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6 17:55:00

  近日媒體報導表示,此前將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在展示臺上放出了兩臺樣本機,分別是由華為和中興的手機改造來的,而與原版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電信以及國盾量子作為了這兩臺手機的屏保識別,所以說的這麼深奧,他跟咱們現在使用的量子通訊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或許到現在為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甚至對於什麼是量子也是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見有解釋稱,量子通信和計算的優點有很多,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量子通信在於安全,量子計算在於快速,而量子通話手機自然也是「安全」,這樣解釋倒也可以,不過,終究因為距離太遠,量子還是有點「玄乎」。

  一、什麼是量子通訊

  量子通訊(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的一種通信形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在兩個地點之間進行信息交互,可以完成經典通信所不能完成的任務。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二、量子通訊原理

  量子通信的原理只要有量子糾纏、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秘鑰分配和隱形傳態四個部分。與傳統的密碼學不同,量子密鑰分配是密碼學與量子力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以量子態為信息載體,利用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物理原理來傳輸和保護信息。

  (1)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描述複合系統(具有兩個以上的成員系統)之一類特殊的量子態,此量子態無法分解為成員系統各自量子態之張量積。量子糾纏技術起到安全的傳輸信息的目的。利用固定的兩個量子態糾纏的粒子,攜帶信息傳遞到另一個地區,根據糾纏原理,必須是和它糾纏的粒子才可與其再次形成糾纏態。這樣便可以起到很好的加密作用:即A和B兩個糾纏的粒子表達一定的信息,以A為密鑰,把B傳送到另一地點,那麼若想破譯信息,則必須用A粒子再次和B形成糾纏態方可破譯。這樣大大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安全,且破譯具有唯一性。

  (2)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其具體內容可從以下三方面表述:

  ①不存在任何物理過程,能做出兩個不同的非正交態的完全拷貝。

  ②量子系統的任意未知量子態不能被完全拷貝。

  ③要從編碼在非正交量子態中獲得信息,這些態不遭破壞是不可能的。

  (3)量子密鑰分配

  秘密通信依賴於密鑰,如果發送者Alice和接收者Bob 通信雙方擁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私人密鑰,就可以進行秘密通信。Alice可以把密鑰的對應位加上她的消息編碼的每一位,發送給Bob,Bob收到這個隨機位串後,利用密鑰就可提取出Alice發來的消息。竊聽者即使截獲傳輸中的信號,也不可能獲得任何消息,因為單獨傳輸中的位串本身並不攜帶消息,消息是編碼在傳輸串和密鑰相關中的。

  (4)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又稱量子遙傳、量子隱形傳輸、量子隱形傳送、量子遠距傳輸或量子遠傳,是一種利用分散量子纏結與一些物理訊息的轉換來傳送量子態至任意距離的位置的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它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

  三、量子通訊工作方案

  量子通信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直接通信方案,常見的如「桌球協議「等,是採用量子通信手段直接傳送信息。這種方案也叫量子隱形傳態,是將甲地的某一粒子的未知量子態,瞬間轉移給乙地的另一個粒子。但量子隱形傳態目前處於實驗室階段,在實際的量子通信中尚未有成功實現的報導。

  另一種應用最廣、發展勢頭正猛的是間接通信方案,也稱為量子密鑰分發方案。它有兩個信道:一個是經典信道,使用普通的有線或無線方法發送密文;另一個是量子信道,專門用於產生密鑰。每發送一次信息,通信雙方都要重新生成新的密鑰,即每次加密的密鑰都不一樣,實現了報文發送的「一次一密」,並且在密鑰發送的過程中還可以檢測有無偵聽者,所以它可以在原理上實現絕對安全可靠的通信。目前所謂的量子通信一般採用的是通過量子信道分發密鑰的方案。

  四、量子通訊發展現狀

  量子通信技術自從1992年第一個量子密鑰分發實驗成功以來,在國內外都得到了迅猛發展。

  國外發展

  為了解國外的發展歷程,下面列出國外的幾個量子通信實驗:

  (1)1993年,英國國防部研究局實現了在光纖中利用BB84協議進行了10km距離上的量子密鑰分發。

  (2)2000年,美國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實現了1.6km自由空間的量子密鑰分發。

  (3)2002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的Gisin小組在67km的光纖上演示了量子密鑰分發。

  (4)2004年,日本NEC公司在光纖上量子密鑰分發距離達到了150km。

  (5)2006年,德國、奧地利、義大利、英國的4所大學在兩個海島之間進行了夜晚144km的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6)2008年,歐盟在維也納開通了有8個用戶的量子網絡。

