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最近對橡木原木進口發布了新規,新規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歐盟不再允許進口美國一直用溴甲烷(MB)燻蒸過的橡木原木。類似的規定還有2018年5月,我國對進口原木進行了規則變更,要求必須在出口國本土完成燻蒸或者剝除樹皮。
歐盟新規涵蓋內容
1、橡木的燻蒸過原木
歐盟允許溴甲烷燻蒸過的帶樹皮的橡木原木的豁免已經到期。
在2020年12月31日以後到達歐盟的溴甲烷燻蒸過的帶樹皮的橡木原木的發貨將被拒收。
此時只有歐盟認可的替代品處理的原木可以發貨,原木切削成方形,並去掉樹皮。
2、白橡木未燻蒸處理過的原木
歐盟允許未燻蒸處理過的帶樹皮的白橡木原木進入指定的歐盟港口卸貨的豁免到期。
在2020年12月31日以後到達歐盟港口的未燻蒸過的帶樹皮的白橡木原木的發貨將被拒收。
此時只有歐盟認可的替代品處理的白橡木原木可以發貨,原木切削成方形,並去掉樹皮。
我們不禁產生諸多疑問,進口原木為什麼要進行燻蒸或剝皮這樣的處理?為什麼要對燻蒸方法進行規定和限制?還有其它能夠替代且更加合適的方法嗎?本文將從進口原木處理技術的角度,為大家梳理當前原木在進出口時面臨的問題。
01 進口原木為什麼要燻蒸?
進口木材在彌補國內木材短缺矛盾的同時,也帶來複雜的有害生物疫情和質量安全問題,給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安全帶來隱患,且情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有害生物逐年大幅增長:僅以2009與2010年為例,2009年我國從進境木材上截獲各類有害生物16967種次,2010年截獲各類有害生物20477種次,同比增長21%。
二是有害生物種類更加複雜:2008年以來,僅青島局從木材中截獲有害生物有雲杉八齒小蠹、非洲大蝸牛、松材線蟲、六脊堅甲等林木害蟲156種,共計2117批次,其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41種、532批次。
三是國外蟲害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全國各口岸記錄顯示,目前所有70多個原木輸出國中,均截獲到各類有害生物。
原木易攜帶外來生物,存在較高風險。一方面攜帶活蟲可能性大:危害原木的害蟲一般為鑽蛀性害蟲,鑽到木材內部進行取食、繁衍,經過1-2個月海上的長途運輸,蟲卵已孵化為活蟲,對輸入國造成生物入侵的風險較大。
另一方面病害發生概率高:由於在海上運輸時間長、空氣溼度大,加之夏季高溫,密閉在貨櫃內的木材極容易發生黴變。無論是蟲害,還是病害,到岸之後都存在傳播風險。
因此,對進口原木實施「外來物種滅活處理」就顯得必要而且重要。目前而言,最常用的處理方式是「燻蒸法」。
02 燻蒸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之處
燻蒸就是採用燻蒸劑在密閉的場所殺死害蟲、病菌或其它有害生物的技術措施。
用於木材的燻蒸殺蟲方法與流程
燻蒸劑一般採用溴甲烷,俗名溴代甲烷。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國家在燻蒸時採用的試劑,但也是此次歐盟調整木材進關規定的「癥結所在」。
溴甲烷,又稱溴代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具有強烈的燻蒸作用,能高效、廣譜地殺滅各種有害生物。除了主要用作土壤燻蒸劑外,溴甲烷還用於需貯存的貨物和易腐物品的燻蒸,有時也用作建築物、船隻和飛行器的消毒劑。
溴甲烷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劑
但作為一種對這些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殺蟲劑,對人的毒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劑,可對人的皮膚、肺、腎臟和肝臟造成直接的損傷。溴甲烷還是一種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溴甲烷破壞臭氧層
03 溴甲烷燻蒸的替代方法有哪些
既然使用溴甲烷作為原木燻蒸劑有危害人體和環境的危險,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明令禁止使用這種試劑,那麼還可以採用什麼方法用來替代,從而達到對進出口原木的防疫處理呢?
03-1 使用其它燻蒸劑代替溴甲烷
田納西州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以來使用的溴甲烷燻蒸劑,其有效性是不確定的,但是如果要逐步淘汰這種試劑的使用,那麼將會導致原木燻蒸的成本增加。
就目前的實驗表明,磷化氫和硫醯氟可用來替代溴甲烷進行商用燻蒸,這兩種試劑的效果可以保證對木材蟲害的隔離水平,並且對現有業務、基礎設施、產品質量以及經濟性的幹擾程度降到最低。
此外,在紐西蘭,乙二腈被認為也是溴甲烷的有效替代品,可用於原木的進出口貿易中。因此,採用其它危害更小、無危害的燻蒸劑來代替溴甲烷是應對當前狀況的一個方法,但新的試劑帶來的成本、管理上的變動需要逐步調整適應。
03-2 對原木進行去除樹皮與削方
進行燻蒸處理的進出口原木,其木皮通常是不予處理的,因為潛藏在木皮裡的各種生物將在燻蒸過程中被滅活。如果不採取燻蒸,直接去除樹皮並把木材削成方形也是有效防疫的方法,這也是目前應對禁用溴甲烷規定的明顯有效的措施。
此外,從處理成本上來說,一些出口商表明剝除樹皮的成本要明顯少於燻蒸,因為剝去樹皮後一個貨櫃可多裝10%的原木,樹皮通過賣給工業市場還可回收大約40%的剝樹皮成本。但是把原木切削成方形的成本與生產能力還沒有任何估算。
03-3 對原木進行熱處理
所謂熱處理,即運用真空和蒸汽處理原木,從而達到木材內潛藏生物被滅活的效果,這種方法不需要採用任何化學試劑,與燻蒸法相比時間也大大縮短。
原木熱處理技術具有與溴甲烷燻蒸處理相當的除害能力,作為物理處理方法,具有更好的環境友好性,且工藝和裝備技術相對成熟,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
但是大規模地應用對基礎設施的要求是當前熱處理無法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而且如同用硫醯氟燻蒸一樣,作為對進口原木處理的一種方法,歐盟等地區仍未認可。
04 結 語
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開始禁止使用溴甲烷作為燻蒸劑進行原木的生物滅活處理是大勢所向,這必然要求原木貿易商與相關單位革新技術,改變方法。技術服務生產,但是技術本身的無公害性、環境友好性包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