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脫水的電滲透技術研究

2021-01-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深度脫水已經成為含油汙泥無公害處理的重要瓶頸問題,本文以電滲透技術作為突破口,分析其在含油汙泥脫水工藝的應用。本文首先含油汙泥的種類,然後簡述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的優勢應用原理,最後以試驗的方法詳細檢驗電滲透汙泥脫水工藝。

關鍵詞:汙泥脫水;電滲透技術;含水率

引言

含油汙泥是在石油開採、運輸、煉製及含油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固體廢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烴類、苯系物、酚類、蒽類等物質,若不加以處理,不僅對汙染環境,而且也是資源的一種浪費。目前含油汙泥還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而且油泥尚未有效處理辦法。根據工作實踐,含油汙泥無公害處理的關鍵是脫水,降低含油汙泥含水率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汙泥的體積,而且還可以降低汙泥對環境的汙染程度,實現汙泥處理的成本化、無公害化處理。

一、含油汙泥的種類

含油汙泥是化工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根據汙泥來源及組成部分,含油汙泥主要分為以下兩種:(1)含水率高的含油汙泥。含水率高的汙泥主要集中在油田油區和水區罐底部、含油水處理設備的排汙以及罐內和設備定期清理產生的廢物等,其主要是在原油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水率高的汙泥具有流動性強、成分複雜(見表1)以及儲存量比較大的特點;(2)含水率低的含油汙泥。含水率低的含油汙泥雖然其含水率不高,但是其含固率高、含藥劑成分比較複雜。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油儲罐底部泥沙、分離器底泥、幹化池、廢液池液面浮渣、底泥、採油壓裂返排液、井下作業含油泥土及突發情況油氣管線刺漏汙染土壤產生的含油汙泥。(來源於採油過程和原油處理過程)。第二種油泥來源比第一種來源更複雜,第二種油泥是所有油田油泥危險廢物轉移至堆放池,待集中處理,不僅泥沙含量高、藥劑種類多、流動性差,而且在作業和轉移中油泥中有大量的編織袋、手套和雜草等雜物。


二、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的原理及優勢

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藉助複雜的點動力學現象將汙泥中的水分消除。具體的處理流程為(1)電滲析。電滲析的作用是汙泥顆粒的雙電子層中,電場力和毛細管力作用動態平衡的結果。在電場作用下,汙泥顆粒表面的雙電層會發生滑移,這樣可以實現對汙泥顆粒水分的脫離;(2)電泳。電泳的作用主要是在汙泥脫水現象增多時,當汙泥介質固體含量越來越大時,並且不能移動後,電泳的作用就開始顯現出來,具體就是在電場的作用下,汙泥顆粒緩慢的由陰極向陽極方向移動,並且擠壓水分向反方向移動;(3)電遷移。電遷移可以看成是電泳現象中顆粒的大小趨近於零的特殊情況;(4)電化學反應。在電場的作用下,電極附近會出現氧化還原反應、腐蝕作用等等,電化學反應則是通過氧化作用等將汙泥中的水分氧化,以此實現對汙泥的脫水。因此在上述步驟的影響下,汙泥中的水分會逐步的去除,實現脫水。

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是在傳統的脫水工藝上發展而來的,實踐證明應用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具有巨大的優勢:首先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提高了汙泥脫水效果。根據以往的數據表明使用電滲透汙泥脫水技術可以去除60%左右的水分,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其次降低了成本支出,有效地提高了汙泥的處理效率。含油汙泥不僅汙染環境,而且還增加企業的運輸成本。通過脫水可以降低汙泥的體積,這樣可以減少運輸的次數,進而減少企業汙泥處理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電滲透脫水技術實現了無公害處理,避免了對周圍環境的汙染,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

三、電滲透含油汙泥脫水工藝試驗

為了檢驗電滲透技術的含油汙泥脫水效果,以高含水率含油汙泥作為實驗對象進行相關的試驗,具體實驗操作如下:

1.試驗材料及裝置

以某石油企業的含油汙泥作為實驗材料,含油汙泥的含水率為83%,幹汙泥中揮發固體含量為51.2%,汙泥密度為1.02g/cm3。電滲透脫水試驗裝置主要由脫水設備主體、空壓機、電源和超聲發生器組成。具體試驗裝置見圖1:


圖1:試驗裝置圖

2.試驗方法

選取145g汙泥,保證汙泥的厚度為18cm,然後將其放在鋼製脫水桶內,通過調壓閥調節壓力至恆定目標值,在試驗前為了保證通電後電流的穩定性,需要對汙泥介質進行一定時間的機械預壓,具體預壓時間為0.5min,以此保證汙泥的密實。開始後,按照試驗安排分別開啟空壓機、電源和超聲發生器,並分別記錄了運行時間。試驗過程中,滲濾液逐滴滴下,收集在天平上的容器中。每0.5min記錄一次電流數據和滲濾液質量,直至試驗終止,分別關閉空壓機、電源和超聲發生器。

