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知道,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太陽系中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006年之後,冥王星不再被視為太陽系的行星,而進入矮行星的範疇,這樣由原來的九大行星減少到現在的8個。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總體結構,但關於太陽系仍存在許多神話和誤解。這裡有5個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太陽系的事實。如果你想要詳細地了解整個太陽系,包括恆星和行星的話,那麼你還需瀏覽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信息。
1.最熱的行星不是離太陽最近的
許多人都知道,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難怪有很多人認為,水星是最熱的行星。這是一種誤解。
事實上,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是金星,它是距太陽第二近行星,在那裡,它的平均溫度可高達475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足以融化錫和鉛。與此同時,水星的最高溫度約為426攝氏度。
但是,由於大氣層的缺乏,水星的表面溫度變化極大,而金星表面的二氧化碳,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候幾乎會保持恆定的溫度。
2. 太陽系的邊界離冥王星更遠
我們曾經認為,太陽系延伸到冥王星的軌道上。迄今為止,冥王星不被認為是主行星,但這種觀點一直存在於許多人的頭腦中。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它們要比冥王星遠得多,其實這些就是所謂的柯伊伯帶狀天體。注意,柯伊伯帶延伸到50-60個天文單位。
更遠的地方就是奧爾特雲層了,它從太陽延伸了大約50000個天文單位,這樣看來,就離冥王星更遠了,大約有千倍的距離。
3. 幾乎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由稀有元素組成的
地球基本上是由鐵、氧、矽、鎂、硫、鎳、鈣、鈉和鋁組成的。
雖然所有這些元素都可以在宇宙的不同地方能被發現的,但它們的量與宇宙中氫和氦的量相比的話,前者就顯得「很少」了。因此,地球大部分是由稀有元素組成的。事實上,形成地球的雲含有大量的氫和氦,但由於它們是輕氣體,當地球形成時,它們被太陽熱量帶到了太空。
4.太陽系至少失去了一顆行星
最初,冥王星被認為是一顆行星,但後來因為它太小了(比我們的月球還要小),它被重新命名為矮行星。這是我們熟知的。
天文學家曾經相信,在太陽系中,有一顆名為火山(Volcano)的行星,它離太陽很近,比水星更接近太陽。關於它的存在性,150年前就在討論過它,目的是解釋水星軌道的一些特徵。然而,後來的觀察排除了這顆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此外,研究表明,也許,太陽系曾經擁有第五顆氣態行星 ,類似於木星,並環繞太陽旋轉,但由於與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而被「逐出」了太陽系。
5. 木星可能擁有所有行星中最大的海洋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它能夠保持比地球更高的氫和氦水平。
你甚至可以說,木星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的。考慮到行星的質量、化學成分以及物理定律,在冷雲的情況下,壓力的增加應該會導致氫氣轉變為液態。也就是說,木星上可能有最深的液態氫海洋。
根據這計算機模型,它不僅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海洋,而且它的深度約為40000公裡,這相當於地球的周長。
怎麼樣?讀完了本文,是不是有些東西顛覆了你過去的認識?當然,你會說:我不信,誰能保證那是真的。是的!似乎這一切太「虛幻」了,而且有些推算過程也太深奧了,有這種認為是正常的,但我認為,經過反覆驗證的東西,應該是真理,可以保持不全信的態度,可有一點很重要,在一定條件下,必須經得起驗證。幸運的是,科學每天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