在不斷走向世界的舞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盛軼斌呼籲大家不能僅僅盯著眼前的事物,更要將眼光放長遠,看向未來,才能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賦予更多的色彩。
四位風格各異的選手都十分順利地完成了巔峰對決,實力不俗。最終,盛軼斌同學獲得了總成績第三名的佳績。
對於這次取得的好成績,盛軼斌表示「知足且滿意,但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向外院演講隊裡一路為他無私指導的學長學姐以及暖心陪伴的夥伴表達了感謝,同時也感謝演講賽的經歷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演講賽只是一起點,但我不能停下思考,停下前進的腳步。希望自己可以繼續肆意生長,乘風破浪。」他如是說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不僅需要言語的傳遞,更需要青年人作出行動的表率。演講賽之於青年人,是演繹見聞,傳遞思考。而演講賽之於外語人,則是一種傳承。期待外院中文演講隊能更好地打磨沉澱,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突破。
【來源:浙師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