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備受關注的一個環境問題是氣候變暖,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地球真的在變暖了嗎?雖然有一些地區的氣溫可能會略低,但是我們常說的氣候變暖,指的是地球的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平均水平高了。如前段時間,位於北極圈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的高溫,這一個氣溫出現在常年氣溫比較低的北極地區,確實是有點不可思議,打破了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記錄。
氣溫的上升,不僅僅出現在我們人類主要的生活地區,也不僅僅出現在北極,科學報告指出,南極地區在過去30年內,氣溫上升的速度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研究人員發現,從1989年至2018年期間,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8℃,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氣溫在這30年內上升的幅度大約為0.5-0.6℃,意味著,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相對較快。隨著這些嚴寒地區氣溫出現上升,當地的生態系統可能會出現變化。
在今年年初,在南極半島最北端海岸的加林茲島的烏克蘭維納德斯基研究基地附近出現了一些紅色的「血雪」。當然,這些紅色的雪雖然看起來是紅色的,但並不是說南極「流血」了。主要是一種紅色的衣藻在南極雪地上大規模開出紅色的花狀孢子,將白皚皚的雪地「染」成了紅色。在一般情況下,南極雪地上原本是存在這些衣藻的,在寒冷時節,這些衣藻會處於休眠狀態,當氣溫上升,這些冰雪出現融化的情況以後,這些休眠狀態的衣藻就會甦醒,融化開出紅色的花狀孢子。
雪地出現「血雪」的情況,其實也不是很罕見,畢竟隨著夏季的到來,很多雪地也會出現融化,所以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血雪」。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發現阿爾卑斯山也出現了「血雪」。當然,這些出現在阿爾卑斯山的「血雪」,和南極地區的「血雪」情況是相似的,都是一些藻類生長引起的。研究人員比亞焦·迪·表示,出現在阿爾卑斯山的粉紅色積雪可能是由在格陵蘭島上發現的一種名為「Ancylonema nordenskioeldii」的藻類引起的。這些藻類的出現,是一種自然現象,對於中緯度的雪地地區來說,在春夏季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血雪」的出現,也算是比較正常的。
雖然這些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背後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我們都知道,太陽光照射到白皚皚的雪地上,大量的太陽輻射都會反射到大氣中,如果雪地的顏色出現了變化,反射的太陽光就會少了,雪地接收到的熱量就會更多,進一步加快這些雪地的融化。就像我們在太陽底下,穿著深色衣服比穿著白色衣服更熱。隨著雪地融化速度加快,這些紅色的藻類可能生長更快,「血雪」的範圍可能會加大。
氣溫上升、雪地出現「血雪」,2020年真的不一樣嗎?事實上,2020年和過去幾年應該是沒什麼太大的變化的,只是氣溫可能會比有記錄以來平均氣溫高。NOAA的科學報告指出,2020年可能會成為史上最熱年。隨著地球氣溫的上升,這些雪地會加快融化,雖然長出紅色的藻類是比較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地球越來越熱以後,雪地上出現大量的藻類,又讓這些地區的溫度更高,加快這些雪地的融化,最後帶來的影響可能是當地的生態系統出現變化,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海平面的上升。所以,如何緩解氣候變暖,減少這些雪地的融化,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
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採取各種措施來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如太陽能等),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在大力推進植樹造林,讓地球變得更綠。如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到93.24%,這意味著我們國家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當然,當前氣候變暖的趨勢還沒完全得到緩解,所以還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吧,為美好的地球家園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