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類的航天技術還在起步階段,連太陽系都沒有飛出去,旅行者1號探測器目前也只是出了日球層,還沒有擺脫太陽的引力。太陽系的半徑至少有1光年,憑人類目前的技術,飛出太陽系都需要上萬年。
(經過幾十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才剛出了日球層)
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僅適用於太陽系,人類現階段也只能對太陽系內進行探索,經常討論第一、二、三宇宙速度也就不奇怪了。即使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也很難在太陽系內自由馳騁。目前人類的飛行器達到第三宇宙速度還是在依靠行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實現的。
下面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人類對這些宇宙速度等級的定義
1,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衛星環繞地球所需要的最低速度,每秒7.9千米,又稱之為環繞速度。物體達到了這個速度就不會再落回地球表面了。當衛星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時,軌道就會變成為橢圓。
2,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就是太空飛行器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成為人造行星、玩繞太陽公轉所需要的最低速度,每秒11.2千米,又稱之為脫離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就是從地球上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擺脫太陽的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低速度,每秒17.9千米,我們又將其稱之為逃逸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還是在考慮了地球公轉速度(30千米每秒)的情況下,所得出來的最小速度。若沒有地球的助力,在地球公轉軌道處,物體要擺脫太陽的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將為42千米每秒。
4,第四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從地球上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擺脫銀河系的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要的最低速度。
由於人類對銀河系知之甚少,銀河系的質量及半徑都十分不精確,因此算出來的第四宇宙速度,也只能作為參考。第四宇宙速度大約為110~120千米每秒。
點擊播放 GIF 1.5M
(太陽帶著八大行星在星際空間中飛行)
銀河系的直徑約在10萬年以上,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太陽或者說是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中心做公轉運動,大約2.25~2.5億年公轉一周,公轉速度約為每秒220~250千米。
為什麼很少有人談及第四宇宙速度?
以目前的推進技術,第四宇宙速度還實現不了。可能有人注意到,目前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靠近太陽時的最高速度不是都達到了第四宇宙速度嗎?但那只是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產生的加速作用,並不是太空飛行器真正的速度,目前憑人類的加速技術根本達不到。要想達到第四宇宙速度就需要不斷的加速,所需要用到的燃料是驚人的,目前人類還辦不到。
前三個宇宙速度的數值大小都比較精確,目前的使用範圍較廣,除了在中學教科書上有學,在科普及新聞報導中也經常提及,而第四宇宙速度的數值不是很精確,應用也不是太廣泛,故很少有人提起。
總結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之所以對第四宇宙速度避而不談,就是因為其數值不準確。此外,人類就算以第四宇宙速度飛行,也需要上億年的時間才能飛出銀河系。
人類即使脫離了銀河系,還需要脫離本星系群以及本超星系團,即第五宇宙速度以及第六宇宙速度,第五宇宙速度每秒至少要達到上千公裡才行。至於脫離總星系,也就是宇宙,速度必須要超過光速,目前看來根本是天方夜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