3.試驗結果

3.1電場作用對含有汙泥脫水性能的影響。根據試驗數據表明電場作用對於含有汙泥脫水性能的影響是不同的。電場作用可以降低汙泥的含水率,尤其是電場作用減緩了電流衰減的速率,增加了電滲流量上升速率,增加了汙泥內部電流的連通性,使水分能夠更快速的脫出。但是其需要滿足以下條件:20kHz,聲強0.255W/cm 2 (功率20W),作用時間3.5min,此時汙泥最終含水率為72.90%。

3.2汙泥性質對電滲透汙泥脫水效果的影響。含油汙泥的成分不同,因此其含水率也就不同,對此其對於電滲透脫水的效果影響也就不同:(1)初始含水率的影響。當含有汙泥的初始含水率為74.5%的時候,通過電滲透技術含油汙泥的含水率降低為43.65%,而當初始含水量小於74.5%時,電滲透脫水的效果隨著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減小。如果初始值大於74.5%,那麼電滲透脫水後的含水率會隨著初始值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電滲透脫水技術在含油汙泥初始含水率不太高的情況應用比較好(2)電導率的影響。含油汙泥中的Zeta電位對於脫水效果的影響很大,而電導率對於汙泥的Zeta電位同樣影響很大,例如當Zeta電位增大時,汙泥電滲透脫水效果就高。本次的試驗表明如果在電滲透脫水的過程中投入Na2SO4增大汙泥中的離子濃度,這樣就會壓縮汙泥膠體顆粒的雙電層,有效地降低了Zeta電位的絕對值,緩慢了顆粒的遷移速率,但是其效果並不明顯。

3.3初始汙泥厚度對電滲透作用的影響。試驗表明:在電滲透開始階段汙泥厚度為1cm 脫水較快,當脫水到75%左右時,汙泥幾乎已經不在進行脫水。汙泥厚度為2cm,2.5 cm 時,最終可以使汙泥的含水率降低到60%,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在相同初始電壓梯度下,電滲透汙泥脫水效果隨著汙泥厚度的增加先增加後減小,在汙泥厚度為2cm 時,汙泥的脫水效果最好。

