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揭曉。由於2018年的醜聞事件,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缺席,所以今日同時公布了2018年和2019年兩屆的諾貝爾獲得者名單,其中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和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彼得·漢德克摘得此項榮譽。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同時也引發全世界讀者的一番閱讀熱潮,下面我們來看看近十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其代表作品。
2018&2019年
奧爾嘉·朵卡萩,波蘭作家,1962年生於大波蘭省蘇萊胡夫,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1987 年發表詩集《鏡子裡的城市》,接著發表了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和黑夜的房子》等,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彼得·漢德克,1942年出生,1960年入格拉茨大學學法律,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1965年,漢德克公開發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說《大黃蜂》,1966年他的劇作《罵觀眾》發表後,他開始受到關注。1967年發表的劇作《卡斯帕》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2017
石黑一雄: 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 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代表作《長日將盡》《別讓我走》《被埋葬的記憶》。
2016
鮑勃·迪倫:1941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獲獎理由: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代表作:《隨風飄蕩》、《答案在風中飄》 《時代在變》《像一塊滾石》。
2015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於蘇聯斯坦尼斯拉夫(現為烏克蘭)。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記者、散文作家,代表作:《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
2012年,我國知名文學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學者,莫言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其代表作品為《紅高粱》、《酒國》,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