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現場 記者 楊萍 攝
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為加強西南地區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界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11月29日,2020年西南地區第四次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暨高堆石壩關鍵技術及堰塞壩處置技術交流會在雲南舉行,來自雲南、四川、山東、新疆、重慶等地近上3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交流會。期間將通過3天的學術報告交流與實地考察,搭建一個相互間溝通交流的平臺,推動巖石力學、高堆石壩、堰塞壩處置技術等方面的發展。
西南地區作為我國山地、高原地形的集中地帶,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質災害頻發,嚴重威脅著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且由於高地應力、複雜的地形地質條件等因素,也給我國在該地區的基礎工程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巖石、巖土工程技術難題,很多難題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巖石、巖土力學與工程領域的前沿課題。而隨著一大批水利、水電、交通、建築工程的建設實踐,我國的巖石、巖土工程技術也得到了迅速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王復明、鄧銘江分別作了《滇中引水工程重大技術難題應對措施》《地下工程水災變防控技術的發展》《生態水利與大尺度生態調度研究實踐》的特邀報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宗亮、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文連、庫區環境地質災害防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常務副主任劉新榮等諸多專家學者分別作了專家特邀報告。同時,交流會期間還開展巖石大會主題報告、高堆石壩會議主題報告、青年學術論壇等。
此外,交流會期間參會人員還將前往雲南昭通市對雲南魯甸紅石巖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進行實地考察,就紅石巖堰塞湖進行學術交流和學習。同時,學術大會期間還同期舉辦「CHINA 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科技創新工業展覽會」,搭建展示交流平臺,為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宣傳、展示成果和尋找合作。
此次學術交流會由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指導與支持,雲南、重慶、貴州、四川、廣西巖石(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專業委員會和水利水電土石壩工程信息網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