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上線後,就被網友刷屏,收視率一路高升。
而童謠飾演的顧佳,作為一名中年媽媽,更是讓網友讚賞:「簡直太颯了!」
這部劇中的折射出的很多育兒行為值得很多父母深思。
01
小編被這部劇刷屏的原因在於偶然看到的一個片段。
片段中顧佳去幼兒園的其他家長家裡接孩子回家,結果發現孩子被鎖在房間裡,而且哭的非常傷心。
顧佳心疼不已,讓孩子乖乖待著,然後關上門出手教訓了兩位家長。
顧佳身上為母則剛的勇敢簡直讓人敬佩到不行!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作為母親勢必會變得勇敢而堅韌,因為孩子永遠是自己不可觸碰的底線。
很多父母在育子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孩子被欺負後,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優雅的「插手」?
很多父母會覺得事態不是很嚴重,如此斤斤計較會很難為情,於是逃避躲開不計較。
但小編要告訴父母們,此刻的「優雅轉身」,只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誤以為受到欺負要遠遠地躲開,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是合理的。
教孩子用逃避來解決問題,只會讓他更容易成為欺負的目標,久而久之習慣於欺凌行為,成為「慫貨」、「孬種」。
看到孩子受欺負,要毫不猶豫地指出這一錯誤行為,家長不出面幹預,只會導致事態升級,給孩子身心留下深刻的陰影。
當情況嚴重時,一定讓孩子知道,他永遠都可以向爸爸媽媽尋求幫助,遇到困難,向父母、老師、朋友求助是正確的做法,父母是孩子背後堅強的後盾。
02
當孩子面對癲癇發作的同學而驚慌的時候,顧佳的做法同樣也值得讓人稱讚。
在幼兒園的一次活動上,一個小朋友突發癲癇,當得知自己的兒子子言也受到了不小的驚嚇後,顧佳溫柔地給他解釋:
「這個病比較特殊,就像你平時玩的奧特曼,他腦袋裡有一根小電棒,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觸電了,然後就暈倒了……」。
並且當其他家長在微信群內提議讓這位孩子退學時,這時顧佳在群裡理性地分析了癲癇的原因,並表態讓楠楠留下來。
最後園長表示因為顧佳的發言,學校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留下了楠楠。
其實顧佳說的話很對!
因為自己的孩子被發病情形嚇哭
就剝奪另一個孩子接受正常教育的資格
這種歧視觀念不應該從幼兒園
就植入到孩子們單純的心靈
這比任何負面影響都消極。
如果每個媽媽都像顧佳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少了很多的排斥和異樣眼光,同時也多了接納和包容。
作為家長來說,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斷和主見,不能隨波逐流,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
接受差異性,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這些偉大的種子會永遠埋藏在孩子心裡伴隨他們長大,並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
言傳身教真的是對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不能歧視弱勢群體,要盡己所能地幫助別人,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03
當好友鍾曉芹猶豫是否要生下孩子時,顧佳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了媽以後
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
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
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
我突然感覺到
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但她也不否認,其實,比起兒子需要媽媽,她更依賴兒子。
在為孩子謀得幼兒園入園資格機會中,她像個超人!
光腳走電梯,學用天文望遠鏡,甚至想辦法得到小行星命名權……
對此他雲淡風輕的說:
「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不需要靠別人,就靠自己。」
她眼神裡的堅定讓我看到了,一個當媽的內心有多柔軟和無畏。
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點;
但你也比任何時候都強硬,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武力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點傷害,落在你孩子頭上。
你還會雷打不動地堅持健身,因為你害怕病,更害怕死。
然後就是努力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因為你得趕上娃碎鈔的速度。
寫在最後:
做好家長不容易,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決定未來方向的最關鍵的時期往往都需要家長們拿出顧佳的魄力,為孩子超前規劃,幫助孩子克服難關,抵擋不良氛圍的傷害。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好家長,每個家長都可以陪伴孩子走向最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