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撥款800萬元抽檢6000篇博士論文引熱議
嚴查論文抄襲把好畢業出口關
● 所謂論文查重,是指查詢論文內容的重複率,目的在於應對學位論文學術不端和學術論文抄襲複製
● 部分學校的畢業論文「查重率」從原來的30%以內降低到20%,更嚴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還有學校增加了重審環節,即對已畢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質量跟蹤監控,一旦被查出高於查重率,將直接取消學位證書與畢業證書
● 目前,在遏制學術腐敗方面仍缺乏基礎建設,應不斷加強監督與監管,改良學術評價體系,確立良好的學術規範
畢業季來臨,與之相伴而來的論文查重也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今年嚴苛的論文查重率讓很多應屆畢業生「瑟瑟發抖」。據調查,部分學校的畢業論文「查重率」從原來的30%以內降低到20%,更嚴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此外,還有學校增加了重審環節,即對已畢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質量跟蹤監控,一旦被查出高於查重率,將直接取消學位證書與畢業證書。
今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將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
2月27日,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
4月2日,教育部在官網公布《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稱,2019年教育部擬抽檢博士學位論文約6000篇(不含軍隊系統),抽檢比例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學位數的10%左右。2019年學位論文抽檢預算為800萬元。
有評論稱,我國高等學校正在進入「嚴出」時代,那些能走進列印店的應屆畢業生都是這個畢業季的「人生贏家」,因為他們終於走到了畢業論文完成的最後一步。
論文查重日趨嚴格
注水寫作成為過去
第一遍寫完後,被指導老師要求儘量引用最近3年的文獻。於是,又在知網上重新查一遍,再進行修改。參考文獻的發表時間也很重要,最後要掰著手指算3年之前究竟是截至哪一年哪一天,生怕算錯了。現在,雖然再次將論文交給了指導老師,但晚上睡覺時都會夢見又有地方出了差錯。
已經找好工作的大四畢業生林海依舊很焦慮,原因便是論文查重。
初稿查一次,盲審查一次,學校代查一次,答辯再查一次。如今,「一篇論文查四次」被一些畢業生口口相傳。
目前,國內權威論文檢測機構主要有三家:Gocheck維普、知網CNKI、萬方。論文查重也被稱為論文檢測,主要是指查詢論文內容的重複率,目的在於應對學位論文學術不端和學術論文抄襲複製。論文檢測查重率,即論文查重字數佔總字數的百分比。
還有一部分已經畢業了的人,因為論文抽檢,被抽上要再次查重。
已經碩士畢業的劉山(化名),因為所在地方的教育廳抽查學位論文,學院抽到了他,「只能抽空填了各種表,委託學弟幫忙找導師籤字」。
抽檢論文源於2014年出臺的兩份文件。
2014年,國家出臺《關於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同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學位〔2014〕5號)。
根據相關規定,碩博士論文抽檢出問題後,論文作者、導師、研究生院都會面臨相應的處罰。論文作者會被撤銷學位,導師也會被停止招生。
去年9月,教育部下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強調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同年10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對形式、內容、難度進行嚴格監控,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加強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是狠抓本科教育教學的一項舉措。
而在今年畢業季,不少高校在「嚴出」上更加強了管理力度。
4月,清華大學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清華大學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其中有一個顯著變化,即對學術不端加大處罰力度,學位論文抄襲者可被開除學籍。而原來的處罰則是給予「記過以上處分」。
5月5日,中南大學本科生院發出相關通知,其中明確二次檢測「文字複製比」為70%及以上的學生,屬於嚴重論文作假嫌疑,確認作假(抄襲)屬實的,由學院研究依規對當事學生及其指導教師進行嚴肅處理。
5月6日,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教務處發布《關於做好2019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本屆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增加大學生論文(含本屆)對比庫,凡發現同系、同校學生互相抄襲的,教務處將啟動調查程序,情況屬實的從嚴處理。
論文檢測催生生意
價格優惠暗藏陷阱
為了防止論文重複率過高不合格,大多數學生都會自行查重。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學校組織查重之前,先在淘寶查重或者使用查重軟體查重以便及時修改,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選擇。
但學校並不允許畢業生對論文私自進行查重。那些不能保證自己兩次查重可以達到要求或者學校不提供查重帳號的學生,往往選擇去電商平臺購買論文查重帳號。
記者在網上搜索「論文查重」,映入眼帘的是各種品牌的查重產品,價格也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查重範圍則覆蓋了從本科畢業論文到博士論文。有些商家每月的銷量可達數萬次。
據記者觀察,商家的介紹信息幾乎如出一轍:本碩博論文查重、VIP5.2系統、檢測結果與高校一致、支持驗證真偽等。
與商家溝通後,記者了解到,一般只要根據論文字數付款便會生成相應的訂單,即可進入知網查重自助服務入口,完成相應步驟後,過一小時就會獲得查重結果。
價格優惠是目前網上查重服務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知網碩博VIP5.1/TMLC2系統為例,查重一次的價格最低為280元左右,旺季最高價格為350元左右;知網本科PMLC系統,查重一次的最低價格為130元左右,最高價格為180元左右。
不過,學術不端網曾在《謹防淘寶知網論文檢測低價陷阱》中稱,淘寶上某些所謂5元、1元的普通版知網檢測多是「掛羊頭賣狗肉」。少數低價檢測雖然可以支持知網驗證真偽,但這種驗證出來的檢測時間都很舊,也就是把之前的老報告單驗證碼安插到普通版檢測上。
而部分使用其他查重軟體的學生,則容易陷入兩難的糾結中。
「去年寫論文時為了保險,我用了兩個軟體查重,卻得到了迥異的結果,一個29%,另外一個竟只有12%。」目前已經工作的北京市民張燕回憶說,為了「更穩當些」,她只能逐字比對兩份報告,對其中重合的部分進行改動。
令張燕哭笑不得的是,在最終學院給出的報告中,自己的論文重複率低於10%,「這說明前兩次查重都不準確,軟體的查重技術真是不敢恭維」。
與張燕有過同樣經歷的人並非少數。
有受訪者回憶,自己使用了3個不同的查重軟體,每查一次便修改一次,但最後一次查出的重複率竟然不降反升。
隨著論文查重的蛋糕越做越大,一條暗渠密布的產業鏈條初現端倪,使單純的查重服務走向「降重」「代寫」「盜賣」。
在某電商平臺,記者注意到,一條規避查重軟體的專業化、流程化的生產線儼然形成。一篇總長一萬多字、要求查重率從22%降到5%的論文,在某店鋪的報價為850元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學生吐槽目前的查重標準。
林海認為,目的在於規避學術不端的查重,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有失公允。他告訴記者,以自己論文中涉及的古文獻研究為例,這一類人文學科的論文轉引其他著作的原話較多,這在無形之中導致論文查重率偏高,「查重率不應該成為決定論文質量以及學生是否參加答辯的前提條件」。(記者 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