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絲卷絹多肉織滿卷絲後非常漂亮,夏季休眠期要這樣做哦,蛛絲卷絹景天科長生草屬又名蛛網長生草蛛絲卷絹葉片環生,葉片扁平細長,葉片尖有白色的絲。養殖時間久了,葉尖的絲會相互纏繞,形成非常漂亮的形狀,看起來就像織滿了蛛絲的網,所以就叫蛛絲卷絹。蛛絲卷絹容易群生,繁殖方法有播種和分株、砍頭,蛛絲卷絹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在15℃—25℃,當溫度低於5℃時,蛛絲卷絹會停止生長。所以在養殖時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十分耐寒,對高溫敏感,注意空氣流通。配土一般可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巖的混合土。夏季易腐爛,強光時會紅。夏季高溫時休眠,基本斷水,避強光並保證良好的通風。生長期澆水幹透澆透,澆水時注意不要從植株頂部澆水,否則絲狀毛會消失,甚至會爛心,夏季休眠期適度遮陰,通風並控制澆水,否則極易腐爛,冬季保持盆土稍乾燥;生長期施肥一般每月一次
蛛絲卷絹形態奇特美觀。嫩綠的葉片排列成周正的蓮座狀,伸出的側芽似小巧的翠鈴鐺般可愛,盤在葉尖的白色輕絲分外別致,養殖時間久了,葉尖的絲會相互纏繞,形成非常漂亮的形狀。不少花友被它蛛絲吸引,蛛絲卷絹單株直徑1.5-3.5釐米。植株較矮,接近球形,貼地而生。觀音蓮座型,葉片環生,葉片扁平細長,一般為嫩綠色,呈竹片形,頂端稍尖。花瓣粉色,有深色條紋。葉片尖有白色的絲。有大量蜘蛛網般質地的絨毛纏繞在葉尖,但野生植株的絨毛可能在秋、冬季消失,野生狀態下葉片排列極緊密,極易分株,側芽長大後會形成稠密的簇狀。養殖時間久了,葉尖的絲會相互纏繞,形成非常漂亮的形狀,看起來就像織滿了蛛絲的網,因此叫蛛絲卷絹,也有叫蛛網卷絹
一般用分株法繁衍。土壤用的是泥炭混合珍珠巖加了煤渣,大概比例1:1:1,為了隔離植株和土表接觸,也為了更加透氣,一般都會鋪上顆粒的乾淨河沙,河沙尺寸3到5毫米。澆水是幹透才澆透,不幹不澆水。春天和秋天是生長期,可以全日照。夏天會休眠,通風遮陽,每個月3到4次水,少量在盆邊給水。以維持植株不會因為過度乾燥而乾枯。冬天溫度低於3度就要逐漸斷水,0度以下保持盆土乾燥,儘量保持不低於零下5度,不過蛛絲卷絹還是耐冷的。這樣的溫度基本就可以安全過冬了。花友平時澆水的時候儘量澆在土裡,葉片沾上水分會影響美觀,更不要澆到花芯,容易爛芯哦,同時蛛絲也會減少,不過蛛絲會再次長出來的。蛛絲卷絹生長不慢,非常容易群生
蛛絲卷絹忌溼熱,所以應當減少澆水的次數,但在澆水量上,應隨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加,遵循「土壤幹透才澆透,不幹不澆」的原則,在澆水的時候,不能直接澆在植株上,要澆在土壤裡,避免蛛絲因沾水而脫落的結果,同時避免把水澆在內芯處,負責會引起蛛絲卷絹內部的腐爛,夏季為休眠期,需要通風遮陽,每個月在花盆的邊緣處澆水。冬季要保持盆土乾燥,溫度儘量保持在零度以下,不小於五度,蟲害以根粉蚧為多見,可在土裡埋呋喃丹或土蟲丹預防,每年入夏和入冬各噴一次阿維菌素。也可用護花神灌根進行治療。放在室外露天栽培也可一定程度地防止普通介殼蟲,病害以黑腐病為主,多見於夏季,症狀是從根部、底部葉片或葉心處變黑、變軟腐爛,一般是過於溼熱、通風條件不佳或介殼蟲導致。根部或底部葉片若出現發黑狀況,可於早期將其挖出,清理掉腐爛的根須和葉片,必要時可砍掉腐爛的莖部,放在乾燥的土上重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