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選擇專業因人而異,沒有固定的模式,興趣愛好、家庭期望、親朋好友的影響因素等等,均可能作為參考因素。但是,在我看來,學生最重要的選擇依據應是「興趣」。
考生填報的首要依據是有興趣或潛在的興趣、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再結合分數,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人云亦云。過去考生填報志願時常見的誤區是,考生會根據自己的考分來填報與這個分數對應的專業,而較少關注自身興趣和發展方向。按這種方式填報志願,錄取的專業未必適合考生。考生若對未來從事什麼行業還不確定,那就選擇一些基礎性、可拓展的專業。
另外,考生選擇專業應該儘量選擇每所大學的優勢學科或重點學科,因為這些學科匯聚了一所高校的頂級師資和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源頭和基石。
2020年,華理繼續推行大類招生,入學後一二年級轉專業比例可達15%,學生可更多自主選擇。在一本批次(本科普通批次,普通類),有52個專業按照16個專業類招生,其餘按專業進行招生。藝術類4個專業按「設計學類」大類招生。在其他批次或特殊類型批次錄取時,按照專業進行招生。
首次推行跨學院大類招生,化工學院、藥學院全部專業聯合按「化工與製藥類」大類招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部分專業聯合按「化學類」大類招生,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部分專業聯合按「機械類」大類招生。另外,計算機類與電子信息類兩個大類合併按「計算機類」大類招生。
同時,今年按「工科試驗班」模式進行大類招生,首批「智能與機器人」和「生物醫藥」兩個工科試驗班,進一步聚焦國家未來戰略發展亟待解決和攻克的關鍵核心技術,培養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必爭領域人才。
首次推出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試點項目,「化工與工程管理」、「計算機與金融」、「應用化學與生物科學」,多學科交融,培養跨學科交叉複合型人才。學生在本科畢業時,將拿到雙學士學位證書。
此外,從2019年開始招生的中法國際卓越工程師班,按照化工與製藥類(國際卓越工程師班)招生,採用「雙結合、多出口」3+3中法聯合培養模式。國際卓越工程師學院依託法國化學工程師院校聯盟(FGL聯盟),由華東理工大學與雷恩國立高等化工學校共同創建,學院引進法國精英工程師教育優質資源,融合中法雙方人才培養優勢,踐行卓越工程教育理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和企業界領袖。
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和毒理學、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通常情況下,ESI排名的「前千分之一」,實際排名相當於位列學術界「500強」、甚至百強,躋身於世界一流水平。
華理有12個專業是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分別為: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社會工作、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特色專業建設點的設立,既體現了學校在專業建設上的優勢地位,同時也對學校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