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際網路財經江湖
近期,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行政處罰,行政處罰內容為罰款5萬元。被處罰原因為:酷我公司因用戶購買VIP會員後仍收到廣告,與頁面宣傳文字「廣告屏蔽」不符。
據悉,酷我音樂在其官方程序「酷我音樂」會員中心首頁有「免廣告」一欄,點擊出現「廣告屏蔽。無廣告推送,靜靜享受屬於你的音樂時光」文字表述內容。但實際在購買會員後仍然有廣告出現。酷我音樂被罰事件持續發酵,在微博上引發網友熱議,
2020年4月11家音視頻網站被約談,音視頻網站隨著時代的發展受到歡迎,會員標榜權益良多,付費過後發現竟還要付費。音視頻平臺會員被當韭菜割的年代,到底過去了嗎?
「會員」套路深,免廣告定義不一音視頻平臺推出的「會員」模式,標榜著免廣告,會員在平臺上享受多重權利,但是最終實際解釋權仍然歸於平臺。以酷我音樂為例,廣告屏蔽與宣傳文字不符,所以被罰,而被罰之後酷我音樂表示,在接到用戶反饋後,第一時間對頁面進行了優化完善,目前新版本頁面對豪華VIP「廣告屏蔽」範圍作出了詳細界定及解釋。並未給出用戶所需的解決方案。
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調查的數據發現,91%的受訪者購買過音視頻平臺會員服務;用戶購買會員主要看重的依次是「免廣告」「會員提前看」「資源豐富」「音/畫質清晰」;但80.22%的用戶成為會員後仍然遇到過廣告。在酷我音樂被罰事件後,不少網友發起討論,不僅僅是酷我,許多視頻平臺會員表示這是正常現象,有些平臺甚至推出「VIP廣告」,開屏廣告、彈窗廣告、頁面廣告、暫停頁面廣告等現象大量存在。
在江湖老劉看來,會員模式的推出是給會員便利,經過平臺的「演變 」反而成為了平臺圈錢的手段,會員並未享受到應有的福利,甚至還推出一系列針對會員的廣告。會員模式暗藏「陷阱」,平臺套路深,會員服務也淪為「搖錢樹」。
會員費後再付費,平臺圈錢花樣多據了解,我國網絡視頻付費用戶規模已達3.4億多人,內容付費收入已超過視頻網站總收入的1/3。多數平臺會員制仍需二次付費,騰訊視頻曾因《慶餘年》電視劇超前點播被批「吃相難看」,會員在觀看《慶餘年》最後幾集時遇到超前點播,即會員仍需花費50元才能繼續觀看。當時整件事情引起騰訊會員們強烈不滿。
這樣的會員套路多不勝數,影視會員們觀看部分電視劇或電影時,仍需支付費用,甚至還有觀影時間限制,又或是需要花錢購買相應的券才能觀看。而音樂平臺會員要二次付費購買才能收聽音樂或者觀看視頻。不少消費者在開通會員之後發現會員模式並未達到自己預期效果,被平臺花樣圈錢。
在江湖老劉看來,音視頻平臺會員花樣圈錢,一茬一茬地割韭菜,是在辜負消費者的信任。長此以往,消費者信任危機就離平臺不遠了。平臺輸送的不正確利益觀,就是在「割韭菜」。平臺「扮豬吃老虎」,吃相難看,長遠來看,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整個行業都將面臨發展危機。
平臺自動續費,會員退費難購買過音視頻平臺會員的消費者深知,在選擇購買會員時有捆綁操作,有默認勾選「自動續費」選項。消費者無意識選擇自動續費,後期發現取消續費手續複雜,取消續費門檻多。在扣費時並不會和消費者本人進行「確認」就自動續費,本人不會受到任何通知。甚至有網友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愛奇藝,表示「很早之前就註冊手機號,愛奇藝仍自動扣費」。
平臺自動續費容易,但會員本人要求退費難,江湖老劉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音視頻平臺的投訴多集中在「誤導開通會員」「不予退款」「亂收費」等問題,退費困難,平臺無法積極回應。
在江湖老劉看來,音視頻平臺會員被消費者選擇,是消費者認可其平臺願意為其服務和內容買單,但音視頻會員模式亂象頻生,平臺反饋給消費者的卻是花樣圈錢。儘管短期內,平臺獲得可觀的利益,但長期以往只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進而改變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向。平臺應加強自我監管力度,完善內容和服務,用「硬實力」為自己正名,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同時希望相關監管部門對此類平臺也嚴厲打擊,維護我們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