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磷TP超標的調試過程與思路!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廠區概況

我們汙水處理廠主要是處理城市生活汙水,日處理量為3000 m3/d,其出水標準為一級A標。

二、工藝概況

我們汙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為AAO+MBR膜汙水處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圖如下:

三、除磷效果低

從運行到現在其他指標如COD、BOD5、總氮(TN)、氨氮(NH3)、SS和pH等日常重要指標均達標,唯獨只有總磷較難達標,需要靠大量的PAC才能達到出水指標,為降低物化階段藥劑的成本,提高公司利潤,故針對於總磷處理效果低問題進行分析並解決。

四、理論分析原因

1、溶解氧(DO)濃度

厭氧菌在厭氧或缺氧環境中將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3類可快速降解的基質(Sbs),但是溶解氧(DO)大於0.2 mg/L時Sbs中的低級脂肪酸會被氧化。因缺少低級脂肪酸使得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無法分解體內的多聚磷酸鹽將PO43-到環境中,從而導致部分聚磷菌到好氧階段無法充分吸收磷。

在好氧環境中,聚磷菌需要足夠的氧(DO>2 mg/L)分解有機體內的PHB和外部碳源,產生驅動力(pmf)將體外的PO43-輸送導體內合成ATP和核酸,並且可逆濃度梯度吸收PO43-合成細胞儲存物多聚磷酸鹽。

2、PAC投放不足

PAC除磷原理:Al(OH)3 + PO43-=AlPO4↓+H2O,當PAC不足時會影響降低除磷效果。

3、汙泥齡

廢水中磷的有效去除,必須依賴於排泥,因為聚磷菌在好氧段所吸附的大量磷如果不能通過排泥的方式將其脫離出系統的話,則磷始終在系統內,要麼繼續循環回流,要麼隨放流水排除系統。所以汙泥齡控制是必要的,有研究表明:當泥齡為30d時,除磷率可達40%;當泥齡為17d時,除磷率上升到50%;當泥齡降至5d時,除磷可高達87%。

4、系統水體的pH

除磷過程中pH的適宜範圍:6-8。因為水質的pH對很多的參數有著重大的影響,例如沉降性、PAC混凝效果、聚磷菌的生長等,這些都會影響除磷效果。

5、底物濃度

一般認為,較高BOD負荷可取得較好的除磷效果, 生物除磷的碳磷比低限是BOD/TP=20。另外,有機質的特性對除磷效果也有影響,低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誘導磷釋放的能力較強,磷的攝取量也較大;高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誘導磷釋放的能力較弱,磷的攝取量也較小。

6、NO3-和NO2-

NO3-和NO2-的存在會抑制聚磷菌的厭氧放磷過程,進而影響好氧聚磷的效果。NO3--N濃度<2 mg/L但COD/TKN>10時,NO3--N對生物除磷的影響就減弱了。

五、現場調查及分析原因

下面是進行的實驗測定的數據和圖片如下:

分析:

1、由pH可看出,其波動穩定切在允許範圍之內,所以可以排除。

2、由溶解氧數據和圖看出,其厭氧或缺氧階段溶解氧都大於0.2 mg/L,因此可以判斷這是總磷超標的一部分原因。

3、汙泥濃度過高,導致的SV30%高,因此可以判斷沒有排泥而導致的總磷超標。

4、對於PAC投放量、底物濃度、NO3-和NO2-不進行分析,①PAC投放量如果增加,與本次調試目的不符,②底物濃度(BOD5)測定時間過長, ③只要有厭氧和好氧加回流階段都會產生NO3-和NO2-所以不對此進行研究。

六、調試

由上述得出厭氧池和缺氧池溶解氧過高和汙泥濃度過高的而導致的總磷超標,對此分別進行調試;

1、溶解氧

厭氧池和缺氧池溶解氧偏高的原因為:池內推進器過快使誰的流速快增加波動可能使溶解氧增高,進水是高往低走如瀑布一樣接觸到空氣也可能使溶解氧增高,厭氧池和好氧池與好氧池的連通性也可能導致溶解氧的增高。

