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出生在美國的趙華進,二戰後從美軍退役,返回祖籍國中國,在老家廣東新會區古井鎮霞路村娶親,新娘是新會沙堆獨聯的林春美,兩人成親後返回美國定居,他們即是趙美心的父母。
當時趙美心的母親不會說英語,除了家人幾乎沒有朋友,生活孤寂。而更讓母親痛苦的是,1949年之後,中美間斷絕來往,母親沒法與廣東的家人聯絡,更無法返鄉探親。
趙美心的父母把家安在南洛杉磯的非裔聚居區。趙美心對幼年生活並沒太多抱怨。她們一家雖然生活在貧困社區,但有自家住宅,家裡當時不趁什麼東西,卻算得上中產階級家庭。
直到趙美心進入聖塔巴巴拉加大選修亞美史時,她才看到了她生活道路上的榜樣——亞裔社區活動家、民權領袖Pat Sumi。
此後,趙美心便學著Pat Sumi的樣子做社區活動家。她開始在校園和社區活躍起來,試著改變人們的生活。後來趙美心轉學到洛杉磯加大,改學心理學專業,並參與了婦女平權運動。再後來,趙美心乾脆在洛杉磯加大教授「亞裔婦女」這門課。
1985年趙美心開始從政,她參選的第一個公職是嘉偉學區教委。當時她和先生伍國慶已在蒙特利公園市安了家,趙美心在東洛杉磯學院教授心理學課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大量華裔移民從中國臺灣和香港湧入蒙市的時候,為了抑制新移民的發展,保守勢力發動了「獨尊英語」運動,他們只允許商家在招牌上使用英語,市圖書館的圖書也必須全是英文圖書。趙美心當時加入了「蒙市和諧聯盟(CHAMP)」,和伍國慶一道提出接納新移民文化的主張。趙美心說,「我們勝利了!我們把和諧帶給了蒙市。」
通過這次運動,趙美心開始參選市議員,她也意識到了她這個出生在美國的華裔(ABC)在政治上的優勢:即懂得美國文化,又了解新移民的訴求。1986年,趙美心成功當選蒙市議員,在參政道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
2001年,在蒙市市議會服務了15年的趙美心轉換跑道,衝刺加州第49選區眾議員職位,順利當選。
新的目標
09年2月28日,趙美心位於洛杉磯近郊鮑爾溫帕克市的競選總部湧入許多支持民眾,這些人都是她長年以來的服務對象,趙美心其中包括華裔、拉丁美洲裔移民及主流社會的白人。
索利斯幾天前已就任聯邦勞工部長一職,根據加州選舉法,州長施瓦辛格應於最短時間內宣布補選日期。加州稅務委員趙美心日前迅速成立競選總部,已經做好準備的趙美心如果順利當選,將是美國國會首位華裔女性眾議員。
趙美心滿懷信心地表示,自己的長處就是了解選民的需要,同時誠心為選民服務。過去23年來,這位美國本土出生的第二代華裔移民曾經參加九次地方選舉,每一次都獲得勝選。
09年3月6日,美國國會第一位華裔眾議員吳振偉(David Wu),呼籲支持加州稅務委員會主席趙美心(Judy Chu)參選聯邦眾議員。
吳振偉指出,趙美心勝選的機會很大,趙美心如果順利當選,將是美國國會第二位華裔眾議員。
當選美國國會議員
當地時間2009年7月14日晚10時15分,趙美心獲得百分之六十點七的選票,而競爭對手趙美生的得票率為百分之三十三點九。趙美心在洛杉磯市東郊柯汶納市的一個集會上宣布勝選。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女國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