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覺得你能在海嘯中逃生嗎?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這場突如其來的海嘯席捲多處海灘,15國遭到重創,死亡人數接近25萬人。
但在這沉重的數字之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倖免於難的人:
印尼蘇門答臘群島西岸外海約160公裡處,錫默盧島村民發現海水異狀,迅速撤離,逃過一劫;泰國普吉島卡馬拉灣,一位英格蘭的生物學老師克洛斯頓在海裡遊泳時他感受到海水的異狀,急忙上岸,把大家都帶到高處,一併帶上沿途看到的當地婦幼。於是,他們都得以獲救;來自英國的十歲小女孩提莉在麥考海灣也同樣看到了異狀,立刻告知父母,父母又提醒了其他人。因此,在海嘯來臨前海灘已然清空,成為少數未傳出傷亡的海灘。
他們為什麼可以活下來?
【二】
其實,他們只是在看到海水倒退的異狀後,立刻判斷出突然快速的退潮是海嘯發生的徵兆之一,並迅速逃離。而其他人並不是沒看到,他們只是沒有意識到事態嚴重。唯有在海嘯鋪天蓋地而來之時,才慌不擇路,逃離不及。
在天災的面前,出於求生的本能,每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迅速遠離危險。他們的反應足夠快,只是快速的反應遠不足以應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危險。那些活下來的人預先察知了海嘯即將到來的危險,從而可以及時躲避。
因此,他們的獲救歸功於兩點,也是精讀君今天所要講的主題:
①洞燭機先,即預先察知事情的發展、徵兆的能力。②先發制人,先下手採取主動及時解決問題的做法。
【三】
首先,我們如何能做到預先察知呢?
知名科技趨勢預測家丹尼爾·布魯斯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曾預言過科技發展的去物質化、虛擬化、移動化等八大趨勢,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許多人都不以為然。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已經驗證了他曾經的預言:就拿去物質化來說,我們的手機越來越輕薄,雲盤的出現,手機行動支付等都是去物質化的表現。
所以預先察知並不是不可能,對此布魯斯把這種預先察知未來的方法分成三個步驟:
①停。在預察未來之前,我們需要停下忙碌的腳步,利用一定的時間來不斷培養自己。做到第一步「停」,了解先發制人的重要性,努力培養自己洞察先機的能力。這是得以洞燭機先的前提條件。
②看。停下來了解先發制人的重要性和努力培養自己洞燭機先的能力後,就要開始下一步「看」了。學會看向未來,自問將來會面臨的問題,防微杜漸,讓問題不會產生。例如我們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我會遇見什麼問題?我之後的每個時間段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如果你得到了答案,你就應該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該如何改善。
③聽。當花時間看清楚未來後,就開始「聽」,傾聽洞悉未來後的直覺,在直覺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直覺可以幫人們做出創造性的遇見,而傾聽直覺會讓我們的直覺思維越來越發達。
例如法國數學家龐卡萊說:「所謂發明,實際上就是鑑別,簡單說來,也就是抉擇,怎樣從多種可能中作出優化的抉擇呢?經驗表明,單單運用邏輯思維,就是按邏輯規則進行推理是沒法完成的,而必須依靠直覺。」隨著我們越來越懂得洞悉未來,直覺前瞻力越來越強,就能聽到更多的線索。
做好停、看、聽這三步,你就能做到預先解決未來會發生的問題了。
但是光光洞燭機先,那還遠遠不夠。試想,如果海嘯中逃生的英國小女孩提莉當時只是看到了海水異狀,而沒有告知父母並且迅速逃離,那她還會獲救嗎?所以在找到問題和解決辦法的線索之後,我們就要立即付諸行動,先發制人。
【四】
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先發制人?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1979年,當年輕的賈伯斯拜訪施樂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時,他看到了施樂新發明的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相比起傳統的文本界面,程序圖標、窗口化、下拉菜單和絢麗的圖像效果把賈伯斯狠狠震撼了一把。「仿佛蒙在我眼睛上的紗布被掲開了一樣。」《賈伯斯傳》中如此描述賈伯斯當時的感受,「我看到了計算機產業的未來。」賈伯斯回到蘋果後,他立刻下令研究人員開始著手模仿他剛看到的一切。於是就有了如今的iPhone。
賈伯斯在看到未來的硬趨勢之後,立即採取了行動,才有了現在的一系列蘋果產品。所謂的硬趨勢即未來絕對會實現的定數,它是為未來問題找出解決方法的一個主要原動力並且也是預測未來的一個方法。(為何你我都有過「早知道」的遺憾?)
歷史上也有很多因先發制人而獲得勝利的事例:
楚漢之爭,劉邦運用正確的戰術,預先分化收買項羽的部下,切斷項羽的後路最終滅了項羽,令項羽自刎於烏江;古羅馬時期凱撒被刺殺,屋大維和安東尼爭羅馬的統治權,安東尼實力原在屋大維之上,但是在安東尼猶豫不決之際,屋大維搶先控制了羅馬,讓安東尼一敗塗地;......
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光是洞燭機先還遠遠不夠,在洞察先機的基礎上,我們更要學會在行動上快人一步,捷足先登。同樣的,當你在問題發生之前,學會做到防微杜漸,先下手為強,不要等問題發生而是發揮創意先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