因此,調試水下推進器的速度,對於進水位置和水池的連通性較難更改,為此投放除氧劑降低溶解氧。

2、汙泥濃度

對此沒有什麼辦法,就是排泥。但是不能突然大幅度排泥,需要循序漸進。

這只是初步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還需要長期觀察。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 汙水生物除磷工藝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本節主要講解汙水生物除磷原理以及汙水生物除磷工藝。01、汙水生物除磷名詞解釋汙水生物除磷指的是在活性汙泥法處理汙水時,通過排放聚磷菌較多的剩餘汙泥,去除汙水中磷的過程。
  • 生物除磷的碳源討論
    汙水廠的工藝管理人員常常會遇到一些磷去除的問題,比如在同樣的加藥情況下,出水總磷總在發生變化,或者加藥量過大,出水總磷長期處於過低的情況,大量的消耗藥劑成本,但是又不敢隨意消減除磷藥劑,唯恐一旦減藥量,就會出現總磷波動甚至超標。
  • 磷汙染之三大除磷大法
    ,導致自然界水體中磷含量超標愈發普遍。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汙水處理廠使用化學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下面做個簡單的介紹。1  化學法化學除磷法是向汙水中投加化學藥劑,生成難溶性鹽,形成絮凝體後與水分離,從而去除汙水中的磷。化學除磷法效率要高於生物除磷,出水TP可滿足一級排放要求,而且運行比較穩定。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化學除磷法得到了廣泛應用。
  • 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本節主要講解汙水生物除磷原理以及汙水生物除磷工藝。01、汙水生物除磷名詞解釋汙水生物除磷指的是在活性汙泥法處理汙水時,通過排放聚磷菌較多的剩餘汙泥,去除汙水中磷的過程。
  • 汙水處理 N(氮)P(磷)超標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脫氮除磷工藝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汙水處理當中, 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出水氮磷含量超標的情況常常困擾著水廠的工作人員。因此,釐清脫氮除磷工藝的重要參數並加以控制,能夠很好的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出水氮磷含量達標。
  • 汙水除磷工藝綜述
    二、含磷廢水處理工藝除磷通常有物理化學脫磷、生物除磷處理工藝和吸附法,以及物理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處理聯合使用,具體如下。1、物理化學脫磷1.1 化學沉澱法化學沉澱法除磷主要指應用鈣鹽,鐵鹽和鋁鹽等產生的金屬離子與磷酸根生成難溶磷酸鹽沉澱物的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磷。
  • 汙水磷超標如何處理(解)
    生活汙汙水磷超標如何處理?先用清楚超標的原因1、生活汙水中含磷太高(一般為含磷洗衣粉造成);2、好氧段的聚磷菌,不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排泥不暢,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就會不盡人意,就會產生總磷超標。
  • 影響生物除磷效果的10大因素!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物除磷中通過聚磷菌在厭氧狀態下釋放磷,在好氧狀態下過量地攝取磷。經過排放富磷剩餘汙泥而除磷,其影響因素有:生物除磷的影響因素包括:溫度、pH值、厭氧池DO、厭氧池硝態氮、泥齡、CP比、RBCOD含量、糖原、HRT等。
  • Phoslock除磷讓德國貝倫多佛湖變得更美
    Phoslock湖庫除磷的效果怎麼樣?林澤聖泰擁有的Phoslock是由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在澳大利亞開發的,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磷酸鹽。這形成了不溶的和生物惰性的化合物Rhabdophane。
  • 汙水中磷的去除-除磷劑的使用
    而在汙水中,磷的去除需要針對磷的價態,選擇相應的去除方法。如圖所示,在汙水中,一般會出現磷的價態,如果能解決磷的問題,那麼在汙水中磷的去除達到排放標準就不是問題了!常規的生物除磷法,通過剩餘汙泥的排放和處理,可以從廢水中去除10%~30%的效果。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無外乎有兩個厭氧和好氧工藝。
  • 汙水除磷工藝綜述 - 北極星水處理網
