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鐵隕石怎樣鑑定
1,石鐵隕石本身成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含鎳量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含鎳量多的部分,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酸腐蝕,而含鎳量少的部分受酸腐蝕後,變得粗糙無光澤,這樣就由這些亮的和暗的部分組成了花格子一樣的條紋。除了極少數含鎳量特多的石鐵隕石外,都會出現這些條紋。這是辨認石鐵隕石的一個主要方法。
2,巖石在密度上表現不同,因此密度是一個用來區別石鐵隕石和地球巖石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作為鑑定的決定因素,石鐵隕石密度非常大,可達7-8g/cm3。大部分石鐵隕石是普通球粒石鐵隕石,密度範圍3.0-3.7 g/cm3,密度稍大於地球巖石,例如石灰巖(密度約為2.6 g/cm3),石英巖(2.7 g/cm3),花崗巖(2.7-2.8 g/cm3),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低密度巖石。但是有少量的一些石鐵隕石密度也很低
3,石鐵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間,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
4,殼氣印磁性外,為什麼說元素分析是判別石鐵隕石的必要步驟?因不同的環境形成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元素組成不同的礦物,不同的礦物組成不同的巖石或石鐵隕石。我們在收藏石鐵隕石的過程,可以多了解石鐵隕石形成以及石鐵隕石所含礦物知識,結合地球巖石知識,再來看所持物,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在此建議多以專 業性的書籍跟刊物了解為好,網絡知識都可編輯,要認清準確性確實困難,何不先確定真實性再認真學習,再者與其通過網絡漫無目的的諮詢,何不直接諮詢專 業機構。
5,石鐵隕石主要礦物成分為橄欖石、頑火輝石,其次為斜長石,少部分磁黃鐵礦、鐵、鐵-鎳、隕硫鐵組成。皮殼由網狀隕硫鐵和橄欖石、輝石組成,貫穿石鐵隕石的黑色脈體由微小球粒狀、海綿狀隕硫鐵和橄欖石、輝石共同組成。石鐵隕石具有碎裂結構、微球粒結構、網狀結構。
6,石鐵隕石是石鐵隕石一種,系石英質的石鐵隕石,在進入大氣層後熔融,墜地後又快速冷凝產物,顏色有黑、墨綠、棕褐,表層具拉長狀氣泡及大小不等的圓形氣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環形山狀圖案,密度為2.38g/cm3。 紐扣狀石鐵隕石是石鐵隕石的典型形貌,以產於澳大利亞南部著稱。紐扣狀中 央凸起,圓形邊一圈突起緣,大小一般在2cm,紐扣狀的形成認為,初始階段是一圓形球體,大氣中高速運動,與大氣分子撞擊、摩擦、熔融、蒸發,熔融流體向背面積澱形成扁圓紐扣狀。
7,很多人拿鐵礦石冒充石鐵隕石,讓他測下密度就知道了。4-6克/立方釐米是鐵礦石的密度,如果你的看起來像石鐵隕石的石頭密度落在這個範圍那,那基本就是鐵礦石了。石鐵隕石的密度是7.8克/立方釐米以上。如果密度達不到石鐵隕石的密度,那可能是其它石鐵隕石,但不是石鐵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