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一聊「做夢」這件事情。雖然目前科學界還沒有辦法用自然物理學來解釋清楚「夢境」這個複雜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夢境作為睡眠「最好的夥伴」一直都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
夢境的奇妙在於它的「難以控制」,夢境中會發生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比如或許你會在夢裡吃一頓大餐,也有可能你在夢境中掌握了飛行的能力,當然也有可能你在夢境裡遇到了科幻電影才有的大場面或者災難。入睡後究竟會做一個美夢還是噩夢,基本上沒什麼人能夠控制得了。
之所以人類的夢境會呈現出各種光怪陸離,是因為人類在入睡以後神經中樞大部分崗位都下班了,掌管邏輯和道德那一部分休眠了,因此潛意識的自由投射導致了夢境大都缺乏邏輯甚至顛三倒四。不過哪怕再缺乏邏輯,所展現出來的畫面基本都還是我們眼睛看到過的場景,可能源自於生活也可能源自於影視作品。
按照常理,我們人類至少以目前的科技是無法破解「做夢」的各種謎團,但也並非完全無解,因為夢境也不是那麼完全「不可控」。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在夢裡知道自己在做夢,並且還在夢裡告訴旁人「我知道這都是在做夢」,只是一般人在意識不清醒的夢境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十分難得了,往往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以後,很快就會醒過來——因為這代表著大腦神經中樞有一部分已經甦醒,要開始幹預毫無邏輯章法的「夢境劇情」了。
但是偏偏就有人能夠讓自己一直在夢裡保持清醒,並且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自由意識控制夢境的內容,這就被叫做「清醒夢」,雖然聽起來有點扯淡,不過並且關於這個話題,還真有人花了大力氣去研究,並且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個人叫史蒂芬·拉伯格,是著名高等學府史丹福大學的博士,主攻心理學方向,被人們稱為「西方清醒夢之父」。
按照史蒂芬·拉伯格的自述,自己第一次發現「清醒夢」是在小時候,那一次,尚且幼小的史蒂芬·拉伯格在看完一部海盜的電影以後,夜晚回家入眠後,就做了一個異常驚心動魄且激動人心的超級英雄之夢——在夢裡他變成了一個水下海盜!
這次的夢境對於史蒂芬·拉伯格衝擊很大,因為夢境中的一切都是他所嚮往的內容,因此他開始嘗試,能夠在下一次做夢的時候繼續給這個夢境「拍續集」。結果這一試不要緊,史蒂芬·拉伯格一下子連續好幾周都做著「超級英雄」的美夢,並且這些夢境片段還能夠一次次的續接上!
從此,史蒂芬·拉伯格開始著迷「清醒夢」的探索和研究,並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自己上大學的年齡,開始正式利用科學的手段去探究人到底能不能控制「清醒夢」。
按照此前心理學家和睡眠學家的說法,這種「清醒夢」其實仍然是潛意識的投射,人類並不能對其進行控制,他們認為史蒂芬·拉伯格之所以能夠做出可以「續接」的夢,純粹是心理暗示作用對潛意識起到了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