    除磷技術中 , 一是利用沉澱反應 , 結晶和吸附等作用 , 使廢水中的磷轉化為不溶性的磷酸鹽沉澱 ;二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 , 通過細胞合成將磷吸收到汙泥細胞中。從這個意義上說 , 除磷方法可以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兩大類。其中 , 物理化學除磷法包括結晶法、化學凝聚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等。
  • 生物除磷理論及實踐新突破:從主流EBPR到側流EBPR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語:基於傳統生物除磷理論的帶有前置厭氧區的主流生物除磷脫氮工藝在過去近半個世紀的水體富營養化控制過程中一直發揮著主導作用。)及模型建立是對傳統生物除磷理論的重大拓展與突破。此外,傳統主流脫氮除磷工藝(如A/O、A2O、Bardenpho工藝)中通過生物絮凝作用捕獲和吸附的膠體、顆粒性有機物,在生化厭氧、缺氧過程中由於水解作用不充分並沒有被作為有效碳源被脫氮除磷過程充分利用。
  • 關於脫氮、除磷的經驗值匯總!
    當五日生化需氧量與總凱氏氮之比為4或略小於4時,可不設初次沉澱池或縮短汙水在初次沉澱池中的停留時間,以增大進生物反應池汙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與氮的比值。   2、生物除磷由吸磷和放磷兩個過程組成,積磷菌在厭氧放磷時,伴隨著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菌體內儲存。若放磷時無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菌體內儲存,則積磷菌在進入好氧環境中並不吸磷,此類放磷為無效放磷。
  • 化學除磷效果不好,是什麼原因?
    磷的去除有化學除磷生物除磷兩種工藝,生物除磷是一種相對經濟的除磷方法,但由於該除磷工藝目前還不能保證穩定達到出水標準的要求,所以要達到穩定的出水標準,常需要採取化學除磷措施來滿足要求。但是有時候難免會出現除磷不徹底或除磷後水變渾濁的現象,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具體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化學除磷法的除磷效果呢?
  • 化學除磷效果不好 是什麼原因?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磷的去除有化學除磷生物除磷兩種工藝,生物除磷是一種相對經濟的除磷方法,但由於該除磷工藝目前還不能保證穩定達到出水標準的要求,所以要達到穩定的出水標準,常需要採取化學除磷措施來滿足要求。但是有時候難免會出現除磷不徹底或除磷後水變渾濁的現象,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具體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化學除磷法的除磷效果呢?(亡羊補牢的備註:本文僅限市政汙水!)
  • 關於9月份重點排汙單位總磷總氮超標查處情況的報告
    天水嘉樂乳業有限公司超標原因:該公司屬市級重點排汙單位,總磷、總氮自動監控設備已完成安裝,還在調試階段,未驗收,由於該汙水處理站日處理汙水約為70方,白天生產,夜間停產,在停產時段,不排放廢水,但自動監控設備採樣泵仍在工作,抽取的水樣為巴歇樂槽底部存水,導致自動監控設備顯示數據為定值
  • 關於水體中的磷和除磷技術,你該知道的有哪些?
    除磷指去除汙水中的磷。磷在汙水中具有以固體形態和溶解形態互相循環轉化的性能,汙水除磷就是以磷的這種性能為基礎而開發的。目前主流的汙水除磷技術有:使磷成為不溶性的固體沉澱物,從汙水中分離出去的化學除磷法;使磷以溶解態為微生物所攝取,與微生物成為一體,並隨同微生物從汙水中分離出去的生物除磷法。根據磷在廢水中不同的存在方式,應採用不同的除磷技術。
  • 除磷劑有效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磷汙染
    除磷劑的出現,是專門針對磷汙染而生產的,可以有效將水中的磷元素降解,避免磷汙染出現。採用磷元素防治磷汙染,不僅僅方便快捷,而且費用較低,對使用者沒有技術需求,只需要掌握除磷劑投入量即可。除磷劑 高效除磷劑 除磷劑廠家在日常的生活中,糞便、廢棄食物、洗衣粉汙水、垃圾汙水
  • 如何投加藥劑,才能讓化學除磷更有效?
    化學除磷主要是通過化學沉析過程完成的,化學沉析是指通過向汙水中投加無機金屬鹽藥劑與汙水中溶解性的鹽類(如磷酸鹽)反應生成顆粒狀、非溶解性的物質。實際上投加化學藥劑後,汙水中進行的不僅是沉析反應,同時還發生著化學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細小的非溶解狀的固體物互相粘結成較大形狀的絮凝體。
  • 如何投加藥劑 才能讓化學除磷更有效?
    而我們所稱的化學除磷其實指的就是去除正磷酸鹽!化學除磷主要是通過化學沉析過程完成的,化學沉析是指通過向汙水中投加無機金屬鹽藥劑與汙水中溶解性的鹽類(如磷酸鹽)反應生成顆粒狀、非溶解性的物質。如果生物段採用的是生物濾池,則不允許使用鐵鹽藥劑,以防止對填料產生危害(產生黃鏽)。前置除磷工藝由於僅在現有工藝前端增加化學除磷措施,比較適合於現有汙水處理廠的改建,通過這一工藝步驟不僅可以除磷,而且可以減少生物處理設施的負荷。常用的化學藥劑主要是石灰和金屬鹽藥劑。前置除磷後控制剩餘磷酸鹽的含量為1.5-2.5mg/L,完全能滿足後續生物處理對磷的需要。