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昆汀的鐵粉來說,我認為《殺死比爾》三部曲的評分之所以很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將商業電影與藝術融合的極好。
從電影藝術的方面來說,昆汀達倫蒂諾從處女作《落水狗》開始就一直都在秉承著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暴力美學在昆汀的電影裡一直都是值得一提的地方,而《殺死比爾》三部曲,則將昆汀的風格體現到了極致。
無論是那一場在日本酒店Bride一個人將這個酒館中所有人都殺死的戲,還是與御蓮在雪地中的那一場戲,都是十分值得人欣賞的。並且不同於之前的電影基本都是在用現代武器進行決鬥,昆汀在這部電影中,為Bride選擇的武器卻是一把武士刀,並且在這部西方電影中,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出很多的東方色彩。
Bride的老師是中國的白眉大師,而她手中的武器則是用日本最傳統的武器,在這場戰爭中,Bride展現了她作為西方人的果斷,同時在她的身上,我們體會到了東方武術的兼容性,在藝術方面,《殺死比爾》無疑可是在影史上畫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藝術方面的成功自然不可能讓殺死比爾獲得如此之高的知名度以及成就,《殺死比爾》更為成功的地方在它的商業性。
首先從主題上來看,《殺死比爾》的主題便直接反映在了它的名字之中,對於Bride來說,殺死比爾便是她最大的目標,所以為了這個目標,Bride一直在這條路上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用自己殺死的那些人為自己鋪路。而這條路同時也是電影故事的助推器將電影慢慢地推上高潮。Bride的每一場決鬥,都會讓人感覺到熱血沸騰。觀眾在這部電影裡面體會到了久違的澎湃,那麼自然《殺死比爾》系列電影的評分就不會低。
其次在敘事方面,《殺死比爾》三部曲沒有採用正常的敘事,而是依舊遵循了昆汀的風格進行了一種小說式的章回體敘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昆汀的電影即便是知道他的整個故事,在觀影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這種感受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殺死比爾》在影迷的心中可以留下很深的影響,甚至於在很多的時候,影迷會願意在空閒的時候重溫這部電影。
總之,《殺死比爾》的成功,第一是因為《殺死比爾》的故事十分值得人進行觀賞,甚至於它的敘事結構十分值得人進行學習,如果說其他人熱衷於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那麼昆汀在做的就是讓自己的電影變成一部可視小說。第二《殺死比爾》在昆汀的電影中從暴力美學方面進行賞析,它同樣可以去成為一部教科書式的模板,單說Bride在酒館裡換衣服時那個一鏡到底的鏡頭,就足以讓許多人膜拜許久了。
最後再說一句,電影是多樣化的,它可以去包含很多人無法接受的元素,比如暴力色情,但是電影同樣也是具有藝術性的,暴力有時也可以成為一種另類的美,不要為了暴力而暴力,將暴力做成極致的美學,這就是《殺死比爾》可以評分如此之高且留名於電影史最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