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畫 |
開欄語
科學鑑證抽絲剝繭,懸疑奇案逐一偵破,他們通過物證追逐線索, 他們用大腦解讀無從言說的秘密。對於司法鑑定工作者來說,頭腦比刀更鋒利。
《鑑證實錄》首篇解密親子鑑定。
在浙江漢博司法鑑定中心負責DNA鑑定的是幾位女法醫,白大褂,藍色醫帽,長頭髮統統塞在帽子裡,鼓鼓囊囊。她們的性格都蠻像的,話不多,很少提問,大眼睛沉靜地看著對方,等待對方說出下一個要求,或者原因。
這次要說一說一位溫州老太太的故事。
女法醫們跟我說,第一眼,她們就覺得老太太的神情堅定、目光如炬,是那種藏了很多心事不動聲色的人。當時,老太太對七歲孫子說:「把手指伸出來,扎一針,沒那麼痛。」
抱著孫子的是她兒子,回過頭來說:「媽,有這個必要嗎」,然後搖著頭笑了笑,覺得要將自己和兒子做親子鑑定,實在是個滑稽的決定。
親子鑑定和DNA鑑定,現在除了在刑事案件中用到,也越來越多地用在民事紛爭裡。
[插件一]
親子鑑定:又稱親權鑑定、父權鑑定,是依據孟德爾遺傳定律,應用醫學、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相關科學的理論和技術,判斷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否有親生血緣關係的法醫學鑑定。
第一輪鑑定:父子倆的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
現在鑑定機構做親子鑑定通常是通過對個人特定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這種遺傳標記就包含在DNA中,與生俱來終生不變。
這些標記,在鑑定中被稱為「位點」,取哪幾個位點在我國司法部文件裡全都有明確規定,不是任由鑑定機構隨意選擇的。正因如此,也才能保證親子鑑定的科學性和規範性。
回到現場——
年輕的爸爸和兒子都經歷了指尖採血,他們的血樣被拿進了DNA鑑定實驗室。
三天後,法醫亮出結論。
大多數人來做親子鑑定要的結果,無非是「是」或者「不是」。但是有的時候,還會有第三種結果,「不好說」,也就是「確定不了」。
這次的結論恰恰是第三種。
兒子又笑了:「這不是開玩笑麼?寶寶,要麼是我的孩子,要不,就不是我的孩子,怎麼結果還會是『不好說』呢?」
這個案子出現了「意外」,這對「父子」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出現這種情況時,先不需要測定CPI,而是需要加測位點。
從醫學上解釋,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性——
一,他們是親生父子,但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突變。
二,孩子的父親是男人的近親屬,比如親兄弟,甚至比如父親,遺傳基因有細小差別。
[插件二]
親子鑑定要形成一個結論,通常需要兩個參數,一是累積親權指數CPI,它是判斷親子關系所需的兩個條件概率的似然比,即具有AF(被控父親)遺傳表型的男子是孩子生物學父親的概率與隨機男子是孩子生物學父親的概率的比值。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在遺傳基因上,這兩個鑑定的父子之間的相像程度。
一般這個指數要大於1萬,而另一個參數也就是20個位點要全部對上,才能得出「親生」的結論。
第二輪鑑定:加測母親的DNA,找出突變的基因來自母親還是父親
儘管出於種種對於婚姻感情關係的不信任,現在做親子鑑定的越來越多,但是從鑑定結論來看,大多數還是確認為親子關係的——這給那些無稽的猜疑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們前面說過,漢博鑑定中心親子鑑定的法醫和助理們都是沉靜的姑娘,她們不會做過多的猜測和建議。
她們對老太太說,孩子肯定是「你們家」的孩子——言下之意,不必再繼續做下去了。
老太太沉默良久,開口:「我要一個肯定的結論,孩子是誰的。」
我們可以從邏輯學的原理來看待接下去的鑑定,也是走到這一步最善意的一種方式。
