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池、玩具電池、扣式電池……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不少產品都與電池掛上鉤,電池帶給我們生活無數的便利。但在便利之外,也有不少市民對廢舊電池是否帶來汙染,如何回收廢舊電池等問題感到特別困惑。12日,筆者進行了相關採訪。
市民:
廢舊電池怎麼回收?是否有汙染?
12日,家住新羅區的吳女士網購了一盒乾電池,「自從家裡有了小孩,玩具就買了很多。安裝在玩具上的電池消耗得特別快!」吳女士很苦惱,在她的家裡還堆放了不下百個的乾電池,因為怕有汙染,吳女士不敢把這些廢舊的電池隨便扔在垃圾桶裡,統一收集在一個小箱子中,裝了大概有半個箱子了。
吳女士覺得電池都是有汙染的,長期這樣堆放在家中也不是解決的辦法,萬一散發汙染的氣體,更是不敢想像。「希望有專門的渠道接收這些廢棄電池,或者有專家告訴我們該怎麼處理。」吳女士稱。
與吳女士有同樣問題的不在少數。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家中主要存放的廢舊電池為5號、7號等乾電池,另外一種為用於計算器的扣式一次性電池、手機電池,這些電池往往因為沒有明確的地方回收,造成有些電池存放時間過長,不少電池還出現了膨脹現象。
對廢舊電池如何回收,引發了政協委員的關注。市政協提案《回收舊電池的建議》中認為,當前全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而乾電池在生活中使用範圍廣,存在不少汙染,建議加大對廢舊電池回收的宣傳教育,同時在各個街道、小區、店鋪安置廢舊電池投放專用桶。
專家:
一般家用電池汙染小,無需專門收集處置
12日,市環保局汙染防治與排放總量控制科林康工程師稱,一般家用電池汙染少,不用專門收集處置。林工表示,當前電池一般分為乾電池和鉛酸蓄電池兩大類,乾電池又分為一次性電池和可充電的電池兩種。日常所用的普通一次性電池,基本為鹼性無汞電池;用於計算器等扣式一次性電池、手機(電腦)上的鎘鎳充電電池、汽車和摩託車上的鉛酸蓄電池等,含有汞、鉛、鎘、鎳、鋅、錳等重金屬,報廢后應該按危險廢物進行收集處置。
據了解,2003年國家頒布的《廢電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中規定:「電池的製造商和進口商應承擔回收廢舊充電電池的責任。」但由於只是技術政策,對不履行的單位沒有進一步的約束措施,缺乏具體和可操作的實施細則與管理標準。
「汽車類含重金屬的電池,由於有回收價值,日常中不容易出現亂扔現象,一般都回收到修理店或者生產企業進行拆解二次加工。而日常所用的普通一次性電池,基本為鹼性無汞電池,對環境影響小,報廢后,隨生活垃圾一同處置,不需要進行專門收集處置。」據林工介紹,國家制定了《關於電池中汞含量的規定》從源頭控制乾電池汙染。2001年起,禁止在國內生產各類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2002年起,禁止在國內市場經銷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2005年起,禁止在國內生產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001%的鹼性鋅錳電池。2006年起,禁止銷售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001%的鹼性鋅錳電池。
「如果把這些普通電池集中存放,會有貯存風險。」林工稱,當前我市沒有收集、處置扣式一次性電池、鎘鎳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等有資質的企業。如果相關組織或個人收集了一些廢舊電池,面臨存貯風險、處置技術不夠完善的問題,集中存放反而可能造成二次汙染。
本文出處:http://www.feiji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