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年以後人類科技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會停滯不前嗎?

2020-11-29 特愛當家

我認為,人類科技大停滯可能不遠了。有可能我們迎來的未來並不是「科幻烏託邦」,而是長期停滯不前後,隨著資源耗盡,科技斷裂、倒退而成為「古文明」。

摩爾定律已經快失效了,人類開發矽晶片引起的這一陣「計算機革命」,很可能效率會隨之停滯。不再能隨意輕量化計算設施。這就意味著,隨著科研繼續加深,需要計算機計算的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計算系統的體積會越來越龐大,直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現在大家看不起幾十年前功能低下、體積龐大的電晶體計算機,然而摩爾定律失效後,「電晶體」時代會慢慢回來的,你的電腦會越來越重,越來越大。

1、科研和人類體質的極限

另一方面,我們多少年沒聽說過「博物學家」了?

在古代,一個聰明的大腦可以創造很多公式、定理,做出很多貢獻,那是因為涉及了尚且沒人接觸的領域。而現在,科研突破已經越來越難了。

人類腦子最好的6-45歲,大半時間要用在學習上,二十多年的科技「學習」,才能培養出一個姑且能參與科研的「研究員」。而涉獵多個科目,且每個地方都有大量成就,成為「博物學家」,基本不可能。人的精力和壽命就決定了能夠研究的極限。

現在即便靠項目組作業,人類科研突破也越來越難,生物製藥上,所謂「不治之症」多少都是五十年來基本毫無進展的?這樣下去,早晚會走到人類靠更加複雜的學習,耗盡大量科學家畢生精力,也只能維持當前科技水平不因為「知識斷代」而衰退的程度。這也就是人類體質能支持的極限。

2、AI真的那麼強嗎?

或許你們會說,AI可以代替人腦。然而現有的人類科技,能否真的超越人腦,是很值得懷疑的。許多「科幻科普作者」都特別愛寫AI。矽基的AI是否在「思考」方面具有優勢,這還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Alphago確實在圍棋上是無敵了,但你看看它用了多少CPU,消耗了多少能源?如果「碳基」和「矽基」腦子的生物同時放到大自然裡競爭,光是耗能一項,Alphago這個模式的「估值迴路」就基本等於滅絕了。

其實這個項目停了我是很可惜的,我是很想看摩爾定律行將失效的時代,人類能把AI的能耗降低到什麼程度。

何況圍棋在「思考」方面,儘管向上死摳也很難和具有專業性,但遠遠不是最難「復刻」的事。

比如,3D認知。你不要小看你看不到微生物的眼睛。事實上每一秒都在進行30次以上的3D識別(按遊戲幀數算)。你能簡單的從各種顏色搭配分辨出眼前的東西的材質,距離,即時分辨會不會擋住自己,你才能穩定的行走。

而AI搞自動駕駛,目前給了這樣的答案。

AI不能從前面的「色彩」中,準確判斷出「騎車人」,因而發生了車禍。對於人類而言,從各種不同衣服的材質,顏色,以及與周圍的區別中,判斷出事物的存在和具體的位置,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然而AI就是做不到。

你的腦子有近乎於完美(但是有BUG)的3D視覺,可以大概的準確的判斷事物的類型、距離以及安全程度,但是對AI而言,太難了。何況,你的大腦耗能比AI「優化」的多。

AI就算能靠大量學習認出幾乎全部的「騎車人」,走路的人,騎著三輪拉著貨以至於擋住了人類輪廓的大車,還是會被AI撞上。AI又要如何學習這些根本不可能靠「機械意識」搞定的東西?機械性的存入關於顏色的判斷命令,肯定會矛盾的一地BUG。

或許矽基生命沒有在幾百萬甚至幾億年間成功的存活下來,繁衍後代,形成文明,就是因為看起來很強大的「電腦」在生態意義上一點也不強大。

例如,「情感」這種建立在無數年的生物本能之上的,涉及無數多複雜分析,複雜思考東西,「機械智慧」的AI要怎麼去理解?生硬的靠大數據讀唇或者讀簡訊句法,那不叫「理解情感」,而且擴大起來用肯定是一地bug。

