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研發出新一代全像顯示器技術

2020-12-05 大書的視界

三星電子開發出克服全像圖顯示器缺點的全像顯示器技術,成果刊載於國際學術期刊。該技術可應用在智能型手機、NB等中小尺寸科技產品上,顯示高次元全像圖。

據ET News報導,三星綜合技術院(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全像顯示器技術論文。

全像圖是以3D影像呈現立體圖片,可在屏幕前、後、空中顯示立體影像。影像中的物體彷佛在真實空間裡移動,適合應用在虛擬設計圖、導航、展現歷史文物等多種領域,帶給觀眾身歷其境體驗。

目前開發出的3D全像圖顯示器存在缺點,當全像圖畫面變大,能看到的立體畫面視角就會縮小,若將視角增加,畫面又會變小。

三星研究團隊為了克服前述問題,著手開發全像顯示器技術,找出用Steering-Backlight Unit(S-BLU)光學組件解決窄視角的問題。S-BLU組件由Coherent-Backlight Unit(C-BLU)與電子束偏轉器(beam deflector)組成。

4K解析度畫面等提供窄視角的屏幕也可利用S-BLU組件將視角增加30倍。如此一來不但克服視角限制問題,還可用薄型顯示器產生全像圖。

研究團隊表示,也有考慮以現場可程序化邏輯數組(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晶片實時產生4K全像圖的方式,以面為單位取代點單位演算,讓產生全像圖的算法達到優化。

未來這項技術可應用在智能型手機、NB等中小尺寸科技產品上,作為顯示高次元全像圖的顯示器。三星方面表示,已取得技術商用化的可能性,包括從產生全像圖到播放的完整系統。

