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左右,我國在5G建設方面有了屬於自己的成績,雖說還沒有完全實現商用化,但整體來說,目前我國的5G發展狀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不過相比之下,一直都在針對華為的美國,在5G的發展之路上可就沒有那麼順利。一方面由於限制了我國企業在美國當地的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錯誤選擇了毫米波段建設5G,直接導致了美國5G嚴重落後。
不給力的美國5G
此前美國當地報導稱,由於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當前美國現有網絡狀況無法與市場上推出的部分5G手機性能相匹配,希望在網速上有巨大變化的美國民眾恐怕無法如願。
目前中頻段是世界上最常見的5G網絡,但在美國還沒有廣泛建設。美國運營商在廣告中吹噓的「全美50州」5G覆蓋指的是低頻段,它比4G網絡快,但卻是最慢的5G網絡。
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美國5G網絡的下載速度僅比4G快1.8倍。而在其他使用「中頻段頻率」5G網絡的國家,速度可以是4G的5倍。
而隨著iPhone 12系列手機的發布,很多人猜測美國5G用戶是否會因此大幅增長,但最終結果顯然不盡人意。由於美國5G網絡質量奇差,有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iPhone 12系列或任何支持5G的終端就像「擁有一輛法拉利,但是只能在當地的村莊中使用它,無法以每小時200英裡的速度行駛」。
真5G才有說服力
美國5G尷尬了,中國的5G正在快速向前發展。
去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了四張5G商用牌照;11月三大運營商推出商用套餐,5G正式進入商用階段。
截至目前,全國的5G基站總數已達68萬,年底有望超80萬。此外,中國鐵塔也在於運營商全力推動5G集約高效建設,97%的5G站通過共享存量改造完成,有效節約了行業投資成本,大大提升了5G規模部署效率。如今全球的5G基站總數在120萬左右,中國僅以一國之力就能佔據半壁江山,這也是我國5G領先全球的基礎。
除了網絡覆蓋的領先,網絡質量也明顯優於美國。我國工信部已明確採用3300-3400MHz、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除中國廣電手中的700MHzn28頻段外,其餘三家手中的2.6GHz、4.9GHz等5G頻段雖然覆蓋面積較差,但網速帶寬以及容量等並不輸700MHz。
對比美國的低頻段速度慢的5G網絡,我國運營商的「真5G」更具有說服力。
然而即使是領先全球,國內仍有一批人在唱衰5G。技術很不成熟、運營成本極高、不易消化成本等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不能成為因此暫停我國5G發展的進度。總有人認為自己是理中客,站在自以為公正的制高點帶5G的節奏,稱應用沒出來5G是白給,但站在通信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每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在最初的應用都是空白的。
只有當5G快速發展時,有一張成熟的網絡成為基礎後,相關應用無疑會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過早的急於求成,會打亂我國5G發展的節奏。我們難道不應該相信我們的國家在5G上一定會比世界各國都強嗎?與其居心叵測帶節奏,不如期待5G時代中國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