而如我前面所說,摩爾定律失效後,就沒有隨身輕便,還能不停「進化」的高科技產品了,你會看到AI複雜一點,AI設備的體積就會增長一倍甚至更多。

我是對AI持悲觀態度的,我認為如果人類沒有在材料學意義上搞出個新的「二次計算機革命」,只靠矽基晶片,很難做到科幻小說般超越那個有很多不完善之處的碳基腦子。

有可能未來是,一個不完美的3D認知能力的AI,龐大的像樓房一樣,淪為稀有的展品,而不能走進千家萬戶。人類卻已經難以再把它做得更「完美」了,因為每進步一小點,體積就會擴大數倍,這個AI發展到能實現人腦功能時,已經會像一座城市一樣巨大,連軍事上都沒用了。——敵人很輕易就能摧毀它。

3、開發能源真的沒問題嗎?

前一段時間,「可控核聚變」一直在刷屏。然而,還有另一件事,就是NOTE7爆炸。燒煤燒柴火取暖的時候,頂多引起火災,而不會爆炸。使用煤氣後,爆炸危險才出現在日常標題裡。

其實,你的手機電池很「高能」。

單位體積中越多的能量,往往就意味著發生危險時,釋放的破壞力越大。也越來越難控制。

到了核電站的程度,福島核電站出問題,堆芯熱的難以取出,汙染可能持續百年之上。車諾比直接封了石棺。

按照核能和火電危害的對比,下一代新能源如果發生危機,是我們還能承受的嗎?

而化石燃料危機,也絕不可能永遠只是「空穴來風」。煤炭和石油儲量不可能永遠長上去。風能水能看似綠色,對大自然來說卻一點也不「環保」,更不是百利無一害的。風車和水電站截留的那些能量,變成了這個系統中其他的負面反饋。導致很多生物因為沒有這些能量,沒能誕生甚至飢餓而死。如果「涸澤而漁」的開發所謂的「清潔能源」,大自然肯定會用別的災害懲罰人類。

畢竟,人類沒能超越能量守恆法則,超級耗能的高級電器、計算機的背後是對地球系統的能量的瘋狂掠奪。這導致了少則生態汙染,重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問題。能量從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地球的能源和其中的能量也不可能永遠支持如此人口暴增和製造高耗能物品。我們遲早會遇到真正的「能源危機」。

我並非信徒或者唯心主義者,但我認為人類始終還是需要有所敬畏。

人類工業文明蓬勃發展不過百年,放肆的消耗著地球千百萬年積攢下的能源,才有的如今看似美好的生活,這種日子能否持續「上億年」,答案很可能是悲觀的。

何況工業科技的破壞力確實很強,但在創造和進化方面,卻遠遠沒有我們幻想的那麼完美。我們如今對於各種基因作用的理解還是近乎於空白,我們在攻克不治之症上看不到一絲曙光,我們就算是用著光鮮的計算機系統,對於生物結構的理解,尚且還只達到了各位乘法對應整個數學的程度。就這樣,矽基計算機系統也瓶頸不遠了。

我覺得,很可能我們的下一代,甚至這一代,就要面對科技停滯帶來的真正危機了。未來的主題有可能是科技保存,而非科技發展。雖然人類很努力的想要發展,但是肉體和當今科技樹卻限定了上限,以至於僅僅為了不掉下去,就要竭盡全力。