總之,基於我國能源無公害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降低含油汙泥含水率是降低環境汙染、提高汙泥處理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因此基於電滲透技術的不斷發展,石油生產企業要不斷創新電滲透汙泥脫水工藝,以此實現石油生產的無公害、低碳化發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泥脫水預處理技術綜述
    汙泥的脫水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幹化、汙泥濃縮、機械脫水和汙泥幹化等,經上述方法脫水後,汙泥的含水率降低至60%~80%,仍高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置混合填埋用泥質》(GB/T 23485—2009)所要求的含水率低於60%的目標。為了強化汙泥深度脫水,降低汙泥處理和外運成本,提高汙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化效率,汙泥脫水的預處理技術應運而生。
  • 電滲透汙泥幹化脫水技術
    一、工作原理:  電滲透脫水幹化技術是一種新開發的汙泥脫水技術,它將固液分離技術和汙泥自身具有的電化學性質的物理化學處理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電力」進行脫水。具有多種脫水處理技術所沒有的許多特點,它可使活性剩餘汙泥的含水率降到60%以下,這是其他機械脫水法難以達到的。
  • 汙泥脫水設備技術比較與分析
    關鍵詞:汙水處理廠;汙泥脫水;設備;離心脫水機引言:汙泥脫水處理是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經濃縮脫水處理後的汙泥,其體積和含水率大幅降低,不但實現了汙染「減量化」,也降低了後續汙泥幹化焚燒或填埋等處置方法的難度和成本。汙水處理廠設計應用中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 汙泥的機械脫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本節主要講解汙泥機械脫水、汙泥幹化和最終處置。01、汙泥機械脫水總論汙泥的機械脫水主要有帶式壓濾脫水、離心脫水及板框壓濾脫水等方式。機械脫水工藝主要類型及特點如下:1.帶式壓濾脫水噪聲小、電耗少,但佔地面積和衝洗水量較大,車間環境較差。
  • 化學法調理生化汙泥脫水效果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針對城市汙水處理廠的生化汙泥含水量較高不利於後續處理的問題,採用次氯酸鈉氧化法、芬頓(Fenton)氧化法及Fenton+氧化鈣(CaO)聯合法,通過單因素分析法優化工藝條件,對汙泥進行脫水處理試驗研究。
  • 增強垃圾滲濾液處理廠汙泥脫水性能的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 以汙泥比阻( SRF)、毛細吸水時間(CST)、Zeta 電位作為汙泥脫水性能的評價指標,對顯著影響汙泥脫水性能的絮凝劑的添加條件進行優化,並結合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FTIR)對汙泥脫水機理進行闡述。
  • 汙泥電滲透脫水機-亨孚科技
    一、技術原理 汙泥電滲透脫水機系統結合了電泳和電滲原理來去除汙泥中的自由水和結合水。在外電場作用下,表面帶負電荷的汙泥顆粒產生的定向移動稱為電泳現象,而水分子透過汙泥顆粒向相反的定向移動稱為電滲現象。 1、電滲透初級階段。
  • 汙泥脫水方式的選擇?設備的種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國內汙泥脫水裝置主要由以下幾種形式:(1)真空過濾真空過濾脫水機可以連續生產,亦可自動控制,但其附屬設備多,過濾濾布需定期反衝清洗,操作工序複雜,濾布亦容易堵塞,脫水後汙泥含水率高,一般僅用於消化汙泥脫水,故本工程不宜採用。
  • 汙泥脫水設備選型參考
    S形經過,依靠濾帶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汙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把汙泥層中的毛細水擠壓出來,獲得含固量較高的泥餅,從而實現汙泥脫水。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廠家可以生產小型離心脫水機,如果選擇大型離心脫水機,就只能依靠進口,會增加工程投資,同時,離心脫水機受汙泥負荷的波動影響較大,對運行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因此一般汙水處理廠均不採用離心脫水工藝。
  • 疊螺機在汙泥脫水間的改造
    在很多的中大型汙水處理廠,汙泥脫水間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汙泥脫水間一般的配置有哪些呢?汙泥脫水間的布局汙泥脫水間的布局主要與汙泥脫水設備的佔地面積、汙泥脫水工藝有關,常見的汙泥脫水間配有汙泥絮凝裝置、汙泥濃縮池、加藥泵、汙泥入料泵、汙泥脫水設備、螺旋輸送機(深度脫水後的汙泥餅用螺旋輸送機打成塊狀)等。
  • 屏山縣疊螺汙泥脫水設備現貨銷售
    疊螺汙泥脫水設備它能有效地分離固體和液體,獲得直接應用的穩定再生水。根據處理能力,無論何種結構和裝卸方法,離心脫水機都有不同的處理能力例如,我公司生產的傳統SS系列離心脫水機根據工能力可分為公斤等容量。是一家專業的汙泥處理設備製造商。    所有員工剛剛度過了一個舒適而豐富的國慶假期。
  • 汙泥濃縮脫水系統常見運行故障及解決對策
    在汙水處理廠中離心脫水機的主要作用是將汙水處理系統中剩餘的汙泥進行濃縮,然後進行汙泥脫水處理,從而使汙泥達到向外運輸的條件。本文主要的以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中汙泥濃縮脫水系統為基礎,對其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分析,並針對故障問題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措施。
  • 疊螺機的計算幾種常見汙泥復脫水設備
    疊螺機的計算幾種常見汙泥復脫水設備 ,「mrxygv」   江蘇新銘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疊螺機的計算,低損耗,實現任意地點,任何時候的汙泥脫水工作,歡迎來電選購!
  • 東道爾水技術:汙泥濃縮脫水系統常見運行故障及解決對策
    在汙水處理廠中離心脫水機的主要作用是將汙水處理系統中剩餘的汙泥進行濃縮,然後進行汙泥脫水處理,從而使汙泥達到向外運輸的條件。以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中汙泥濃縮脫水系統為基礎,對其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分析,並針對故障問題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措施。
  • 臥式離心機和疊螺機脫水後出現汙泥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臥式離心機和疊螺機脫水後出現汙泥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mrxygv」   江蘇新銘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離心機和疊螺機,低損耗,實現任意地點,任何時候的汙泥脫水工作,歡迎來電選購!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而國內外研究表明,汙泥脫水後炭化製成汙泥炭更能符合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汙泥處置發展方向。借鑑國際經驗,未來汙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四條路徑:一、沼氣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為主的厭氧消化技術路線厭氧消化具有以下優點:1、提高後續處理的效率並減少後續處理能耗。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從事市政與工業汙泥處理處置研究近30年(1987~至今),主編有全國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2007)。1999年起研發汙泥生物瀝浸技術,2004年實現中試工程運行,2010年起成功推向工程應用。與北京中科國通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該技術巳在我國許多汙水處理廠和工業企業得到實際應用。
  • 廣西疊螺汙泥脫水機脫水後竟以這種方式排出
    河南奧瑞克環保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在行業內發布了疊螺汙泥脫水機產品體系。業內專家認為該產品體系的推出,或將加速改變疊螺機行業的產品型號體系與用戶選型習慣,進而成為改變整個汙泥處理設備行業的新誘因。
  • 汙泥脫水設備運行費用比較:離心脫水機、帶式
    ,所以絮凝劑的投加量較少,一般混合汙泥脫水時的加藥量為:1.2 kg/tds左右,汙泥回收率為95% 以上,脫水後泥餅的含水率為65%~80%;而帶濾機為了提高處理量,濾帶不能織得太密,為防止細小的汙泥漏網,需投加較多的絮凝劑,以使汙泥形成較大絮團,一般混合汙泥脫水時的加藥量大於3 kg/tds,汙泥回收率為90%左右,脫水後泥餅含水率80%左右。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3、技術路線生搬硬套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和土地利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