  (7)2008年,義大利和奧地利的科學家首次識別出從1500km高的衛星上反射回地球的單批光子,從而為星地量子通信打下了基礎。

  (8)歐盟計劃於2017年發射量子通信衛星,實現星地量子通信。

  國內發展

  在國內,量子通信以中國科技大學的潘建偉和郭光燦兩個研究小組為主,他們的研究成果經常發表於《Nature》等重要國際刊物。可以說,中國的量子通信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以下是中國學者在量子通信領域的主要發展歷程:

  (1)1995年,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首次用BB84協議完成了演示實驗。

  (2)2003年,中國科技大學在校園內鋪設了3.2km的量子通信系統。

  (3)2005年,郭光燦小組在北京和天津之間完成了125km的光纖量子通信實驗。

  (4)2012年,潘建偉團隊建設成功「合肥城域量子通信實驗示範網」。該網絡有46個節點,連接40組「量子電話」用戶和16組「量子視頻」用戶。

  (5)2012年,中國學者在青海湖完成了百公裡量級糾纏光子對的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6)2013年,中國科學院聯合相關部門啟動了上千公裡的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工程「京滬幹線」項目。這一項目於2017年9月29日正式開通。

  (7)2016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目標是實現北京和烏魯木齊之間的量子保密通信,並且在德令哈和麗江之間實現了距離1200km的大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檢驗,還在衛星和阿里之間實現了星地量子隱形傳態。該衛星質量約640kg,運行在高度為500km的軌道上。衛星上有4個載荷: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量子試驗與控制處理機,可與地面上相距千公裡量級的兩處光學站同時建立量子光路連結。

  五、量子通訊發展方向

  量子通信技術發展成熟後,將廣泛地應用於軍事保密通信及政府機關、軍工企業、金融、科研院所和其他需要高保密通信的場合。量子通信未來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採用量子中繼技術,擴大通信距離。由於單光子在傳輸過程中損耗很大,對於遠距離傳輸,必須採用中繼技術。然而量子態的非克隆原理給量子中繼出了很大難題,因為量子態不可複製,所以量子中繼不能像普通的信號中繼一樣,把弱信號接收放大後再轉發出去。量子中繼只能是在光子到達最遠傳輸距離之前接收其信號,先存儲起來,再讀出這個信號,最後以單光子形式發送出去。量子中繼有很多方案,包括光量子方案、固態原子方案等。