相關焦點

  • 如果宇宙中存在比人類先進1億年的高級文明,會強大到什麼程度?
    如果外星文明是存在的,那麼不同的智慧文明由於所處的母星形成的時間不同,生命誕生的時間不同,那麼智慧文明存在以及發展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有的文明可能跟人類誕生的時間差不多,而有的智慧文明歷史可能則遠遠超越人類,達到了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高度。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超級腦洞的話題,那就是如果宇宙中存在比人類先進1億年的高級文明,他們會強大到何種程度?
  • 五百年後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
    雖然在之前的文章中寫到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在未來會對人類的生活有一定的主宰,不過,相信人類的智慧和相關的研究人員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非常嚴禁的環境中對人工智慧進行測試。那麼未來人類科技會發展到什麼程度,500年後我感覺可以發展到太陽系文明的程度。
  • 人類科技是要前進,還是要停滯不前?科技最終會消滅人類嗎?
    縱觀人類社會,自從人類發明真正的文字開始,不過六七千年,在人類發展的進程當中,科技水平的進步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中堅力量。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生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說,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科技的進步,反之亦然。如果科技得不到進步,那麼何談人類社會的進步呢?
  • 人類一直進化,到了一萬年以後,會發生什麼?
    人類一直進化 ,到了一萬年以後,會發生什麼?大家都知道,人類進化起源於森林猿,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逐漸從靈長類進化而來。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四個階段,如果人類一直進化 ,一萬年以後,人類會發生什麼,下面,一起和小編來看一下吧。我們花了六百萬年才進化成現在這個樣子,現在的人類越來越發達,古代的人類為了生活,經常被森林中的野獸攻擊,與野獸做鬥爭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
  • 如果外星文明比人類早誕生了10億年,會強大到何種程度?難以想像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誕生於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之後,經過數百萬年漫長的進化演化,終於在一萬年前走進了文明時代。而人類文明又經過上萬年的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邁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類很快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能夠走出地球開始初步探索宇宙。在地球時代的時候,我們不斷探索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弄明白了地球有多少種人類,有了衛星的幫助,現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類基本我們都知道。
  • 科技一直停滯不前,誰困住了人類發展?怎樣才能改變這一切?
    人類科技被「鎖死」了?是誰幹擾人類發展?科學家說出答案!自從愛因斯坦、霍金等等科學家出現後,提出的理論推動了人類進步,不知道從何開始這些科學家逝世後,人類科技仿佛受到限制一樣,一直處於一個相對停滯不前的狀態,讓很多人比較意外,是誰限制了人類科技進步呢?
  • 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未來社會又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地球生活了幾十萬年了,從進化論中我們得知人類最初是由一個生活在海洋裡的單細胞生物慢慢進化而來的。人類會由於生活的環境來進行不同的進化,可能是因為陽光直射或者水陸原因。我們從生物課程中學習到的是人類最初是進化成為猿人之後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現在世界上從外形和手腳分工來看和猴子猩猩是最為相像的,但是人類學會了手腳分工使用工具,慢慢形成了群體進而讓大腦一步一步進化發展成為現在的人類。人類也是動物,只不過現在的我們自稱是高級動物,就感情來說的話一般動物也都有,但是我們更多的是智商,也就是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更為先進,所以才創造出現在的人類文明。
  • 一億年後人類將發展到什麼程度
    如果說地球的人類能在四五百年內不會被自己毀滅,那麼500年後將會訪問銀河系,一億年後將會控制整個銀河系。前提是有沒有更高級的外星人將來會消滅地球人。按卡爾達肖夫的觀點,第一級文明是能夠利用自己生活的行星上的能量。
  • 未來100億年以後我們的所在空間會發生什麼嗎?
    人類在地球上大約有400~500萬年的歷史。 那我們知道地球在距今10億年以後又會發生什麼嗎? 到了28億年以後,地球地表平均溫度將會大幅升至149攝氏度,意味著數十億年來,連這個行星上的單細胞生物都將首次瀕臨滅絕。
  • 以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千年後會出現「新人類」嗎?
    縱觀人類歷史一路來的演變,工業革命的誕生才是人類科技文明真正意義上進入了快車道,各式各樣的理論、技術被驗證並得到了具體的應用。對於從這段時期開始人類科技的「開掛表現」,有人形容道:人類竟然在這短短的二百多年時間裡完成的發展,遠遠超越了人類此前三百萬年來走過的進化之路。
  • 人類幾千年都沒有發展出科技,為什麼最近100多年卻發展迅速?