如果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滑移,男孩的性別基因為XY,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找一下,到底是來自媽媽這邊的遺傳基因發生了突變,還是爸爸這一邊的突變了。
老太太一口應允:「是不是要提供孩子母親的血液樣本?沒問題。」
半個月之後,老太太帶來了兒媳婦,抽血取樣。
媽媽的血樣和男孩的血樣繼續進行DNA比對,這一回比對的主要是男孩發生突變的基因是遺傳自母親,還是父親這一邊。
結論是:突變發生在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上。
那麼事情的可能性又回到:是父親的遺傳基因發生突變,或者本來就是遺傳自父親的男性直系親屬。
[插件三]
一般親子鑑定機構會對檢材做三個月以上的保存。比如這個案例,小男孩的血樣第一次鑑定只是取用了部分血樣,剩餘的則低溫密封保存。
第三輪鑑定:經過比對,孫子居然跟「他」完全吻合
這一次,鑑定中心的法醫們都以為老太太不會再來了。
很多案例都是這樣的。比如有一個案例,也是一位大媽,也是堅持要檢測兒子和孫子孫女的親子關係。
孫女是媳婦在婚前就懷上的,大媽本來就不喜歡女孩,加上是婚前,總是心有芥蒂。而孫子,是兒子的秘書抱來的。最後,拿結論的那一天,兒子來了。他對法醫說:「我不是來拿結論的,而是請你們幫我把它銷毀掉。」
兒子說,自己和妻子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妻子懷孕,而原本他倆就有結婚打算,後來幸福地奉子成婚。但是大媽一直不喜歡兒媳。再後來男人的事業越做越大,圍著他轉的女人也多了,直到有一天秘書抱了一個男嬰告訴大媽,說那是她的孫子。大媽居然喜笑顏開。
但是,男人說:「清者自清,我沒做過,那男嬰不可能是我的。我也不需要做親子鑑定,這是對我妻子的侮辱。」
事情的最後是大媽趁兒子不注意,搶過鑑定結論檔案袋奪門而出。不過,法醫事後說,那男人沒有說謊。
我們再回到這個案子,它的結果就非常殘酷了。
法醫說,沒想到,數月後,那位溫州老太太又來了,並且帶過來一個男人——沒有表明身份,「我們又提取了這個男人的血樣,與男孩的血樣檢測比對,發現20個位點完全吻合」。
事至此,老太太才把事情說白了,最後那個「吻合」的男人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之前來檢測的兒子是他們的獨養兒子。老太太一早就明白了,但是強硬的她就是要一個明確的結論。
她似乎一吐為快:「我的兒子是個傻兒子;多年來我隱約覺得老頭子和媳婦之間有問題,我真希望我的感覺是錯的。現在,這到底是一個家,還是兩個家……」
她止不住淚,掉頭就走,連鑑定結論都沒有拿。(林瀟瀟、肖菁)
親子鑑定有哪些用途?親子鑑定是怎麼做的?
親子鑑定對不少人來說,蠻神秘的。這種神秘在相當程度上來自於對男女不正常關係、非婚生子的窺探和想像。
目前浙江省有不少具有資質的鑑定機構都能夠做親子鑑定。現實中,親子鑑定還有更多其他的重要用途:比如孩子上戶口,但無法提供出生證明,戶籍機構會要求提供親子鑑定意見書;確認失散多年的家庭成員;遺產繼承要確定親生關係,或試管嬰兒的親父認定;移民公證需確定要求移民者與某人有無親生關係等。
同時,作為DNA鑑定的其中一種,它是一個科學技術,過程嚴謹,而且漫長。
親子鑑定並非我們看到的TVB刑偵劇展示的那樣,一根毛髮一滴血,放入試管,然後電腦屏幕上即刻出現「MATCH」(對應)。實際上過程非常複雜,歷時良久。
所以,得到浙江漢博司法鑑定中心的幫助,我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醫用帽,走進了「法醫物證鑑定DNA實驗室」。
採樣:能測出DNA的都可以,血樣最穩定
實驗室幾乎佔據了半個樓層,有若干間,檢樣依次「走」過每一間,實際上這就是整個親子鑑定的流程。
1,接待室。不必細說,做鑑定的當事人,需要先在這裡籤訂一系列文書,包括司法鑑定委託書、協議書、單親親子鑑定風險告知書等。
2, 採樣室,為接下來的鑑定提供樣本。
從理論上來說,無論血液、精液、毛髮、唾液,甚至皮屑等,只要能夠檢出DNA的這些樣本都可以。
但是,這裡現場採樣的多為指尖血樣,或者是用棉籤擦拭口腔內側壁取少許脫落細胞。