相關焦點

  • 三星開發多角度、高分辨超薄全像顯示器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開發超薄平板全像顯示器,試圖吸引追求極致畫質的消費者。 超薄平板全像顯示器的發展受到運算能力和像素的限制,只能從正前方觀看時,才能看到清晰的圖像。三星先進技術研究所(SAIT)攜手首爾大學研究人員和俄羅斯研究人員,研發可從多角度提供高解析度3D影片的超薄交互式全像顯示熒幕。
  • 可嵌入手機,三星研發實時互動超薄全像顯示屏幕
    實現這一突破的科學研究團隊來自於三星先進技術研究所(SAIT)、三星先進技術研究所俄羅斯(SAIT-Russia)光學研究小組和首爾大學。 全像投影本質上是一種 3D 技術,其英文名稱是 Holographic Projection,其中 holo 來自於希臘語,意為「完全的影像」。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發出新一代低成本、高功率密度全釩液流電池電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團隊成功開發出新一代30 kW級低成本全釩液流電池電堆。該電堆採用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可焊接多孔離子傳導膜(成本<100元/m2)。相對於傳統的電池組裝技術,膜材料實際使用面積減少30%。
  • 新一代OLED來了!三星新技術登《科學》,採用太陽能電池板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目前市場常見的兩種 OLED 顯示器路線,有望推進整個顯示屏產業更新換代。一、創新「光學元面」,讓光像聲樂共振一樣調和太陽能電池板和這款 OLED 背後的關鍵創新點,是一個「光學元面」(optical metasurface)。這是一個金屬反射層,帶有納米級褶皺。
  • 三星分拆液晶顯示器業務成立全球最大顯示器公司
    網易科技訊 4月2日消息,三星今日宣布,已經分拆液晶顯示器業務(LCD)成立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該新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大顯示器製造商,將專注於顯示面板技術和面板產品的開發與銷售。
  • 三星計劃在2021年底前持續生產液晶顯示器面板
    打開APP 三星計劃在2021年底前持續生產液晶顯示器面板 釘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4:59:20 根據三星顯示
  • 三星電子分拆LCD面板產業欲轉型
    昨日,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LCD)生產企業韓國三星電子對外宣布,將把LCD業務分離,成立一家子公司,暫定名「三星顯示器」,計劃4月1日成立。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三星電子此舉意在發展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 2019顯示器技術年度盤點,選顯示器認準這幾點幾年內都不會落伍
    QLED背光技術等等,這臺顯示器幾乎融合了目前最前沿的顯示器技術。而今年,三星推出了以CRG9顯示器為代表的第二代帶魚屏,帶來了全新的帶魚屏2.0時代。作為帶魚屏2.0代表產品,三星CRG9帶來的是更高的32:9顯示比例,同時還帶來了更高的解析度以及HDR技術。這在同類產品中一騎絕塵,實際體驗中,在延續一代帶魚屏優秀的觀影體驗同時,更高的現實比例能夠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的視野,遊戲使用,它能讓我們看到更大範圍的地圖。
  • 廣角液晶顯示器 三星C27F591F 售1804元
    27英寸VA面板,全高清解析度,色域SRGB:120%,底座與支架為分離設計,機身背部集成顯示器所需要的各種接口,包括DP、HDMI、VGA等,設計獨特之處還體現在邊框類磨砂金屬處理以及底座未來集成無線充電的可能。
  • 琉晶TOC工藝 三星 S24E360HL液晶顯示器售795元
    【PConline廣州站 行情】三星 S24E360HL靈智節能,採用琉晶TOC工藝,三星創新性的琉晶工藝締造冰醇藍半透明邊框,體現與眾不同的質感.超窄邊框:領先工藝實現四邊框等距的超窄設計,創建專注度更高的顯示效果以及整潔,對稱的外觀T型底座:採用三星琉晶TOC工藝的T型底座設計,實現桌面空間利用率70%的提升!
  • 三星電子推出全球最大的無濾色鏡薄膜電晶體液晶面板
    2005年10月12日韓國漢城消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製造商三星電子近日宣布開發出世界上最大的無濾色鏡薄膜電晶體液晶面板(TFT LCD)。三星表示,10月19日,該款用於電視機上的32英寸無濾色鏡薄膜電晶體顯示面板,將在日本橫濱舉辦的2005國際平面顯示器展覽會上與公眾見面。
  • 七大技術爭寵 未來顯示器路在何方?
    目前在手機方面,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已經全面使用AMOLED面板技術,而這個技術也是未來屏幕部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IPS廣視角已經廣泛與偏光3D技術相結合    此外,三星也轉而研發並且推出了完全使用自家技術的快門式
  • 傳三星再次推遲8代QD-OLED顯示器投資
    來源:天極網隨著5G+A lot的智能互聯,許多朋友對電視產品的顯示技術也變得尤為關注。近日,有媒體傳出,韓系廠商三星再一次推遲了旗下8代QD-OLED顯示器項目的投資,並且極有可能將日期推遲到了明年。
  • 三星電子考慮採用區塊鏈總帳系統 三星SDS已開始研發
    【TechWeb報導】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去年價格瘋漲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也帶火了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而三星電子則在考慮採用區塊鏈總帳系統來管理供應鏈,三星集團的物流和信息技術公司(SDS)已開始為三星電子研發所需的系統。
  • 面向下一代計算的微顯示器
    一個微型攝像機將跟隨您的指尖和身體移動,使您可以像在《頭號玩家》中所描繪的那樣來移動圖像和文本,甚至可以比《黑客帝國》中描繪的VR走得更遠。谷歌是未來技術的領頭羊谷歌正努力將22世紀情景帶入手機和其他可攜式設備,他們的下一代「助手」將在您的可攜式設備上顯示強大的AI力量。想像一下,一個可以實時理解和處理人們口頭請求的助手——可以將回答速度提高十倍。啟用語音功能的助手可以完全針對您的生活、工作甚至開車方式進行自定義。
  • 顛覆你的視界 三星49吋超寬屏顯示器評測
    ,今天我們評測的主角——三星CHG90擁有49吋、32:9的超大屏幕,採用三星QLED量子點技術,實現了125%sRGB的色域覆蓋,同時10.7億色數更是實現了64倍色彩豐富度的拓展,畫面色彩更加真實。
  • 黑白分明 高對比度液晶顯示器全解析_三星 931BF_液晶顯示器評測...
    液晶顯示器技術的研發速度也是突飛猛進的, 對比度的提高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般來講,普通液晶顯示器的對比度均可達到500:1,而少數採用了新技術(三星MagicContrast/LG「銳比」)的產品,其對比度可達2000:1,如三星931C、三星931BW、三星931BF、LG L194WT、LG L204WT。
  • 三星顯示器公司宣布延長LCD面板生產時間
    【TechWeb】1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需求增加,三星電子旗下的面板製造商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今日宣布延長LCD面板的生產時間。雖然該公司延長了LCD面板的生產時間,但該公司表示,延長多少時間將取決於市場狀況和盈利能力。
  • 放棄TFT-LCD,獨吞OLED不止,深度解密三星最新顯示技術Micro-LED
    隨著中國液晶面板生產企業的進入,TFT-LCD面板的利潤必然會出現下降,而中國面板生產企業擁有成本優勢導致將導致三星和LG在該行業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也許正是在數年前意識到如今的形式,因此在2007年前後開始研發OLED面板技術,不過它們選擇的領域有所不同,三星的OLED面板主要針對智慧型手機等中小尺寸電子產品,而LGD則選擇了電視等大尺寸電子產品。
  • 三星自研CPU之路結束,下一代獵戶座還能看到嗎?
    三星自研CPU之路結束,下一代獵戶座還能看到嗎? 作為一個晶片系統,SoC一般由CPU、GPU、NPU和存儲等部分組成,CPU是SoC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CPU都不是SoC廠商自主研發,蘋果、華為與聯發科用的是英國廠商ARM的「公版」CPU,前段時間ARM因為美國壓力,還差一點中斷對華為的CPU技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