  (2)採用星地通信方式,實現遠程傳輸。採用衛星通信後,兩地之間的量子通信更加方便快捷。在真空環境中,光子基本無損耗,損耗主要發生在距地面較低的大氣中。

  (3)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多地相互通信。量子通信要想實用化,必須覆蓋多地形成網絡。國內外都建成了多個實用的量子通信網絡,下一步的發展是擴大節點數,擴展通信距離,形成大覆蓋面積的廣域網。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工作原理?
    所以,儘管難度很大,我還是決定努力給大家做一個關於量子通信的專題介紹,幫助大家建立對它的基本認知。好了,廢話說了辣麼多,我們開始吧。Part.1 什麼是量子?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十九世紀末。那個時代,是經典物理學的巔峰時代。
  • 中國獨佔鰲頭的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墨子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文/濤聲依舊中國獨佔鰲頭的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墨子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都知道量子科學也有可能成為未來引發第4次工業革命的事物,而量子科學分為很多的領域,其中中國獨佔鰲頭的就是量子通訊,雖然我們知道中國已經發射了墨子號通訊衛星,也知道這件事情美國無法做到,有很多人無法了解量子通訊,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
  • 量子通信是什麼?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
    近日媒體報導表示,此前將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在展示臺上放出了兩臺樣本機,分別是由華為和中興的手機改造來的,而與原版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電信以及國盾量子作為了這兩臺手機的屏保識別,所以說的這麼深奧,他跟咱們現在使用的量子通訊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從量子的本質看量子通訊的騙局!
    量子通信早在1984年就由IBM公司的研究人員Bennett和蒙特婁大學的學者Brassard提出,但是專管通信安全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是連經費都懶得出,原因就是量子通信用的量子糾纏在理論本身都還有很大的問題(連愛因斯坦都搞不懂),真正的量子通信是要通信內容都用量子加密,實用上必須製造一個一個單光子出來量子加密,做不做的出來是一回事,就算做的出來通訊速度也奇慢無比,
  • 量子加密sim卡技術原理是什麼?
    1、什麼是量子加密SIM卡所謂的量子加密SIM卡就是由國盾量子、中國電信與紫光國微三家共同推廣的安全加密SIM卡而已。它的特點有三個;集成存儲:傳統SIM卡裡面的空間非常小,只有幾十到幾百K的空間。而新型的所謂量子加密SIM卡裡面加了SD存儲空間,容量達到幾G,甚至幾十G。
  • 量子通訊衛星有何作用?量子通訊的優勢是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16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衛星,這對於近幾年航天技術飛速發展的中國來說,發射衛星是一件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甚至引不起國人多大的關注,但是這顆衛星卻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顆名字叫做墨子號的衛星不僅僅是一顆衛星那麼簡單,這是一顆用於研究量子問題的衛星,同時在全球範圍上來說,同類型的衛星,這是第一顆發生到宇宙的衛星,因此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但是相比較於此,那麼這顆衛星的作用才是更加值得被我們關注的,那麼這顆衛星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
  • 神秘和現實的重大誤解,量子糾纏和量子通訊一點關係也沒有?
    量子糾纏超越光速2.量子糾纏到底通過什麼,實現兩個粒子相互作用目前未知。這個特點增加了量子糾纏神秘面紗。什麼原理約束兩個粒子仍未知3.愛因斯坦認為量子糾纏不能用於通訊。近年媒體把量子糾纏和量子通訊聯繫起來,甚至有「量子通信基於量子糾纏」的表述:百度百科對「量子通信」的解釋,直接認為: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
  • 量子通信原理
    由於2016年8月16號墨子號衛星的升空,很多人對量子通信非常感興趣。量子通信是建立在量子糾纏基礎上的,而量子糾纏不是容易理解的物理現象對其真實性一直就存在懷疑的聲音。因此對量子通信衛星也出現了懷疑和反對的聲音,有人認為是量子通信本身就是一個忽悠。本文試圖從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出發介紹量子通信物理原理以及墨子號衛星可能要進行的物理實驗。
  • 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工作原理?(深度燒腦)
    最為代表的,是「麥可遜-莫雷實驗」和「黑體輻射」這兩個概念非常複雜,限於篇幅,我就不詳細解釋了。我們只需要知道,「麥可遜-莫雷實驗」後來催生了大名鼎鼎的「相對論」。而「黑體輻射」呢,催生了我們今天的主角——「量子論」。 1900年10月19日,為了解決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報告了關於黑體輻射的研究結果,成為量子論誕生和新物理學革命宣告開始的偉大時刻。
  • 量子糾纏原理
    量子糾纏究竟是什麼原理量子糾纏是指量子態的一種性質。它是量子力學疊加原理的後果。量子糾纏是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即使相距遙遠距離,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 。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到底處於世界什麼水平?
    神奇的量子保密性量子保密通信的基礎原理是什麼?這種性質是量子保密通信原理的一個形象化的描述。因此,一旦有人竊聽量子通信的通道,他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打擾、從而改變量子狀態,使通信雙方察覺,這樣,在物理原理上就保證了通信的安全性。什麼是量子通信?
  • 什麼是量子通訊技術?量子通訊技術對未來發展有什麼影響?
    所謂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光量子通信主要基於量子糾纏態的理論,使用量子隱形傳態(傳輸)的方式實現信息傳遞。
  •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原標題:量子衛星是什麼?)什麼是量子通訊衛星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也透?
  • 詳細的量子點技術分析
    量子點獨特的性質基於它自身的量子效應,當顆粒尺寸進入納米量級時,尺寸限域將引起尺寸效應、量子限域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和表面效應,從而派生出納米體系具有常觀體系和微觀體系不同的低維物性,展現出許多不同於宏觀體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
  •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原標題: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下午 1 時 40 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製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長江CEO9期校友,浙江九州量子鄭韶輝講解量子通訊的技術原理
    8月12、13日,長江總裁悅話走進杭州的高科技企業:九州量子,與長江校友:鄭韶輝先生共同交流,學習量子通訊的技術原理和商業模式,體驗最前沿的科技發展。目前,公司在量子通信領域的投資已逾10億元,提出的專利申請近百項。成立以來,公司在業內一直保持多項優勢,擬定了發展「量子通信網絡建設及運營」和「量子通信設備研發及生產」兩大核心業務,重點突破量子政務、量子商務、量子金融、量子能源四個方向的戰略。
  • 量子通訊、量子計算,中美兩國誰更強?日本排在什麼位置呢?
    不久前,日本媒體發布了《中美主導量子革命,日本有掉隊風險》的文章。該文引用Astamuse統計的論文和專利數量,分析了中美兩國在量子科技方面誰更強,以及日本在量子科技方面日漸掉隊的現狀。量子通訊,中國引領全球當前量子技術有兩大發展方面,分別是:量子通訊
  • 量子傳輸是真的嗎?它到底是什麼?它和經典傳輸有什麼不同?
    但關於在一點是如何做到的,科幻通常都不會給你詳細解釋,但總的來說就是,把一個人以數據的方式傳送到接收方,在原來的地方消失出現在意個新的地方。現在看來,科幻中的內容似乎要實現了。那我們就來看看量子隱形傳輸到底是什麼?
  •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為了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尋求更好的安全性,世界各國政府和其他組織一直在投資和開發與量子通信和相關加密方法相關的技術。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新系統,理論上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實現如何能夠集成到現有和未來的光纖網絡中。
  • 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走勢分析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並因此成為國際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