    人類的發展歷史已經有幾百萬年了,從最初的茹毛飲血、鑽木取火,到現在的人工智慧、宇宙飛船,科技得到了顛覆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如果仔細看一下歷史就會發現,過去幾千年世界各地基本上都是農耕社會,打仗是冷兵器,幾千年一直都是這樣,幾乎沒有什麼進步!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人類一直希望可以擁有永恆的生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地球上。但是現實卻不容我們人類樂觀,如果我們地球不會出現問題,也不會發生遭受襲擊,留給地球的時間也是非常少的。
  •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為什麼人類科技發展"日益緩慢"?
    那個時候的人們看到了科技的飛躍發展,認為人類踏足火星基本不是問題,可從那以後,人類再也沒有踏上月球半步,更不要說是去火星了。在《三體》這本小說裡,三體人為了限制人類的發展而封鎖咱們的科技如果按照這樣推算,早就應該出現第四個改變世界的人了,但現在科學界中還沒有誰能夠達到這麼厲害的程度。
  • 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
    文/行走天涯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腳步越來越慢了,尤其是100多年的時間以來。科學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科學家們也猜測過原因,例如現如今已經沒有再出現過類似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能夠改變時代的偉大的科學家了。
  • 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
    文/行走天涯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腳步越來越慢了,尤其是100多年的時間以來。科學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但這些科學家間隔的時間也超過了兩個世界,也不能說人類科學將會停滯不前了。畢竟,坊間也一直傳言2045年將是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那這一年會發生什麼呢?現如今人類最想實現的夢想毫無疑問肯定是探索宇宙外太空以及長生不老等等。
  • 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如果單純地以人類為標準來衡量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怎麼樣的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還真的很難說。一萬年以前,人類文明尚未出現,各個大洲上都是一些過著原始打獵生活的人類,大概在5000年以前,人類文明才開始發展起來,幾百年前,近代科學開始發展起來,也就是短短的幾百年的時間,地球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的變化,如果再過個幾百年甚至是一萬年的時間,地球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還完全是一個未知數。一萬年的時間,對於地球而言當然是很短的,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 在宇宙中活了10億年的頂級文明,會讓人類驚嘆到什麼程度?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有關於外星文明的情節,他們擁有發達的科技,或許是因為母星資源枯竭,或是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都與人類產生了一定的聯繫。即便這些情節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想像,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 為什麼人類目前的科學發展似乎停滯不前
    縱觀整個人類的文明,全是依靠科學科技建立的,但不知你發現沒有,如今的科學似乎停滯不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還記得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可以說解放了人類的雙手。蒸汽機的改良,使人類的生產方式從雙手變到機器。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科技革命,因為那是一個方式的轉變,好比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一次轉變。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的是生活生產的方式,那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定是換一種方式去加速這種解放雙手的生活生產,19世紀中期,從此人類不如「電器時代」。
  • 科學家們預測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呢?人類還在嗎?
    文/瑤堇雲詩科學家們預測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呢?人類還在嗎?之前總有言論,說現在的地球,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地球上的人類實在太多,而且,環境也很惡劣,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其實人類自己都有感覺,但是地球的壽命是漫長的,但是人類可就要遭殃了。
  • 如果達爾文進化論是正確的,人類以後會進化成什麼模樣?
    達爾文的進化論表述的是生物演化的整體進程,試圖揭示生物演變的外在和內在動力源泉,那就是在自然選擇和基因突變的基礎上,形成了地球生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整體變化趨勢。地球自從40億年前誕生開始,推動種群發展演變的內生動力就是遺傳物質的傳遞,而在自身基因物質的複製和重組過程中,會發生沒有方向性的微弱變化,也就是說變異是隨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