口腔粘液脫落細胞容易摻雜質,毛髮必須連帶毛囊拔下,毛囊裡更易測出DNA,而一些皮屑容易混同別人的皮屑不太好測。所以一般都採取指尖血樣,純淨度高。
清潔:祛除雜質,分離出DNA
每個樣品都裝在帶有編號的白色小信封裡,儲存在冷藏櫃中。
比如這一次要鑑定的是兩對父子的樣本,一對父子的檢樣是採集在濾紙上的血液,另一對父子是用棉籤取樣的口腔刮拭物。
工作檯上試管一字排開。劉法醫先在每個試管上逐一標上樣本編號,剪下濾紙上的血樣和棉籤頭上的口腔刮拭物,依次放進對應試管。每剪一個樣本,就要換一把剪刀。
試管個頭很小,長不過5釐米,整個操作過程都是實打實的「精細活兒」。
第二步是雜質分離。劉法醫拿起一把俗稱「槍」的移液器,往每個試管裡加了500微升純水,再把這些試管都放到一個叫做「漩渦震蕩器」的儀器上高速震蕩一番,完了還要靜置半小時,好讓樣本裡的細胞和其他雜質充分溶解到水裡。
時間一到,這6隻小試管又被放進了一個離心機。在這個每分鐘轉速能達到12000轉的高速離心機裡,試管裡的液體用6分鐘時間悄然「分層」,密度小的那些雜質浮到了上層,被移除。
之後還經歷數道祛除雜質的過程,比如添加強力吸附試劑吸附雜質,水浴(在56℃的水溫裡泡1個小時的「熱水澡」)。最後還有一道「金屬浴」。我們都知道,DNA是兩條染色體的雙螺旋結構,而「金屬浴」的目的就在於讓兩條染色體分離。
比對:最關鍵的DNA測序,由電腦完成
經歷了兩次「洗禮」後,小試管們被轉移到了擴增室。
「擴增」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說,就是讓DNA在離開人體的環境下不斷進行「自我複製」,讓特定的基因段產生大量的「拷貝文件」,從而為接下來的步驟提供豐富的實驗樣本。
而真正的鑑定是在測序室裡展開,6個樣本一起被放進了基因測序儀裡。
測序儀是進口的高科技精密儀器,價格不菲,售價為200萬元左右。「測序」時,鑑定人員只要打開電腦裡的「Genetic Analyzer」軟體,輕輕點下那個綠色的「開始」按鈕。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複雜的DNA測序就全都交給機器自動完成。
一小時後,測序的結果被傳輸到了數據分析室的電腦上,在4個螢光頻段圖上,20個「位點」就好像心電圖上那種凸起的「小尖峰」,被一一標序。分析「位點」數據:一看家長與孩子的20個位點是否「吻合」;二算親權指數,只有當父子的20個「位點」全部對應上,並且累積親權指數大於10000的時候,才能最終確認親子關係。
這些複雜的步驟做下來,往往就要一兩天的時間了。
所以通常親子鑑定是15個工作日拿鑑定意見書,有特殊要求時,在加急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也可以。據了解,目前國內DNA鑑定基本都依照這個步驟,TVB裡的即刻「MATCH」是省略了過程給你看個結果罷了。
很多帶孩子來做親子鑑定的父親,孩子和他長得不像,是他最直觀的理由。
儘管從遺傳上來說,樣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樣貌也是最易改變最不可靠的那一部分。
浙江漢博司法鑑定中心的DNA實驗室法醫說,DNA鑑定是一門綜合了生物、遺傳等諸多學科的技術,但不完全等同於遺傳。
所謂「像不像」,取決於單基因遺傳,還是多基因遺傳。
比如,眼睛的顏色,就是一個單基因遺傳,亞洲人眼睛多為褐色,歐美人為藍色,那麼他們的孩子,顏色為褐色,因為眼睛是單基因遺傳,而褐色又是顯性基因。
還有色盲這個缺陷基因,也是單基因遺傳,它位於X染色體,當父親是色盲,母親是正常的情況下,他們生下的如果是女兒,那么女兒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但是不表現,也就是說女兒不是色盲。如果是兒子的話,兒子不會是色盲。但是如果作為攜帶者的女兒再生一個兒子的話,那麼她的兒子有可能會是色盲。
再說膚色,比如父母膚色都很白,但是孩子膚色比較黑,這是怎麼回事?膚色不僅是一個多基因遺傳,外界環境也起到很大作用。很有可能孩子的祖父母輩膚色比較深,在父母一代沒有顯現,但是到了第三代顯現出來了。或者大跨度地換了一個生活區域,日子久了膚色也會趨同當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