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已經爛大街,最好不要對選調生抱太高的期望。
十年前,選調生可謂香餑餑。那時候,有個選調生身份,很容易脫穎而出,被選調到上級機關,藉助大單位、大平臺走上領導崗位。如果是985、211名校畢業的碩士、博士,都是地方政府重點培養的對象,像博士轉正畢業後可以直接定副處,走上仕途的快車道。當然,那時候報考選調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幾乎要求同時具備幹部、黨員和應屆生三個條件才能報考,選調生的整體素質確實比較高。
現在選調生的報考政策放寬,只要具備黨員、學生幹部、獎學金獲得者或者其他榮耀的獲得者等一個條件,是應屆畢業生或者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生,即可報名。普通的選調生對學校的要求也不高,基本上只要是省內的本科院校都符合條件。大量畢業生報考選調生,使得選調生素質參差不齊,和普通公務員沒什麼區別。甚至,因為縮小的考試範圍使得競爭力減小,很不少公務員認為,現在很多選調生如果參加公考考其他崗位,而不是局限於選調生,不一定考得上,由此可見選調生的競爭力。
選調生的出路也是問題。普通選調生現在都要求下鄉鎮街道,服務期過後,少數有門路的調走了,其他大量沒有門路的不得不留在鄉鎮奮戰,卻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內心仍有高人一等的想法,理想和現實巨大的落差,工作強度和壓力沉重的負擔,遠遠超出了他們最初的想像,使得很多選調生陷入了迷茫,沒有幹出成績,像夢想的那樣光宗耀祖,反而早早地隕落了。
這就是選調生面對的殘酷現實。現在除了定向選調生形勢稍好外,其他普通選調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更沒有預料中的前途似錦,報考時務必要理性對待。即便定向選調生,很多地方也取消了博士選調生直接定副處的優惠政策,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的進入,日趨飽和,985不再稀有,預料政策還會調整,再想藉助選調生作為跳板走上仕途快車道,難度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