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北太平洋為核心分布的全球古陸板塊,形態各異,特徵鮮明。然而,它們的造型輪廓卻具有突出的共性特徵,主要表現為由低到高的三級梯級分布以及大、小頭的特徵。
以動態生物的頭、尾來標記古陸板塊的大、小頭,似乎更具象徵性。將古陸板塊寬闊、低地部分標記為頭部,而狹窄、高原部分標記為尾部。
1、外圍四大金剛古陸板塊(歐洲、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亞本島古陸板塊)
歐洲古陸板塊整體呈現"頭東北尾西南"布置,其頭部為寬闊的平原低地、河網縱橫,中部多為丘陵地帶,尾部為伊比利亞半島高原,面積瘦小。從頭到尾,由寬到窄,歐洲古陸板塊表現出明顯的由低到高的三級梯級輪廓。
非洲古陸板塊為"頭北尾南"布置,頭部為寬闊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尾部則為瘦窄的高原地區,三級梯級輪廓並不突出。
印度古陸板塊也呈現"頭北尾南"布置,頭部為寬闊的恆河平原,尾部則為瘦窄的得幹高原,中間似乎缺少丘陵過度地帶,三級梯級輪廓變化非常突π。
澳大利亞本島古陸板塊比較特殊,因為其肩負著地心形象代言人的特殊使命。但仍然表現出鮮明的頭尾特徵,其布置方位為"頭南尾北"。頭部為澳大利亞盆地和寬闊的中部平原沿海區域,尾部則為收窄的高原分布,缺少中間丘陵地帶,三級梯級輪廓不十分突出。
2、中間層"四圍"古陸板塊(亞洲、北美、南美和南極洲古陸板塊)
亞洲古陸板塊(印度古陸板塊除外)為"頭北尾南"布置,頭部西伯利亞多低地、平原,中間為蒙古高原和我國丘陵地帶,尾部則為最高的青藏高原,其三級梯級輪廓變化分明,而"頭大尾小"的特徵並不鮮明。
北美洲和南美洲古陸板塊均為"頭北尾南"布置,頭部寬大,多平原、低地或島嶼溼地,尾部為瘦窄高原,其三級梯級輪廓不十分突出,而"頭大尾小"的特徵鮮明。
南極洲古陸板塊為"頭東尾西"布置,其整體輪廓栩栩如蠕動蝌蚪,頭尾分明。由於完全被冰雪覆蓋,南極洲板塊的三級梯級輪廓還無從知曉,從相關的探測科考資料推測,其頭部或為寬闊平原,而細尾多為丘陵山脈,符合由低到高的梯級變化。
3、西北太平洋洋底核心龍眼帝王古陸板塊
西北太平洋洋底古陸板塊為"頭東北尾西南"布置,頭部為寬闊平坦的東北太平洋洋盆,中間為星星點點島嶼形成的丘陵地帶,尾部則為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形成的"超級動感地帶",相對於東北太平洋洋盆海拔而言,它們無疑是高原地區。西北太平洋洋底古陸板塊三級梯級輪廓和頭大尾小的特徵最富有經典的代表性。
4、島嶼的梯級輪廓特徵
大不列顛島呈現"頭東南尾西北"布置,頭部為寬闊的平原,中間為奔寧山脈,尾部為瘦窄山脈,表現出鮮明的頭大尾小、頭低尾高的三級梯級輪廓特徵。
被稱為"世界心臟"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由於其輪廓版圖過於迷你,三級梯級輪廓不明顯,不過,頭寬尾窄的特徵顯而易見,其"頭北尾南"的布置,與澳大利亞本島恰好"面對面"。
5、國家版圖的三級梯級輪廓特徵
在全球所有國家版圖中,我國國家大陸,從東到西,由沿海平原丘陵到中部雲貴、黃土及內蒙高原,再到西南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三級梯級輪廓變化最為突出。東部沿海平原,寬闊豐滿,西南部青藏高原,在印度古陸板塊逆時針旋轉、蠕動擠壓下,動態杏感。
6、人類分布的梯級輪廓特徵
地人合一,不難發現,人類在古陸板塊(南極洲板塊除外)上的疏密分布與古陸板塊的三級梯級輪廓造型具有大概率的反向可比性,即古陸板塊的頭部,寬闊的平原低地,多為人類密集活動區,象徵著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的首都多位於此,如: 俄羅斯的莫斯科,英國的倫敦,印度的新德裡,為典型代表。而古陸板塊不斷升高的尾部,人類分布則逐漸稀少。
7、日趨活躍的組合演化古陸板塊尾部
外圍的四大金剛古陸板塊(歐洲、非洲、印度及澳大利亞本島板塊)為原始古陸板塊,它們的尾部未表現出地震、火山等地質活動。南極洲古陸板塊為獨立自由的板塊,尾部基本處於靜默狀態。北美洲與南美洲古陸板塊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的尾部(墨西哥及智利)多強烈的地震與火山噴發等地質活動。
亞洲古陸板塊尾部為受印度古陸板塊逆時針旋轉、蠕動擠壓形成的青藏高原,其周圍尤其在我國境內,斷裂帶區域多誘發強烈地震。
西北太平洋洋底古陸板塊的尾部,即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區域,大大小小的地震、火山噴發活動頻繁上演,有時還伴隨著洶湧的海嘯。所有這些均表明,西北太平洋洋底古陸板塊的尾部日趨活躍,進而表明,洋底古陸板塊逆時針旋轉、蠕動北漂整體趨於活躍。
8、特殊的天體戒指——澳大利亞愛爾斯巖的大小頭特徵
位於地心形象代言人,澳大利亞本島古陸板塊幾何中心的愛爾斯巖,無疑是一枚象徵著天體愛情的特殊天體戒指,其布置方位為「頭東尾西」,頭高寬而西低狹。與古陸板塊群三級梯級造型輪廓相比,大小頭特徵符合,而梯級造型變化恰好相反,似乎有何特殊含義……
我們無法迴避全球古陸板塊造型輪廓的共性特徵,這是雜亂無序的偶然,還是天地演化有序目的的必然?亦或偶然中的必然?其演化的根源是什麼?有何象徵意義?該如何解讀古陸板塊類似的豐富肢體語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